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凭栏:人民币再降息20基点

 爱游泳的黑熊 2020-04-15

文:凭栏欲言

五天之后,4.20日,新的LPR将公布。

今日(4.15日)MLF降息如期而至。

这是年内第二次MLF降息,217日,MLF3.25%降至3.15%415日,MLF3.15%降至2.95%。年内已经降息30基点。

2020年刚过去一个季度,降息幅度已经远超2019年全年幅度。降息之后,SHIBOR全面下跌。

隔夜利率持续低于1%

一周利率和3月利率皆创超三年新低。

01

银行风险迅速增高

本轮MLF降息已有充分预期,3月30日,央行逆回购中标利率2.2%,一次性降息20基点,市场即预期MLF会同步跟进并向LPR传导。

4.15日,MLF降息落地;4.20日,LPR大概率跟随下行20基点。

央行LPR改革目的是让贷款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的关联性增强。LPR报价设计是基于MLF利率加点。但MLF利率基本是央行决定的,其实跟市场没啥关联。

香港的贷款利率市场化选择盯住HIBOR,香港房贷按揭模式有“H按“,即盯住HIBOR。

HIBOR相当于国内的SHIBOR,是市场定价的货币市场利率,理论上来说,如果国内进行彻底的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似乎应该盯住SHIBOR,但央行有其特殊动机,央行想让其操作的对外传导性增强,防范系统性危机,最终选择了盯住MLF。

盯住MLF加点模式很明显漏掉了银行揽储成本,这导致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成本变动不同步。

在通胀较高和投资方式多样性的影响下,银行如果不采用结构性存款等提高存款收益的模式,就很难获取社会资金。

一边是银行资金成本降低较慢,一边是LPR贷款利率快速下行,银行盈利空间受到较强挤压,这在去年就引发争论,至今仍然没有解决办法。2月末,央行高层官员放出风声,似有下调存款基准利率之意。这是降低银行资本成本的一条思路。

但这条思路随着通胀的持续高位是否能落地受到考验?即算能落地,会否有思路设想的效果?

通胀高位之下,下压存款利率可能反会导致资金加快的流出银行体系,银行揽储更难。没有负债端的扩张,银行资产端(信贷)更难发力。

随着LPR的持续下行,银行开始面临着资产端和负债端倒挂的压力,可能在短期内,银行靠之前的高息资产收益仍能抵御这种压力,但这很显然不具有可持续性,会让银行风险迅速加大。

更为可疑的是,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有无变差?会不会加剧银行风险?

如果银行发生风险,经济反会受到更为致命打击。对抗经济风险的政策,或许反会放大经济风险。

02

降息前后,股市和汇率表现

昨日,降息之前,上证涨1.59%;今日,降息之后,上证反跌。

昨日中美息差182基点,理论汇率平衡点为7.07,人民币离岸汇率昨日一度至7.0386,收盘为7.0460。有额外汇率拉升空间(约300基点)。

这为今日降息留出了汇率缓冲空间,减少了降息对汇率的冲击。

但在国内资产价格仍高位的情况下,在国内外贸企业出口受到较大影响的情况下,拉升汇率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对外储的稳定形成越来越大的考验。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