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传考研:信息茧房、回声室效应与过滤气泡

 洛河ing 2020-05-21

“回声室效应”:是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和观点不断重复,使人们相信那些观点就是事实的全部。

“过滤气泡”:是指在推荐算法机制下,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流会逐渐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从而阻碍人们认识真实的世界。

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概念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奥巴马总统的法律顾问凯斯·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的。通过对互联网的考察,桑斯坦指出,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在现代网络社会中,信息茧房现象不管是对个人还是网络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个人层面,阻碍了个人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个人对现实世界认识的失真;在社会层面,群体极化引发网络暴力,对公共秩序造成破坏,信息壁垒促使社会分化,社会黏性的丧失,社会关系变得紧张,导致社会整体价值观的离散甚至缺失,妨碍现实社会基本共识的达成。

回声室效应

回声室是由我们的网络足迹构建的,或者说是由个人的兴趣、观点造成的,因为热门总是倾向于接受协调性的信息而避免那些会带来不协调认知的信息。因此在一个由每个人构建的自我网络空间里,听到的自然都是与个人意见相似的回响,久而久之那些相似的个体逐渐形成了小圈子于是相似的信息和想法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来回重复,“回声室效应”不断得到加强。

而这种“回声室效应”非常容易形成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以及网络假新闻等现象,不利于真相的传播与社会的公正。就好比“江歌案”、“杭州保姆纵火案”、“榆林产妇跳楼”等事件中,漫天而来的信息都是每个“回声室”的传播,它掩盖了一定的真相,更多的只是带着个人情感的信息传播,进而引发众多错误的舆论,一定程度上伤害了被害人。


过滤气泡

“过滤气泡”一词是由互联网活动家埃利·帕里策发明的。2010年4月,发生了举世震惊的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帕里策发现,在这之后,如果使用谷歌搜索“BP”(英国石油公司的简称),一个人可能看到的是有关该公司的投资新闻,而另一个人可能看到的是漏油事故的消息。这显然是某种推荐算法造成的结果。这种搜索引擎推荐算法阻碍了人们认识真实世界的某些层面,帕里策称之为“过滤气泡”。

简言之,你的过滤气泡就是你个人的、独一无二的信息世界也是你生活的网络世界。你的过滤气泡取决于你是谁,取决于你做的事情。但是问题是你无法决定什么信息可以进入过滤气泡。更重要的是,事实上你也看不到那些被剔除的信息。

信息茧房、回声室效应与过滤气泡

当你给自己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时,更容易导致“回声室效应”发生。因为相似的观点通过“信息茧房”内的“回音壁”进行发酵,更容易让你相信那些观点就是事实。

而“回声室效应”在社交媒体上造成的一个结果是“过滤气泡”的产生。由于关注对象的选择,一个社交媒体用户的时间线上可能充斥着想法类似的帖子,这种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流构成“过滤气泡”,从而把相异的观点有效地排斥在外。网络公司的所谓定制化服务更加强这一趋势,当它们努力地将自己的服务(包括新闻、搜索结果、社交分享)根据我们的口味度身订造,过滤出只属于私人圈子内的话题,我们会更深地被困在一个个“过滤气泡”当中,看不到那些或许让我们能对世界拓宽视野的信息。

不管是“信息茧房”、“回声室效应”还是“过滤气泡”都极易造成一个现象,那就是群体极化现象。所谓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最早是由James Stoner于1961年发现群体讨论时的现象而提出。它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在阐述论点、进行逻辑论战时,一些成员变得具有防御性。当他们面对挑衅时,态度会变得更为固执甚至走向极端。在某些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保守一端;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冒险的一端,比个体决策更倾向于冒较大风险。这种倾向意味着与个人单独行动相比较,群体成员更愿意拿组织资源去冒险。虽然风险决策会有较高的回报,但是失败的决策常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