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背 | 传播学08:意见传染 、 文化部落主义 、信息茧房

 仇宝廷图书馆 2020-10-07


意见传染、文化部落主义、信息茧房

对于网络媒体构筑的信息公共空间存在的“回声室效应”,在桑斯坦正式提出其概念前,也有学者进行相关探讨,形成了与“回声室效应”有部分相似之处的理论概念,其中以“信息茧房”、“意见传染”、“文化部落主义”等概念最为相近。

1. 意见传染

“回声室效应”与“意见传染”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Yardi、Sarita等学者发现“志同道合的人容易加强群体认同,而持有不同意见的个体之间容易产生分裂”。华莱士认为“在互联网中,个体最初或许会带着中立的观点看待问题,但在网络中与别人讨论后,意见可能会向边缘移动”。

2. 文化部落主义

另一个新兴的用来描述这种“回声”效果的还有基钦在《网络:交织中的世界》中提出“文化部落主义”,而麦茨和伍德关于《分歧的后果:群体认知失调》一文中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异质的态度会在一个群体当中制造失调、紧张和不适。安东尼·威尔海姆在《数字民主:信息时代的话语和决策》文章中表示,在一个讨论组内,大多数人对某个政治话题通常持有相同的意见。政治家凯斯·R·桑斯坦从十几个国家的实证研究中,提出“群体极化”的概念,美国心理学者Sara Kiesler通过研究证实“群体极化同样存在于网络中”,Russell Spears认为这种现象在网络中更为突出。

3. 信息茧房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凯斯·R·桑斯坦通过对网民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在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提出“信息茧房”即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与“信息茧房”一同被提出的还有“回声室”,桑斯坦认为“在互联网构筑的回声室内,个体的某些信息能够得到虚假保证,仿佛与自己相反的观点不复存在”。

在此需要作出说明的是,也有学者认为“信息茧房”即“回声室效应”,但笔者认为,“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回声室效应”是指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内,一种意见被不断重复或夸大,个体缺乏或拒绝多元化观点的交锋,导致该环境中的大多数个体信念得到虚假的保证,甚至会扭曲观点。因而可以认为“回声室”是“信息茧房”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效应,并不能单纯地诠释为“信息茧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