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熬夜却出现黑眼圈?也许是鼻炎惹的祸!

 医聊医事 2020-04-15

现在熬夜晚睡的人越来越多,白天的时候总想着早点睡,但到了晚上还是努力地去找借口不睡觉,自己主动熬夜,最终收获了一对完美的黑眼圈。

然而,对于鼻炎患者来说,即使没有经常熬夜,也常常会出现黑眼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鼻炎也会导致黑眼圈,甚至还可能造成听力障碍,那下面就来讲一下关于鼻炎患者的这些事情吧! 




1

鼻炎可能导致黑眼圈

说到鼻炎,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流不完、擤不完的鼻涕,鼻痒以及停不下来的喷嚏,有时候还会鼻塞、呼吸不畅,甚至睡觉也可能憋醒。很多鼻炎患者可能会认为黑眼圈是因为鼻炎导致睡觉没睡好而出现的,但鼻炎本身就有可能引起持续性鼻塞,造成双眼下眼睑靠鼻子的地方充血,从而出现黑眼圈。

出现这类黑眼圈的人主要是过敏性鼻炎或者鼻窦炎的患者,炎症会引起血管轻微瘀血,产生蓝青色的黑眼圈,因此需要注意缓解鼻炎症状,才能让黑眼圈消失。 




2

听力障碍也许是鼻炎惹的祸

大家都知道耳鼻喉相通,鼻子和耳朵由咽鼓管相连,我们的耳朵有一个叫鼓膜的结构,将外耳和中耳分开。正常情况下,鼓膜会随着声波产生振动,我们便听到了声音。

但是鼻炎会引起鼻黏膜肿胀,鼻腔分泌物增多,就有可能波及咽鼓管,使鼓膜两侧气压失去平衡,进而影响听力,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有些鼻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耳鸣的症状。

如果鼻炎患者擤鼻涕的方式不正确,还有可能导致鼻腔分泌物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影响听力。正确的擤鼻涕方式应该是,上身前倾,先压住一侧鼻孔,用力擤出一侧鼻涕,然后再到另一侧,用力程度以耳朵听不到嗡嗡声为宜,切忌用力过猛。 



3

怎么护理鼻子?

避免抠鼻子。抠鼻子的习惯会造成鼻毛减少,降低鼻腔保护功能,增加引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而且抠鼻子也很容易损伤鼻腔黏膜引起鼻出血,因此要避免抠鼻子等不良习惯。

清洗鼻腔。用生理盐水或者专用的洗鼻液清洗鼻腔,可以把鼻涕、过敏原、病菌等冲走,让鼻子保持呼吸畅通,还能缓解鼻腔黏膜肿胀充血的情况,改善流鼻涕、鼻塞等症状。

保持环境卫生。注意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室内太过干燥的话,可以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注意规律作息,不要熬夜,避免过度疲劳;也要注意积极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戒烟戒酒。

参考文献:

王仁华. 黑眼圈,可能是过敏性鼻炎闹的[J]. 康复, 000(004):63.

郭燕. 鼻炎可能是黑眼圈"祸首"[J]. 家庭保健, 2009(23).

张佳锐. 当心鼻炎殃及听力[J]. 健康问答, 000(012):5.


张湘民教授简介

▲张湘民医生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眼耳鼻咽喉睡眠病区副主任,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专科主任。广东省政协第九、十届委员,第十一届特聘委员,广州市政府参事。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北美颅底外科学会会员,美国睡眠医学学会会员,国际睡眠外科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耳鼻咽喉医学工程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睡眠医学分会常委。曾兼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设备科科长,耳鼻咽喉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医学装备学会副理事长。获中国及国际PCT专利40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评为卫生部“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临床专长:鼾症(睡眠呼吸障碍)诊疗、耳鼻咽喉显微及内镜微创外科手术、鼻-鼻窦及颅底外科手术与修复重建、颅面创伤骨折修复矫整形。鼻咽癌显微内镜检查及早期诊断,咽鼓管功能及听力障碍的检查与治疗以及耳鼻咽喉疑难病例诊治:如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鼻颅底及侧颅底(听神经瘤等)肿瘤、鼻咽喉气管肿瘤、复杂型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鼻漏及脑膜脑膨出等。

创新与特色:自80年代开展儿童及成人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诊断与治疗,有较丰富临床经验。着力进行OSAHS临床及基础研究,创立十余项新型的微创手术方法:改良咽侧成型术、改良舌根牵拉术和改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等,对各种鼾症及OSAHS病例疗效良好。研究成果已发表国际专业杂志并参加学术交流,获得高度评价。手术植入装置已获得多项中国及国际专利。2012年7月调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组建我国南方规模较大的睡眠呼吸障碍诊疗及研究中心,应用当今世界各种先进诊疗技术及创新专利微创技术治疗OSAHS及相关疾病,促进临床新技术推广应用,造福广大OSAHS患者。


   有时是治愈

   常常在帮助

   总能去安慰

              ——致每一位患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