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团体心理辅导在灾后中小学班级中的应用—“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项目系列培训第52讲

 仰羊 2020-04-15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 
联合发布 大众读本《 疫情应对手册》

团体心理辅导在灾后中小学班级中的应用

“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项目

系列培训第52讲

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共同发起了“抗击疫情 心理援助”公益培训系列课程。本次培训课程的第五十二讲:《团体心理辅导在灾后中小学班级中的应用》课程由白云阁老师讲授。现将整理好的课程内容共享给大家。







  本期课程讲师:白云阁

  •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士、教育学硕士,中国科学院临床心理学博士生

  • 辽宁抚顺二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负责人

  • 抚顺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站执行站长

  •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委会常务委员

  • 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学组组长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理事

  • 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辽宁省教育学会学生发展指导学术委员会委员

前言

今天我想带着我的一些思考和多年的中小学班级团体辅导在灾后心理工作实践中的一些经验或是体会来跟大家分享。

因为我是哲学专业出身,喜欢在系统的框架内思考和探讨问题。总感觉只是聚焦某一个点,缺东西,所以框架性的东西还想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现在我们去聚焦孩子们,如果他们回到校园之后,我们能做什么?有什么样的形式?  我们可以去借鉴,原有你工作的有效的形式,那就去用,我们还可以再借鉴一些其他或者是新的,也或者是说你想尝试去用的一种方式,我因为是从1999年开始就一直跟随樊老师做团体辅导,所以20年来只要我能允许,100人以下的培训,基本上都在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在我们学校从高一到高三的学生,包括我们的老师培训,最常用的就是团体辅导形式。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这么几个点,一个是框架性的东西,我们现在抓住这样的一个时机,在孩子们回来学校之后去开展心理援助工作的框架是什么样的?

再聚焦团体辅导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前两天大家听过樊老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我们和我们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诉求结合的话,如何去落地?前面会有一些框架性的介绍,最后我想一线的老师大家更期待是干货,“我怎么做”所以准备了几个课例,跟大家一起来分享。

第一部分

灾后中小学生心理援助工作的实施

● 疫情可能带给中小学生的影响

● 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

我们大概的知道,这些孩子按照4级6类来划分的话,大家看,实际上他们受到冲击影响是在不同的层面,不同地区不同,同一个地区经历不同,也可能存在不一样的情况。

● 儿童青少年灾后常见应激反应

● 儿童应激反应的危险因素

● 特别关注“高风险”学生

为什么要特殊关注这些孩子?

春节以来,接到很多电话及微信求助,也一直在热线上为一线医护人员及受疫情影响的朋友们提供着力所能及的支持。有些家长一直在防疫一线工作,也是面临着可能被感染,事实上也有被感染的情形。孩子在父母面前或是电话里可能会说“爸爸/妈妈,我挺好的,你们放心好了”,事实上孩子们内心感受到底如何?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担心或更复杂的感受。看着爸爸/妈妈要去前线,孩子自己躲在屋里不吱声,心理很复杂,如果自己有情绪表现出来,担心破坏了父母的“英雄”行为,显得自己不懂事,可是内心里哪个孩子愿意父母去冒死逆行?

还有的小孩之前就是郁郁寡欢的不爱吱声。这次雪上加霜,我们可能给忽视了。还有有限的资源,我们首先去救助那些特别急需的人,所以根据孩子受影响的程度,我们要特别关注这样的易感人群

● 儿童青少年创伤后应激反应发展历程

孩子们经历这样一个创伤之后恢复的一个发展历程,从1-2周的应激阶段到开启新生活阶段,需要两年甚至三年、五年才能真正地走出来。所以这是一个慢慢的康复的过程。而且每个人的状态不一样,实际上康复的节奏和历程也是不同的。

● 儿童青少年灾后心理应激反应随时间变化呈现的特点

从长期来看,经历灾难的儿童的创伤后应激反应随时间变化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别:60%左右的儿童,有良好的心理韧性,受到灾难影响产生短暂的应激之后,很快恢复到灾难前的心理健康水平;30%左右的儿童,受灾难影响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逐渐恢复到原有的心理健康水平;5%左右的儿童,处于持续受损状态,即受灾难影响,身心严重受损,长期持续,难以恢复;另外5%左右的儿童,属于延迟受损,即在灾难当下没有明显的应激反应,但一段时间后逐渐表现出情绪困扰或行为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帮助,将难以恢复。也就是说,在不干预的情况下,约90%儿童能够在灾难结束后,随着时间,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就会恢复到灾难前的水平。另外10%左右的儿童是需要及时干预,才能恢复原有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资源紧张情况下,对所有儿童进行一般的心理工作下,对可能发展长期严重的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儿童进行个案工作。其中,疑似患者、确诊患者和一线工作人员的孩子,以及曾确诊和疑似被隔离的儿童,他们更有可能发展长期严重的创伤后应激反应,难以自愈。实际上,关于儿童创伤后应激反应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往往是从长期追踪数据中统计而来。因此,需要家长和教师耐心的关注,尽可能早发现早干预。

但我们也不能下结论说,90%可自愈的儿童就不需要干预,及时的干预也可以促进他们更快恢复。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宗旨,就是要培育积极健康的孩子,在健康的基础上,引导每一颗生命活出更好的品质。灾难过后,科学系统的心理援助工作,一来有助于那90%的同学更快地恢复。同时我们还可以协助这90%同学,通过课堂或课后的交流分享,帮助他们去发现自身的资源及能力优势,增强自信的同时,也为其他同学提供了很好的榜样和支持。

中小学灾后心理援助工作,应该关照到全体师生!

● 灾后学生心理干预工作的意义

 促进更好地恢复原有的平衡;

 预防或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

 协助实现创伤后成长PTG;

 协助学生顺利回归校园,开启正常模式。

● 灾后中小学生心理重建工作的主题目标

● 灾后中小学生心理重建工作的开展形式

灾后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形式很多,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在灾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省时高效,有其特别优势。

第三部分

灾后中小学班级团体辅导设计与实施

● 灾后班级团体辅导的意义

  • 疫情影响下师生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需求

  • 能够提供专业心理援助的人力资源有限

  • 以班级或学校为单位的师生心理援助团体辅导可行性

  • 安全的团体环境给成师生提供了分享感受相互支持的疗愈机会

  • 国内外重大灾难中应用团体形式提供心理援助是常用的有效方法

灾后班级团体辅导课程主题形式

可以是一次单元的主题团体

小学一般40-45分钟     初中 60分钟   高中90-120分钟

《“疫”后第一课》等

可以是一个系列的主题活动

小学高段:《战“疫”战士》《“疫”动的心》《“疫”渡曲线》《“疫”时战袍》《生命之树》《“疫”后蓝图》

初中段:《“疫”路平安》《心手相牵》《“疫”路坎坷》《发现我的力量》《生命之歌》《绿色家园》

围绕“疫情”防控过程中的经历及感受、学生心理重建的目标等选择主题。

灾后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课程设计原则

1、跟进学生状态,而不是依据教学要求

2、界限适度,和学生在一起

3、团体导向,以建立班级联结为主要目标

4、注重学生间的相互支持

5、将学生的一些“非正常反应”正常化        6、针对焦点问题设计团体辅导课或主题班会

7、相信学生,注意利用学生的积极、正面资源

8、个别问题专门辅导(心理老师支持)

灾后班级团体辅导课的常用的表达方法

  • 团体建设(分组与起名、亲和性联结)

  • 游戏(团队、个别相结合,风俗、新颖相结合)

  • 绘画(重在表达,不论绘画好坏,个别集体相结合)

● 灾后班级团体辅导的基本结构

2014年8月,云南鲁甸地震后,与南京晓庄学院陶勑恒教授、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等一起开展灾后心理援助工作期间,陶勑恒教授分享的灾后团体辅导框架,很具操作性,借鉴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反应正常化,通过团体成员共同经验,让参加者有机会表达并了解自己的压力或危机反应,接纳这些反应,纾解压力和情绪,降低焦虑和恐慌;

第二,增强安全感和归属感;

第三,获得支持,建立和强化社会支持网络;

第四,找到应对危机的方法,发展或强化适应性的应变能力及问题解决技巧,以尽快恢复身心和人际的平衡;

第五,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等问题的衍生;

第六,通过团体筛选出危机事件中心理受创伤较严重的成员,转介其接受进一步的心理或药物治疗。

● 上好灾后第一课

我们上好灾后的第一课,不是灾后第一堂课,实际上是灾后一系列的课程,通过协助学生重建安全感,建立连接感,增强现实感,获得掌控感,提升意义感,构建希望感等等,在老师、同学及家长的帮助下,顺利回归并适应校园生活。

第三部分

灾后中小学班级团体辅导课例分享

灾后中小学班级团体辅导课例(一)

课程背景:2013年8月16日,抚顺市发生局地特大洪涝灾害,浑河清原段灾情尤为严重。为做好灾后中小学生心理援助工作,上好“灾后第一课”,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教师进修学院等组织全市有丰富心理教育及危机干预工作经验的中小学心理教师,“灾后第一课”课程实施方案。这里呈现的,是我们团队走进灾区后,我执教的一节观摩课《我们又能在一起》。

授课班级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的六年某班,课前调研了解到班内无同学伤亡,也无家人遇难。但有部分同学的家园被冲毁,现实生活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学生返校后,不断有爱心人士送来书包、文具、图书和衣物等,看孩子们“欢天喜地”的样子,好像啥事没有,我们心理辅导意义究竟有多大?当时有朋友在质疑。我相信孩子们拿到新书包、穿上新衣服的那一刻,高兴是很自然的正常的反应,但并不意味着亲历了这场特大洪灾的孩子们内心没有伤痕。灾情过去半个月了,孩子们都经历了些什么?内心还有着怎样的伤痕?重新回到校园,会有怎样的不适应?

未经清创包扎处理的伤口,可能造成更大范围的感染或伤害。这就是为什么灾难后一定要尽可能开展心理援助工作的重要原因。协助学生处理因“丧失”引发的负性情绪及反应,增强应对困境勇气和力量,与师生重建联结,本次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课程目标。

团体辅导实施过程

团体辅导实施过程

团体辅导注意事项(一)

1、课前准备:充分调研评估基础上,有的放矢设计课程,精准施策。

2、充分备课:集体教研,几套方案,充足工具箱。

3、协同带领:至少有一位协同带领,小学生课堂,最好班主任协同。

4、课堂规则:不批评、不指责,积极参与,认真聆听,盖章承诺。

5、活动设计:清创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一定正向引领。

6、赋权增能:精心设计,促进师生联结,做好支持引导工作!

生活中灾难可能无处不在,无论地震、洪灾、泥石流等天灾,还是暴恐、爆炸及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等人祸,灾难发生后,都可能给相关人群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人们的心身健康可能受到严重威胁。所以,灾难后的心理援助工作不可或缺。灾难发生后,心理援助工作当有章可循,这里的课程设计及实施方案,即是一个可以借鉴迁移使用的框架性的东西。

这是7年前的一个课例,课程算不上完美,但是经过团队精心打造并呈现的。从课前的评估、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课后的评估反思与总结提升,灾后心理援助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思路及注意事项,或可给大家一起启发和借鉴。

第二个课例,是5年前设计并实施的一个心理危机班级团体辅导课例。由我和两个助教老师协同完成。

课程背景:一位初一女生在家意外身亡。同学们得知后受到极大冲击。有同学害怕不敢睡觉,有同学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有同学悲伤难过哭泣不止,也有同学表现出愤怒不解……家长们向学校发出请求“帮帮孩子”,学校领导第一时间发出了心理危机干预请求。课程是在女孩意外离世3天后,班级团体辅导方式进行。

接到求助后,第一步就是调研评估工作,通过校长、班主任、学生及家长等渠道了解相关信息,如逝者生前学业水平、人际关系状况等,事发后同学是如何知情的?反应如何?班主任的状态如何?此前已开展了哪些工作?学校对危机干预工作有怎样的期待?评估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与逝者关系紧密、与逝者有相似经历、情绪及行为反应强烈或反差较大的学生个体,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施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我们采用的是九宫格的绘画方式

经由班主任老师介绍,我们来到班级,简单介绍过团队及此行目的:得知有同学意外离世,老师感到很遗憾,也很难过和心疼,知道同学们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我们今天过来就是想跟同学们探讨一下,如何有效地应对这样一个困境。在课程中,同学们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或者愿意跟大家分享的,我们都可以一起来探讨。

今天的课程中,我们会邀请大家通过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听一听等方式,对事件对我们的冲击和影响做一些梳理,然后一起找到应对问题、走出困境的方法和策略。整个课程时长大约1个小时,我们在一起。

灾难后或危机事件后,学生内心的安全感、掌控感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所以我们心理援助工作人员进入课堂后,明确告知我们是谁、来做什么、课程目的、课程形式及大致时间等基本信息,会有助于同学增强内心的安定感。

为便于工作开展,以报数形式将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每组8-10人。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梳理、呈现危机事件中受到的影响及反应,我们为同学们提前准备了已画好九宫格的A3纸,每人一张,如图。

辅导流程:

第一步:梳理情绪、表达感受

邀请同学们坐下来,调整一下呼吸,安静地回顾一下从第一时间听到同学意外离世消息到现在回到校园,事件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等有哪些影响?心情是怎样的?有哪些变化?当心情很糟糕的时候,那种感觉像什么?

慢慢地理出头绪,可以尝试着用一组图画或图形、文字等形式,将自己几天来的心情、感受描绘出来。不是美术课,所以不用顾虑自己绘画水平,只是尝试着以自己能懂的或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好。

在同学们利用九宫格方式梳理呈现自己的情绪感受时,带领者需密切关注他们的情绪状态。如果这时候有的孩子在那儿哭,我们可以悄悄地递过去纸巾,抚摸一下肩膀,给他一点力量。但是这个力量不是让他把情绪全都爆发出来,因为如果在这个时候让一个孩子情绪释放,很容易把整个场带偏,不利于辅导工作开展。但带领者一定要看到有情绪出来的个体,并及时地给予关注和支持。这也是在这样的辅导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一点,给他/她一个安抚,引导叫他/她做一个深呼吸,平静下来,我们再继续。孩子们在写着,画着,梳理着的过程,情绪会随之慢慢地平复下来。

第二步:小组分享、心理教育

在图画表达情绪的基础上,可以鼓励引导同学们用语言文字给每一幅图画或每一种心情注解一下,然后回头看看从开始到眼下,整个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做了哪些努力去调整应对?曾得到过哪些帮助?

在同学们想一想、画一画、写一写之后,带领者组织小组同学在组内就九宫格内容进行分享。通常情况下,因为有了前期的想-画-写等过程,同学们的情绪强度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这个时候,邀请同学们按照顺时针或是逆时针的方向,每个人都来说一说自己画了什么,心情变化过程大概是怎样的。

分享基础上,带领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告诉同学们经历这样的危机事件后,同学们出现害怕、无助、难过、甚至生气、不敢睡觉、做噩梦等情绪及行为反应,都是一个人经历一些重大创伤事件后正常的应激反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反应对我们是有保护作用的。大多数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概一两周,有的人时间可能会长一些),症状慢慢减轻直至消失,恢复到原有状态。如果较长时间还未能顺利度过,可在家长或老师的帮助下寻求专业帮助。

第三步:发掘资源、学习应对

在过去的几天中,同学们是如何应对这些困境和挑战的呢?在这个过程中,还得到过哪些外界支持?这是协助同学们发掘资源、增强联结、探讨应对策略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强个体应对困境掌控感、效能感的过程。为提升同学们的掌控感,此环节依然采用轮流分享、带领者适度调控的方式进行。比如说当A同学说自己“夜里不敢睡觉时,主动请求妈妈陪伴”,带领者可巧妙地询问小组其他同学“大家还有什么其他的好用方法呢?”这个过程本身,即是很好的资源共享、相互支持、同伴教育的过程。

第四步:表达哀伤、处理未竟事宜

同学意外离世,走得太急,可能有好多话想说给离去的同学,可能是对她曾经帮助的感激、对她意外离世的忧伤、对她一些做法的不满,当然也可以是对她的特别祝福……那些没来得及表达的、想要表达的想法和感受,可以说出来,可以画出来,也可以写出来,表达出自己此刻最真实的想法和心声!这是非常必要而重要的环节,鼓励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向逝者告别。告别,是为了重新出发!

征求孩子们同意后,将他们与逝者告别的图画、文字等,全部收集到带领者手中,然后交由班主任协助统一处理。完成告别仪式。

第五步:重新链接,回到当下

告别,是为了更好地出发!请同学们擦干眼泪,调整呼吸,伸展一下身体,重新回到当下。此刻,同学们想跟自己说一句什么话?想跟身边的老师、同学说一句什么话?同学意外离世,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大家都很难过……但,斯人已去,留下我们会更懂得珍惜,珍爱所拥有的一切,珍爱生命中的每一天!其实这后边就是一段生命教育的过程。人生路上,我们不知道会遇到怎样的困境或难题,永远记得方法永远比问题多!有时候,善于求助,也是强者的表现!

每人一句话,送给小组的同学和老师,然后带领老师伸出右手,掌心向上,小组所有同学将右手搭在老师的右掌心上,大家一起加油,“我们在一起”!结束小组活动。

最后,回到大组,我们一起手牵着手,一个链接,一个结束的仪式。

把孩子们交给他们的班主任,班主任一番肺腑之言,由心嘱托,充分肯定了同学们身上积极正向的品质、应对困境的能力和决心,同时告诉同学,老师就在他们身边,白老师也会在他们身边。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觉得自己不知如何处理或应对时,可以跟家长说,也可以跟老师说,如果需要,老师也可以同学们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这实际上是在后期给同学们一个资源链接的过程。

好,前面是小学段,初中段,一个是洪灾后,一个是校园危机事件之后。

下面再跟大家分享一个疫情后可能需求比较大的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2020春季,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尤其是即将参加中、高考的同学们,疫情之下,迟迟不能开学,网课学习适应,长期居家学习效率低,生活作息无规律,太多不确定因素之下,压力山大,紧张焦虑不安情绪突出,恶性循环,给一些同学又带来了新的压力。所以,疫情之后,充分调研需求基础上,精心设计实施中、高考压力及情绪管理主题的班级团体辅导,为考生减压助力,也是疫后学校心理教育刚需。

这里,分享一个高考减压助力班级团体辅导方案框架结构及实施策略,供大家参考。

团体辅导实施过程:工作阶段  2

活动二、他画像 

A4纸,右下角写上自己的名字。

介绍活动内容及规则:

1.按照要求给身边的同学画像。

2.每一次作画时间90秒钟,没喊停时,笔不能停。

3.全程以温柔、欣赏的目光看着被画的同学,不许看纸笔。

4.违者活动后即兴才艺展演1分钟。

活动开始:

向右传给第二位同学,依次传给下一个人。

第一、二轮不许出声;第三、四轮要出声,跟被画的同学,回应画自己的同学;第五轮,不定向交流;最后两轮,再次回到安静的状态。

整个过程:减压、疗愈。

活动分享:欢乐减压之于,与现实生活有哪些链接?有怎样的启发?


团体辅导实施过程:工作阶段(备用活动1)

活动二、画说高三(九宫格法)

       可以是假日生活内容、重要生活事件、情绪感受变化、我的战“疫”时光、“疫”中思考……

       关键:疫情影响、高考压力,繁杂冗乱的内心,可以透过相应线索,透过绘画、书写、话说等不同方式,梳理、呈现出来。

      于个人,是不拘一格梳理表达,发现资源和力量,倒掉鞋里的沙的过程。

      于小组,是彼此分享倾听表达,发现优势和不同,相互借鉴同伴互助,共同成长的过程。

     于班级,彼此链接,重新携手快乐出发的过程!

团体辅导注意事项(二)

1、针对学生心身发展特点,在框架内灵活变通课程方案。

2、绘画、舞动、纸笔、角色扮演、视频分享等多种形式,灵活运用。

3、重在参与、体验后的碰撞与分享,带领者因势利导。

4、每个人都有被尊重和认可的需求,每个人都有资源,相信学生。

5、团体辅导就是老师搭台、学生“唱戏”的师生心灵共舞时光。带领者是主导者,真正的课堂主体是学生。成长是主题。

6、仪式的重要性。开篇的“盖章”承诺,结束时的“心心相印”,定格美丽瞬间!

疫后中小学班级团体辅导相关的主题

有关疫后中小学班级团体辅导,我们之前也提到了相关的主题,根据这样的主题,不一定所有学校所有老师都有机会上完所有课程。但是即便是只有一个课程,大家看是不是我们可以考虑到相关的点呢,再给大家几个备用工具:

这可以在45分钟60分钟之内都可以做的,就是梳理一下,他们在疫情期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这是一个正面导向的,请同学们写一写防疫期间,自己最难忘的、最感动的,或者是说自己最投入地做的事情,可能是学习方面的,可能是家务方面的,可能是志愿服务方面的,也可能是运动、娱乐、读书、休闲等其他方面。还可以用下面这样的最原始的形式,给孩子们印制好这样的表格,让他们写,这也是让他们梳理、回看防疫假期生活的一种方式。

灾后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中,在未充分做好手术、清创、包扎、消炎等相应准备钱,不要贸然去撕开孩子们的伤口,以防造成二次伤害。但是,有一个比方,受伤了,现在这个伤口上有沙子,有泥,我又使劲给它包上了,没处理,表面上看着没事儿,但是大家想结果会是什么样呢?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创伤,发炎、溃烂,闹不好还可能截肢处理!心理创伤也是一样!所以在安全、科学的指导下,协助他们以能够承受的疼痛程度或是扎些麻药去处理伤口,进行清创工作。伤口愈合肯定需要一个过程。清创处理重新包扎后,我们继续提升免疫力、消炎,做些促进伤口愈合的工作,都是必要的。但这是一个完整系统的工程,从糟糕的点的切入到最后和大家在一起最开心的事,最感动的事正向的提起来,这就是一个心理复建的逻辑过程。

“疫”渡曲线活动,其实是我们通常在团体辅导活动中比较常用的“生命线”活动的翻版。是可以用来协助孩子们梳理整个假期防疫期间重要事件及相应情绪体验的活动。根据事件带给自己情绪感受的正负水平、时间节点,可视化地将自己的战“疫”经历呈现出来了。

借着这个曲线图,邀请同学们讲讲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提醒同学们保持好奇、开放之心,聆听每个同学的表达诉说。保持开放心态,可能听到更多不一样的生命故事,而过程本身,即是同伴教育最好的实施。

● “疫”后中小学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  安全感来自哪里?来自科学防疫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来自不信谣、不传谣的科学预防的态度;来自确实做好安全防护的基本保障。身安,方能心安!

我想团队活动,这种表达、分享、倾听这样的一个过程,当我的声音被听到,当我在说的时候,大家都那么看着我的时候,我觉得我是被接纳的。

通过多种方式,协助孩子们将郁积心中的负性情绪纾解出来,倒掉鞋里的沙,勇于面对现实生活及学业中的挑战,善于处理或管理自己的负性情绪,立足现实,方能看到更多的资源和力量,应对现实的困境与挑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太多令人感动的人物、故事和瞬间。当孩子们遇到学业困难或人际冲突,感觉压力山大甚至活着都没有意义没有意思时,很可能是站位太低,视野太窄,看不到人生的更多可能,更谈不上生命的意义所在。如何通过榜样的力量,协助同学们扩展心胸、打开视野、看到更多可能,感悟到生命的意义所在,从而学会隐忍、学会担当、拥有力量,增强心理弹性,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这便是学校心理教育更高层面的意义所在!

灾后的学生心理重建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有先驱者,先行者,需要有担当的人,需要有开创的人,现在大的局势下,心理教育工作、心理康复的工作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特别重视,也受到了我们像清华大学这样的公益平台如此的厚爱,给了我们足不出户去不断的学习精进的这样一个过程,这样的一个资源,回头也是该我们有所作为的时候了。

如何去作为,团体辅导,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的形式,我是情有独钟,所以就跟大家这么特别的分享,最后的这张PPT:

我就是发自心底里的给大家的4句话,做好孩子的陪伴、引领,帮他们软着陆地适应、开启学校的新的生活,需要老师自身有良好的健康状态。我们去开展工作的时候,有的放矢,做好学生的心理评估工作,然后精心设计活动,一个孩子,他经历一些事情,我们能看到一部分,可能还有一些看不到的,所以不管什么样的情绪出来的时候,我们就接纳,允许他有情绪的表达,表达之后清理了创口,我们再帮他去提升免疫力,再去面对。我们可以给孩子们提供稳定、温暖、这样的陪伴和支持,我们暖了,我们的家暖了,世界就暖了!


小小的愿望就是一生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儿。今天真的特别感谢这个平台,让我隔空跟我们这么多的同行朋友一起来互动,让我们一起来为孩子们健康幸福人生保驾护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