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晏殊最经典的一首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首句仅七字道尽岁月无情,意境深远值得深思

 qiangk4kzk8us4 2020-04-14

你十四岁的时候在干什么?我想大多数人都一样,上中学呗,还能干什么?但是天才总是发于少年,有的人十四岁的时候已经走向人生巅峰了!比如北宋名臣、著名文学家、词人——晏殊。相比寇准的19岁考科举,晏殊要比他高明多了。晏殊7岁就熟读四书五经,是知名的小神童。他年仅14岁时,竟然被保送参加进士考试了!

更重要的不是去考试而是他竟然还是免试,就像你初中被跳级到了高中,竟然免试进了北大、清华一样。原来,当时宰相张知白知道了这位保送生只有14岁,非常想看看这位神童究竟什么样,于是就出了几个问题和对联考考他。没想到晏殊听后想都不想张口就来、对答如流,这直接震惊了张知白。

于是张知白告诉晏殊:“你不用考了,直接准备面圣吧。”多少人为了科考愁白了头,累瞎了眼,但是晏殊这个14岁的懵懂少年却一个字也没写就顺利进入了“殿试”环节,宋真宗听说了也十分好奇,决定亲自面试他。据说,当宋真宗选了一题给晏殊作答时,晏殊却对皇上说:这题我刚做过,您换一道吧。宋真宗听了十分高兴, 觉得晏殊很诚实,立刻刮目相看,于是年仅14岁的晏殊,正式进入秘书省上班去了。

当了大官的晏殊并没有因此膨胀,反而低调奢华有内涵,他从不炫耀,即使参加宴会娱乐,也会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思考自己的事情,为国家培养人才,为社稷贡献才智。除此之外,晏殊还是一位非常有思想和深度的诗人,他对人生的思考都体现在他的词中,最著名的当属这首《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词之上片,怀念过去,穿越时空,重在思昔。春天的温暖和淡淡的喜悦在词人眼中的景物,和去年并没有什么区别,一样的天气,一样的亭台,一样的夕阳西下,景物虽然没变,但是时光却已匆匆流逝。

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时间一去不复返,但是燕子还会照常归来,还是曾经相同的模样和声音,可时光却是一去不复返。还有许多一旦失去就不可挽回的东西。比如凋零的落花就不会再次盛开,逝去的岁月也不会再复返。

这首词语言,通俗易懂,清丽自然,意蕴深沉,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特别是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一直被人们传颂。

“小园香径独徘徊”,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诗人们总是喜欢伤春悲秋,思考人生。对于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有很多的思考。晏殊的这首词是其中的代表,作为“富贵宰相”晏殊,他的人生是没有大波折的,他所处的时代是宋代最好的太平盛世,再加上晏殊自身仕途平顺,没有过怀才不遇的担忧,才让他有时间和精力思考自己生活以外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