分享

信息茧房与回声室效应——智能算法推荐新闻的弊端

 无问西东好 2020-04-14

爱传播注

去年的研究生考试中,有超过一半的学校均考到了与此相关的考点。人民日报也曾发表多篇文章批评当前算法推荐新闻,导致公众出现信息茧房,那究竟什么事信息茧房,与之相关的概念和现象是什么?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本文可以说是干货满满,也是2019考研必备专题和热点。

旧词 愚青 - 青鸟与诗

背景音乐:《旧词》

一、信息茧房

(一)来源和定义

美国知名教授桑斯坦曾经有过很好的研究,他在《网络共和国》开篇生动地描述了“个人日报(dailyme)”现象。

伴随网络技术的发达和网络信息的剧增,人们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随意选择自己关注的话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报纸和杂志,每个人都拥有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份个人日报(dailyme)的可能(作为一种商业信息服务这种个人定制的需求被算法型资讯服务平台的服务所瞄准)。这种“个人日报”式的信息选择行为会导致网络茧房的形成。

当个人长期禁锢在自己所建构的信息茧房中,久而久之,个人生活呈现出一种定式化、程序化。长期处于过度的自主选择,沉浸在个人日报的满足中,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不知不觉间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

(二)当前的表现

基于用户洞察技术的种种“聪明地知悉用户需求”的智能化算法(比如,根据你在信息选择和消费时的点击阅读、转发及评论等数据的采集,推测你的内容需求及强度),并基于这些算法判定“你的需求”,为你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和推送给你“你需要的”资讯。

(三)危害

首先是会加剧网络群体的极化。网上群体是由分化而类聚的。网络信息茧房一旦生成,群体内成员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就会大幅减少,群体成员拥有相近似的观点和看法,群体内同质的特征越显著,这其实就是一种正反馈式的“自激”。

长期生活在信息茧房之中,容易使人产生盲目自信、心胸狭隘等不良心理,其思维方式必然会将自己的偏见认为是真理,从而拒斥其他合理性的观点侵入,特别是获得同一类人认同后日益演化为极端思想和极端行为。

其次,“信息茧房”会导致社会粘性的丧失。在“信息茧房”的作用下,人们很容易沉浸在自我的话语场中,脱离整个社会的发展,这些都大大减少了经验的分享。当每个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缺乏粘性,人心涣散将会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往往彼此漠不关心。

(四)解决和预防

一方面要提升我们的用户洞察技术,使它的算法更聪明、更能完整准确地测度到人们信息需求的全貌和重点。在这一领域最前沿的用户洞察技术,已经将算法的计算范围和测度指标扩大到人在社会生存发展中的社交圈子,计算人们所处的各类圈子对于某类话题和资讯的平均强度。

如果其强度超过某一强度临界值,便会认为这是这个圈子里的人应知的话题和资讯。不管个人是否意识到、行为是否有所表现,算法平台都会主动推送。这便极大改善了用户洞察技术对于人们需求定义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对于用户来说,要有打破“信息茧房”的自觉意识,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网络素养,自觉地将这类小圈子的资讯叠加进大社会的资讯,这种资讯“混搭”将极大改善“信息茧房”负面效应的发生。

二、回声室效应

(一)来源和定义

所谓“回声室效应”,是指在一个网络空间里,如果你听到的都是对你意见的相类回响,你会认为自己的看法代表主流,从而扭曲你对一般共识的认识。此一效应的存在常常同信息选择密切相关:个人总是倾向于接受协调性的信息而避免那些会带来不协调认知的信息。

在传统的大众媒体当中,常常出现一种情形:在一个“封闭系统”内,一种信息、观念或信念经由反复传播而得到加强或放大,导致与之不同的或者具有竞争性的信息、观念或信念受到审査、被加以否定或无法得到充分表达。

这种情形的发生机制通常是这样的:一个信息传播者做出某种宣称,许多想法类似的人跟进呼应,往往用夸张的甚或扭曲的形式重复该宣称的核心信息,直到大部分人认为所描述的某一极端的变化版本是真实的。

在新媒体的传播语境下,“回声室效应”与意见传染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有关社交媒体的研究表明,在用户优先连接到与他们共享观点的其他用户的时候,会发生意见和情绪传染:例如,在脸书上,总体比较正面的动态消息导致生成更加正面的内容,同样,负面的动态消息导致生成更加负面的内容;

(二)原因

① 经济学家安东尼·唐恩斯的模型认为,人们从头脑相似的人那里获得信息有助于减少信息成本。

② 罗森伯格认为这是由于政治具有威胁性特质—它总是充满争议-所致。逃避争议也是“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核心观点,虽然该理论原用以描述公众舆论的形成,我们也可以用它来解释为什么人们不愿意站出来说话,并极力避免不同。这一理论有4个基本假设:

一是社会对背离的个人施以孤立的危险;

二是个人经常恐惧孤立;

三是对孤立的恐惧感使个人不断估计众人的意见;

四是估计的结果影响了个人在公开场合的行为,特别是公开表达观点还是隐藏自己的观点。由于害怕被孤立,个人在他人持有不同观点的时候往往不敢说话。

这样,他们宁愿选择意见一致的人交往。其他人把人们避免冲突的倾向归因于无知、漠不关心、疏离、不愿意挑战群体规范、害怕遭到反对、害怕伤害他人、缺乏可见的选择、不愿意承担责任和怀有无能为力的感觉等等。

(三)危害性

同质社区的增多不仅减少了跨群体的社区,造成了政治分裂,而且它还加剧了调和多样化的利益和世界观的困难程度。政治学家凯斯·桑斯坦从十几个国家的实证研究中,总结出“群体极化”的概念:即“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种偏向,在协商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回声室效应”在社交媒体上造成的一个结果是“过滤气泡”的产生。由于关注对象的选择,一个社交媒体用户的时间线上可能充斥着想法类似的帖子,这种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流构成“过滤气泡”,从而把相异的观点有效地排斥在外。

网络公司的所谓定制化服务更加强这一趋势,当它们努力地将自己的服务(包括新闻、搜索结果、社交分享)根据我们的口味度身订造,过滤出只属于私人圈子内的话题,我们会更深地被困在一个个“过滤气泡”当中,看不到那些或许让我们能对世界拓宽视野的信息。

(四)理论发展

另一个新兴的用以描述这种回声和同一化效果的术语是“文化部落主义”。基钦将“文化部落主义”描述为:“当人们只同自己喜爱的人交流时,由此形成的兴趣社区(非地理社区)很有可能削减多样性和窄化影响范围。

这将不仅令一个更好的真实世界社区替代物付之阙如,而且会导致网络社区的功能丧失。”文化部落主义由此成为所有网络社区的最终均衡态。因为在线试错和迁移的成本甚低,人们会尝试大量的网络社区,而在其后选择移居到他们感觉最舒适的地方—听自己最想听的话,不必面对任何认知挑战。

(五)质疑与修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