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哪里是在咏柳絮?一个个分明是在说自己

 一胡人 2020-04-15

暮春是花朵的谢幕时,却是柳絮的狂欢节。它们满世界的溜达满世界的造,飘得哪儿哪儿都是,大有“一身坦荡荡到四方,五千年终于轮到我上场。”的嚣张。

在红楼梦里,柳絮最先入了史湘云的眼,她触景生情,填了一首小词:“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这首《如梦令》很李清照,顺手拈来随意娇俏,寥寥三十三字,道出了闺中女儿对春光的热切挽留。

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领他到的那间屋子,瑶琴、宝鼎、古画、新诗等等应有尽有,这些宝玉觉得还好,so so。唯独一句最见本性:“更喜窗下亦有唾绒,奁间时渍粉污”,粉污好理解,梳妆台没收拾干净呗;至于唾绒,就是绣花时从嘴里吐出来的线头头嘛!有啥可喜的?这就是宝玉啊:世上但凡沾了女儿身上味道的东西,都是好的。

湘云小令第一句里的“残绒绣吐”正是唾绒,这一下子就定出了整首词的基调,这是独属于闺中少女的感觉,“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写出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湘云热爱生活,思维敏捷,写作激情一点就着,这是她的优点;但与此同时,感觉来得快去得也快,她的思考不会深入,想象的翅膀不会飞得太高远,以直抒胸臆为多——没关系啦,史大妹子你痛快就好。

她写完很得意,先让自己的偶像宝钗看,再来才是黛玉。

黛玉如此说道:“好,新鲜有趣。我却不能。”三分赞扬,三分调侃,三分自谦。

史湘云可听不出黛玉一句话里的九曲十八弯,只撺掇黛玉起社:咱们从前只填诗,还没填过词呢!大家一起赛啊。

黛玉说:好的呢!

现在去考场直播现场看看。

考生有黛玉、宝琴、宝钗、宝玉、探春。

考试内容是以柳絮为题,抓阄限韵。

助理考官是紫鹃,她点了一炷香,香燃尽便收卷。

香没燃尽,黛玉最先写完,不愧是学霸探花郎的女儿;紧接着是紫薇舍人家的两位千金宝琴和宝钗;最后落第的是贾政那俩孩子,一个没写完,一个写完了又抹了,等于是没写出来。他哥贾赦家还有俩活宝,贾琏和迎春,就更不用上了。

承认吧,人斗不过基因。即便是千伶百俐如探春,在写诗填词上终究不是薛林家姑娘的对手。

主考官是李纨,看看自己的亲小叔子小姑子,都不知道该说点啥好,估计内心里有个声音在呐喊:“不争气的,都让开,让我儿子来!”

她还是放了水,让兄妹俩合写了一首《南柯子》。

他们眼里的柳絮意味着分离,妹妹的是“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哥哥的是“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这是在预言即将天各一方的命运。

再来看黛玉的《唐多令》,不得不感叹她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真的,现在正是柳絮飘飞的时节,你去看,它们真的是从高处落下,再成团成球,在地上随风飘滚的居多。在黛玉眼里,它们首先象征着身不由己的漂泊。

后面一句高度拟人化:“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体弱之人,对早衰会格外敏感。如同最孱弱的树叶,总是在第一阵秋风来时,做好飘落尘埃的准备。

“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那是对自己未知命运泣血无奈的担忧。

大家都说“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嗯,太过残忍的真相会让人忍不住扭过头去,终归还是愿意看一点让人心情愉悦的东西。

忽然想起了87版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她也写过一首小诗《我是一朵柳絮》:“我是一朵柳絮,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因为父母过早地把我遗弃,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读到这里,也只有怅惘和叹息。

接下来是宝琴的《西江月》。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说实话,这首词除了暗示未来的命运多舛,扣题不紧,不说的话看不出是在咏柳絮。东拉西扯不知所云,实在看不出哪儿好。但为了客气,大家只好尬夸,夸她“声调壮”!有这么夸的吗?还愣是昧着良心硬找了两处亮点,说“几处”,“谁家”最妙。呵呵,请问,写作者的感情在哪里?

桃花社秒变夸夸群了吗?太难为曹公了。

实在是因和宝琴交好,否则换了别人,林妹妹的白眼都该翻上天了:“这样的词我一百首都有,还不如让我徒弟香菱上呢!”

宝钗不袒护自家妹子,笑道:“终不免过于丧败。”

她决定为了家族荣耀而战:“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

第一句:“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湘云先笑道:“好一个‘东风卷得均匀’!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真的,太有创新了。

再来看后面:“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心胸视角之妙令人击掌,潇洒积极中透着几分男子的坚强,充满了正能量。怨不得众人都拍案叫绝。

“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这一句,历来总有人说这是宝钗功利心的体现。这都哪儿跟哪儿,放在当时创作环境下看,只因别人写的太过颓丧,她是为了扭转悲愁的气氛才有意写得乐观豁达。况且为什么要把一这句诗单纯看做是功利心的表现,怎么就不能看成庄子式的自由浪漫呢?

再说都第七十回了,宝钗早就不再是最初的宝钗了。选秀的事早已凉凉,需要肃清体内热毒的冷香丸,也已停服好久。去看她住的屋子,床上一顶青纱帐,案上一个土定瓶,数枝菊花,两部书,还有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她放弃了一切形而下。如果一定要说她有企图心,那大概是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追求吧!

大家都推宝钗这首为尊。

撒花!不能再同意。

虽然缠绵悲戚黛玉第一,情致妩媚该数湘云,但是,不论是新意还是立意,宝钗的确当之无愧,她用一己之力扭转了诗社里弥漫的悲苦之气,这才是真正的“好气力”。

细品这些咏絮词,湘云的活泼俏皮里,满满对不可得幸福的渴望;

探春宝玉一唱一和,说尽对离合聚散的无力感;

林黛玉聪慧太过,对自身命运有预见性的哀叹;

宝琴不谙世事艰难的空洞里,有不自知的悲音;

宝钗呢,最守拙淡定的人,骨子里却储存着张扬疏狂

.....

这哪里是在咏柳絮,一个个的分明都是在说自己。不投入的话不感人,认真了就容易暴露,写作真是一件太冒险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