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产超480万吨,价格连续走低,去年一斤3毛,数百亩被撂荒

 农民话农村 2020-07-31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不仅粮食种植多、产量大,在水果种植规模和产量上也均达到了世界之最。就目前我国国内水果种植结构来看,柑橘类占据了主导,而柑橘类当中,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柚子。从2012年的数据来看,我国水果年总产量已经达到了24056万吨,已经是世界水果产量的第一大国,那么经过8年的快速发展,当下更没有哪个国家的水果产量能与我们企及了。

产量大、种植多似乎不是我们值得自豪的东西,因为从近几年来看,几乎年年都有大批量的水果滞销,价格低到亏本。就从柚子作为例子分析吧,柚子连续多年的行情低迷,柚农已经扛不住,不少农户今年准备把果园撂荒准备出门打工了。

从2017年的柚子年产量数据来看,我国柚子年产量已经达到了480万吨,如今经过3年时间发展,到今年2020年,年产量肯定远超480万吨了。如此巨大规模的水果产业,在我国也算被农民疯狂种植过。准确地说我国柚子发展要追溯到清朝时期的乾隆年间,那时候柚子作为贡品一炮而红,被世人所揭晓。在成为贡品之前,柚子只不过是民间一种野果子,并未受到太多人重视。在柚子成为贡品之后,在南方地区才开始被农民小规模种植。

要说柚子产业的发展,绝对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了。在80/90年代那段时间,我国南方种植柚子也是以家庭方式小规模种植,种植量上还不如当时香蕉的种植规模,到了2020年的时候,我国柚子种植总面积已经接近200万亩,成了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200万亩数据是依据目前国内4大产区所种植的面积大致综合计算所得)。

仅从我国琯溪蜜柚原产地的福建平和蜜柚种植发展来看,在2010年的时候当地所种植的蜜柚面积为50万亩左右,到2017年的时候,当地已经发展到了78.5万亩,短短7年时间就增加了28.5万亩之多。这也说明一点,在这几年来,柚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也随之不断上涨。

但很明显的一个问题却出现了,过去3~5年时间里柚子市场行情持续低迷,早熟的能够卖个1块钱以上的价格,晚熟的基本都是3~5毛钱的收购价,从这几年的发展规律来看,价格是持续走低,基本见底了。就以笔者一亲戚所种植的千余棵柚子来说,去年就卖到了3毛钱一斤的低价,算起来还足足亏了十几万块钱。

柚子产业从发展到现在行情连续低迷,仅仅也用了30多年的时间(从1985年到现在2020年),这应该就是一个行业兴衰的过程了。我国的名柚品种有4个,分别是:四季柚、沙田柚、梁平柚、琯溪蜜柚、玉环文旦柚。在每个名柚下面又有很多当地品种,如白肉蜜柚、红心蜜柚、黄心蜜柚、三红蜜柚等等新旧品种。柚子产业兴衰也跟柚子品种不断更新有很大的关系。

柚子产业几十年的发展,不断进行着新品种不断替代老品种,品种更新频率太快,市场新鲜度过期太快,而柚子更换品种需要3年时间才进入投产,农民完全跟不上消费市场的步伐,只能疲于奔命。就以山区较晚成熟柚子的产地来说,连续好多年都没有卖上好价格。每年到了10月份之后,柚子价格已经跌到触底,通常只有3毛钱的收购价。按照农民说的就像打发叫花子一样,全部低价抛售了。

从白肉品种,发展到红肉、三红、黄金肉、如今逐一被淘汰,掉入低价池子,今年又兴起泰国红宝石蜜柚、葡萄柚等品种,经过几年的频繁更换品种,不少农民表示无论如何努力都跟不上市场的变化,今年总算看透了,直接撂荒不管,任其发展。甚至有人发现柚子花更值钱,直接把经济利益转向了柚子花,专门采花售卖。

不少农民经过几年更换品种之后发现,无论如何更换新品种都无法跟上柚子产业的发展速度。基于年年卖低价,年年亏本的情况,不少农民选择把柚子果园撂荒,少则几十亩,多则数百亩被撂荒,这现象很常见。农民直接撒手不管直接进城打工,领着固定工资赚钱更实在。但也有人说柚子产业正蓬勃发展,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各位网友你们觉得柚子产业是不是进入新一轮的机遇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