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萨特逝世40周年 | 人最害怕的是什么?

 小桥大水人家好 2020-04-16

今天是法国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让·保罗·萨特逝世40周年。


萨特是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包括小说《恶心》、剧本《苍蝇》、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等。他是历史上第一位拒领诺贝尔奖的人。


萨特于196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认为自己是存在主义者,不必接受这种世俗价值的 判断,因而拒绝领奖。在一大群记者围住他时,他公开宣称:“各位,我要告诉你们一个消息,那就是:上帝已经死了。”

萨特逝世40周年 | 人最害怕的是什么?


萨特在当代的思想家中,以无神论作为号召。他反对宗教、反对信仰,公开宣称上帝已经死亡。尼采提出“上帝死了”的观点,而萨特则要将他所造成的后果深入解说。


由萨特具体的生活经验,可以看出他排斥宗教信仰的缘故。萨特父系家族的体型比较矮小,母系家族的体型则比较高大,因为父亲早逝,萨特从小就随着母亲生活在高大的女人之间。这些女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每逢星期天都要上教堂望弥撒。小萨特常常跟着去望弥撒,觉得这些人在教堂里面跟在教堂外面的表现完全不同。当她们在教堂里面祈祷的时候,同所有人都好像兄弟姐妹一样,非常亲切和善,离开教堂之后却又像平凡人一般,在背后批评别人、讲坏话、传谣言。

萨特逝世40周年 | 人最害怕的是什么?

8个月大的萨特


萨特从小就看到人类伪善的一面,因此对于宗教非常反感,认为宗教只不过为许多人提供了伪装的借口。譬如,一个人如果有宗教信仰,当他犯错时,只要很虔诚地到教堂去忏悔,就可以洗清所有的罪恶。罪恶洗清后,不再感受到任何压力,然后就可能不自觉地回到旧的生活路线上,继续做一些不好的事,如此不断循环;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宗教信仰,没有忏悔的机会,错误就会压迫自己的良知。如此一来,这些人反而能够从错误中得到教训,而让自己在思想、行为上都更为谨慎。由此可知,虽然宗教对人类而言非常重要,最后却往往容易被误用。

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生长于法国巴黎地区,处于法国文化的核心位置,而萨特的文化素养也相当高。在萨特的各种观点中,首先要介绍的是“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是“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亦即在运作“存在”这个动作时,我们尚未成为“自己”。我们必须先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后才会变成这样的人。举例来说,若一个人想要成为医生,那么他在考大学的时候就要选择医学系,接下来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最后才会成为医生。医生就像是这个人的本质,而这个本质是由他过去的选择所造成的结果。


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说,一个人先有选择自己的可能性,最后才使自己得到所选择的内容。每个人都是在生命过程中不断抉择,选择之后才会得到结果。由此可知,一个人的本质是在选择之后所得到的结果,如果没有先作选择,永远不会有后来的那个结果。


换言之,人不是“已做成”之物,而是不断在“造就”自己。当然,许多人找到固定的生活模式,就此安顿下来,这在萨特看来,表示他们接受了“坏的信念”,放弃了作为一个“人”的天职。
“存在先于本质”表达了人类独具的特色,由于描述相当生动,所以一般人提到存在主义时都会想到这句话。这句话凸显出个人抉择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从来不作抉择,就根本没有本质可言,因为他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别人安排的,他只是一味地接受。一旦接受成了习惯,本质就只是虚浮的,因为这等于这个人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也就是从来不曾认真地考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意识的空无化作用


“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非常生动地表现出人的自由,以及自我塑造、自我实现的特色。这种说法固然有它的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意识的空无化。


萨特把上帝搁置一边,认为上帝死了,这等于是要让人类自己变成上帝,变成绝对的主宰,拥有绝对的自由,不受任何限制。然而,人的意识基本上有一个特色,亦即:意识的目的是要达到意识的内容。例如,我现在意识某样东西,那么这样东西必须真的存在,才能够使我的意识落实。但是由于意识本身有选择性,它会选择要意识什么样的内容,因此经常会对已经现存的一切产生一种否定性,这就是意识的空无化作用。


萨特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说明意识的空无化作用:假设有一天我到咖啡店找彼得,因为我要找彼得,所以我的意识中对彼得有一个清楚的形象。我用这个形象去对照咖啡店中的客人,只要这个人不是彼得,就会被我化为虚无。换句话说,因为我心中有“找彼得”这个意识作用,所以所有的“非彼得”都会被我化为虚无。这是意识的第一度空无化作用。如果找到最后发现彼得不在这里,那么就产生了意识的第二度空无化作用,这时连我脑海中原本对于彼得的形象也不见了。


这种描写方式相当生动,在日常生活中也常会发生这种情形,譬如,当我心中想着要找某人的时候,就算眼前有许多人,我也会对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因为我的意识太过于专注,以至于根本看不到这个人之外的其他人。换句话说,当我集中注意在某件事情时,就会忘记其他事情,就如同其他事情不存在一般。这就是意识的空无化作用。

萨特逝世40周年 | 人最害怕的是什么?

1955年,萨特与波伏娃在北京

第一度的空无化是必要的,因为如果没有第一度的空无作用,我就无法找到想找的那个人。但是当我想找的人不在这里时,就造成了第二度的空无,这时候会产生一种落寞的感觉,因为所有的一切都落空了。萨特举的例子把意识的空无化作用夸张描写,表达出人在做任何事情,尤其在设定目标、加以界定时,所产生的一种微妙的感受。


存在主义擅长把一般人平常心中非常微妙细致的变化,包括怀疑、失望、难过、落寞、兴奋、期待这些感受,加以夸张、放大式地描写,当人们看到这样的描述时会觉得颇有趣味。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受到了现象学的启发。现象学是用自由想象法来描写事物,希望通过描写的方式使一样东西的真相呈现出来。更明白地说,现象学会采取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用各种方法使得一样东西的表面现象通过这种多方面的描述而慢慢消解。描述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有些部分是一定存在的,而这些部分就是此物的本质。存在主义者经常使用现象学的方法。

消极的人生观


由于萨特认为意识有空无化的作用,因此他的人生观难免倾向于消极。因为人有意识,一个人活在天地之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上不在天,下不在田”,空无化的结果,总觉得只有自己一个人孤单单的。无论一个人过去的生活多么丰富,对未来有什么憧憬、理想,所能掌握的就只有当下这一刹那。


萨特对于意识的特色了解得相当透彻,他曾提到,意识的空无化作用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压力与伤害。试问,人最害怕的是什么?是被别人当成“物”来注视,因为这种物化是别人以他的意识作用否定了我的主体性。

萨特逝世40周年 | 人最害怕的是什么?

萨特与波伏娃在他们最爱的咖啡馆

举例而言:假设有一天中午我买了一个盒饭,并且找了一间空教室坐下来吃。一个人这样吃饭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并且让人觉得有一种安全感。但是当我吃完盒饭后,突然发现有一个人站在门口注视我,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站在那里,也不知道自己被注视了多久。这时候心中会产生一种愤怒的感觉,因为我会觉得他把我当作一个物(a thing)而不是一个人(a person)。人有主体性,不能被当作客体(物),因此当我发现自己被别人当作物来观赏时,会觉得愤怒。这时候我会采取一种报复行动,也就是反注视、看回去。


所以我们有时候会在新闻中看到,有些年轻人在街上走路,互相瞪一眼就会觉得很生气,接着拿刀互砍,好像彼此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为什么看一眼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让原本没有恩怨的人拿刀互砍?这就说明萨特所说的那种意识的否定性作用是非常可怕的,尤其当一个人缺乏对自我的了解、对人性的认识时,确实就只能在当下那一刹那谋求“我的注视比你凶悍、比你更为有力”这种方式,来压制别人。


古代仆人和主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仆人不能直视主人的眼睛,必须低头承受主人的命令。如果仆人两眼直视主人,可能会被认为想造反。长辈和晚辈之间亦同。由此可知,眼神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意识的肯定或否定。


萨特的人生观是倾向悲观的。如果一个人主张无神论,认为人死了之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上帝也没有灵魂的存在,那么他的人生是很难乐观积极的,因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乐观奋斗”和“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这两句话是矛盾的。奋斗需要付出代价,如果我们每天努力工作,到最后发现人生一片虚无,那么奋斗又是为了什么呢?


从出生到死亡这段路程是漫长的,要怎么走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然,我们不否认有些人能够走上与一般人不同的路,但是这些人必须能够忍受,甚至是享受孤独,并且也要清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有什么成就,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些人表面上有很好的成就,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相反,有些人可能找不到工作、到处碰壁,在别人看起来是一个失败者,但是内心却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这也就是说,人生的道路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走法,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人类特点的表现(如理性),让自己有精确思考的能力,能够在许多复杂的、变化的经验现象中,掌握到基本的原则,然后在作抉择时,真正把握到“存在先于本质”的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