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 2020-04-11 柯继承 这个词,当然首先要从“虎丘”讲起。 虎丘是苏州古城西北的一个小山丘,以风景优美著称。由于它山岩奇崛,花木茂盛,古迹众多,离城区又近,向被誉为“吴中第一名山”。加上历来名人,特别是白居易、苏轼等人的诗文颂扬,使它成为苏州的第一风景名胜地,真所谓“不游虎丘,枉来苏州”。 其实虎丘海拔仅34米,面积还不足0.2平方公里,其中最著名的“剑池”,广60多步,深仅十多米,在中国的名山大川中实在算不上什么。但苏州人因了前述原因,就是爱游虎丘,而且又偏偏在“虎丘”后面加个“山”字,郑重其事称作虎丘山。正如明代冯梦龙《山歌》一卷《弗骚》篇说:“出名虎丘山倒弗高,第一等快船倒弗是摇。有意思个拳师弗动手,会偷汉个娘娘倒弗骚。”《女开科传》第一回也说:“相公若要寻耍子的去处,哪里没有?只是好笑我们苏州人,个个只认得一座虎丘山。” 外地人玩过虎丘后,也就不免有点奇怪:“这就是虎丘山啊?”似乎意在“名不符实”四字中。加上虎丘山“虎丘剑池”四字造成的“假虎丘、真剑池”的书法故事,更使得虎丘与真、假两字两义搭界了,所以苏州口语中就有“真虎丘”“假虎丘”的说法了。 为此,就把“假虎丘”就喻作“假货”。《清嘉录》“六月”有“虎丘灯船”条,引黄省曾《吴风录》:“虎丘自胡太守缵宗创造台阁数重……寺如喧市,妓女如云”后特注:谚有“假虎丘”之称,言非真山也。卢湛《竹枝词》云:“侬今住近真娘墓,郎莫传言假虎丘。”《人才福》第三十二出:“那真货色倒勿要,倒换成假虎丘去”。《双珠球》第二十四回:“俺曹龙也不是真腔货,天幸他看不出俺假虎丘。” 用“假虎丘”比喻假,也就用“真虎丘”比喻真,比喻不是假冒者。《人才福》第三十二出就有“弗要拉革搭缠哉,快点替我请回,换仔真虎丘来罢。”《醋葫芦》第七回:“蓦然听得院君来到,乍道是真,还疑是假,忙中出堂探头一望,见果然是真虎丘来到。” 但是,真虎丘、假虎丘之说,近年来在人们口语中不大听得到了,因为有了山寨、假冒伪劣、大兴货、真假李逵、正宗、原件等词语,它们表达的意思更精确、更直接,知名度更广泛,使用频率更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