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渣的味道

 新用户7771xieo 2020-10-23

油渣的味道

作者 ▏筱露

油渣,是小时候在父母熬炼猪油时才有得吃的油渣。

肉、菜供给要凭菜票肉票的年代,买猪板油的次数要时隔很久,油渣也不是寻常能吃到的小零食。

煤火旺得烤脸的灶头,我和弟弟围在灶头添煤。烧热的铁锅里白白的板油起初没啥变化,渐渐地“滋啦滋啦”声蔓延开来时,母亲添一点点水在锅内,不多,一小碗底。

水遇油,竟然没有引发更大的迸发,水只是滋润了油与金属之间的强烈反应,油慢慢地柔和地从脂肪里渗出。

切成粒的脂肪块一点点减小着体积,颜色也一点点变深,直到在油里干瘪成皱皱巴巴的小粒。

出锅的散发着油脂味道的浅棕色猪油,孩子们并不关心。

总之是以后吃面条、吃酱油拌饭就能吃到的,现时是——自油里捞出的散发香味、凉透的脆脆的油渣,可以即时入口。

年纪小一点时,佐味的是白糖。大一点后,佐味就撒上几颗盐。

每次家里炼猪油,从不吃肥肉如此挑食的我也兴致勃勃,油渣被姐弟俩分而食之。

成家后,嫌弃炼猪油麻烦,吃油渣这回事就只余回父母家偶尔零星吃到。

每每油渣会勾起我记忆中的味道和时光。当我满怀欣喜地把一小粒闪着油脂光的油渣喂进自己孩子的嘴时,得到的反应总是含含糊糊,敷衍闪躲的“好吃”。

有些许遗憾。

直到有一天,我的小男孩谈起麦当劳肯德基两眼放光。哦,原来为了方便而省略的生活方式中,让我的男孩幼年的味道缺乏了家常传统这一味。

学做菜、养一株小花、没时间精力照料宠物就养上三五条金鱼,花费时间炼一碗纯正的猪油……

改变着的生活方式,让男孩大碗吞下中式面条时,抬头问道:

“今天的面怎么格外香?!”

我可以告诉他:

“是猪油呀,加一点点就变得不同”。

我不想,一丁点儿都不想。

当我的孩子到了我这个年纪,回想童年味道时,充斥的竟然是外来的快餐味道。

童年味道就应该是家里面饭的味道,微香的油气四溢在厨房、客厅里的模样。

味道、传统藏在生活里面,看不到摸不到只能靠感受传承。

文化亦然,不能走着走着丢了它。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