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综合】麦肯锡:后疫情时代中国消费者行为

 嘟嘟7284 2020-04-14

(快消品讯)近日,麦肯锡最新消费者态度调查显示,随着疫情逐渐平息,国内消费者信心正逐步恢复,这意味着,未来几个月,大多数消费者在某些品类上将恢复较高水平支出。

《快消品》了解到,本次调查分两批调研了大约2500名中国消费者(第一批在2月21日至24日进行,第二批在3月20日至23日进行),衡量他们对以下8个品类的消费态度:酒类、彩妆、护肤品、零食、家庭清洁、个人护理、生鲜食品和婴儿护理。

在3月份进行的调查中,约一半受访者认为疫情结束2~3个月后经济可能恢复增长(乐观者较2月份高出5个百分点)。高线城市受访者更为乐观,约55%受访者表达了乐观情绪,低线城市约为40%。

最新调查中还发现,约6%的受访者对经济复苏感到悲观,而2月份时这一比例是1%。这种差异也体现在消费态度上,部分消费者表示可能会在疫情结束后增加支出,但还有少部分消费者表示可能会削减支出。

【综合】麦肯锡:后疫情时代中国消费者行为

《快消品》获悉,疫情爆发期间,随着需求全面萎缩,8个被调研品类中多数品类遭遇冲击,特别是非必需品。调查显示,约30%的消费者减少了护肤品和酒类的使用量,一半以上的受访者减少了彩妆类产品的使用量。但另一方面,高线城市较富裕受访者中,约30%在疫情期间反而增加了护肤品使用量。

【综合】麦肯锡:后疫情时代中国消费者行为

在被问及疫情结束后消费品使用量如何变化,多数受访者表示,多数品类的用量将恢复到疫情前水平。60%~70%受访者预计消费品使用量将恢复到正常水平或者略有提升;10%的受访者表示将大幅增加消费品使用量,可能一定程度反映了需求的延迟。不过,20%~30%的受访者表示将继续保持谨慎,略微甚至大幅减少各品类使用量。针对疫情可能带来的后续影响,品牌商应考虑积极行动起来,加大营销和促销力度,鼓励消费复苏。

在疫情爆发前,护肤和彩妆品类约30%的销售额来自线上,2016年至2019年间,其线上销售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0%。有鉴于此,企业应考虑延续一些在疫情期间行之有效的举措,并将之作为常态增长手段固定下来。例如,企业可以考虑增加社交营销和私域流量经营。此外,疫情期间打造的一些主题活动在疫情后也仍有价值,如居家场景的体育锻炼。
根据调查,70%以上消费者花费相同或更多时间浏览护肤品及美容相关内容,意见领袖成为最热门的消费者互动方式。因此,在被调研的8个消费品类中,选择线上购物的消费者比例较疫情前均有15至30个百分点的增长。

但类似生鲜这样电商渗透率较低的品类,未来前景尚不明确。调查显示,虽然这些品类在疫情期间线上销售增加,但疫情高峰期出现的线上销售激增现象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相关企业还需克服本品类发展电商时遇到的结构性障碍,包括便捷的线下替代渠道、高昂的供应链成本和非标准化的产品。

《快消品》了解到,中国消费者的产品安全意识在疫情爆发前就已出现上升趋势,现在有更多人表示,希望在疫情结束后确保产品安全:66%的消费者“赞同 ”或“强烈赞同”在这方面花费更多时间。此外,约64%的受访者“赞同 ”或“强烈赞同” 考虑购买更环保的产品,70%的受访者表示将通过加强锻炼和健康饮食来提高免疫力。

(资料来源:麦肯锡)

arro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