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悟:口语六经腰痛》

 stccp 2020-04-16

《体悟:口语六经腰痛》

作者:曾骞

很久以来大家都习惯了谈到腰痛,就会说,你肾虚啊。习以为常了,连一些老中医,也喜欢动则对病人说,你肾虚,所以腰痛。而其中的腰痛原因,可能根本就不是肾虚。民间好,专业好,在这个事情上好像都有点犯糊涂。电视上网络上电台里到处都是肾宝治腰病,有时看到一些病人花了很多钱,找了个神医,然后拿着大把海狗海龙鹿茸回家泡药酒,蛮好笑的啊。吃完可能会死得更快点。于是出现一个令人尴尬的局面:腰痛的朋友们,找中医就是看肾虚,找西医大多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可是往往花了时间精力金钱,却有可能是自投骗局中,最后被骗惨了还是不清楚为什么自己的“肾虚”还没有好。肾虚这个词如今使用的普及率,已经几乎和你好,吃了吗差不多。以后大家见面,就先互相问候:你肾虚不。肾虚这个词啊,和腰椎间盘突出一样,接近变成一种语言暴力与心理迫害。呵呵。啥也不说了,只想对那些糊涂的人们说一句:腰痛非独肾也,五脏六腑皆可令人腰痛。而关于五脏六腑所引起的腰痛问题,都有其不同的致病特点和处治方法。

如果我们追根索源,关于腰痛分类与医治方法最早的记述,应该就是《素问·刺腰痛篇》。素问第四十一篇。我们的这部中医圭臬,已经把相关于腰痛的问题论述得十分清晰明确。但是现在还有多少人在看内经了,有的朋友告诉我,你在看内经,好厉害啊,我们看了看不懂。听了哭笑不得。都是中国字,说看不懂,不是个理由。不要随便就做不肖子孙。还有的朋友说,我看过的,觉得是武侠小说,非常浪漫。还有的朋友问,内经是不是佛教的,还是老子的。都是什么鬼。而很多的医学同行,也把内经看作是腐朽的,过时的,愚昧的。为什么会这样,一部绝世瑰宝被如此唾弃。内经精神已经失落,内经医学已经荒芜,人们都在科技中越来越屌的样子,却又为日益多病多恼的纷乱世界所苦。太多的问题都追究不过来的,内经本来就在一般的观念认识中,被认为是一部中国上古传统的医书,从研究界以及专业医学界来讲,逐步放弃内经,一来是受到科技的冲击,二是自己不要了,因为从考据学的立场来讲,它的著作年代实在难以稽考,所以越来越被轻视,呵呵,再加上,说实话,本身学医的人,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加上对中国传统文字有字障,越来越读不懂了。扯远了,不过不扯这些,有些糊涂账就没法起码地算一算。

还是来谈素问第四十一篇《素问·刺腰痛篇》吧。在这一章中,全面论述了足太阳、少阳、阳明、少阴、厥阴等正经,以及任、督、带、阳维等奇经,以及足太阳分支,足少阴分支,足少阴、足太阴的别络等不同处分别受病后,所出现的腰痛特征,以及使用针刺治疗的取点与刺法。太详细了。学中医的人,不好好看一看,应该很遗憾。由于这篇文论只讨论六经腰痛,所以只引经中相关叙述,不作全引。其中关于正经腰痛的部分,原文如下: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出血。
    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骨行)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
    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春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
    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刺厥阴之脉,在腨踵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刺之三痏。”

细心的就会发现,只有五经。缺足太阴。这个在后文谈及原因。先谈出现于经中篇首的这五经腰痛。首先,这里很明确地指出了,这些关于腰痛的论述是由经脉所引起的。属于经脉之病变。现在我们来逐一条辨。

第一,
讲到的是足太阳经脉病变所引起的腰痛。“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说的是足太阳所引起的腰痛,疼痛时,可以牵引至头部与项部,脊背以及臀部,并且患者的感受是背部有沉重的背负重物感。为什么会牵涉到整个背尻呢,原因很简单,在于足太阳脉自头下项,挟脊抵腰,贯臀过髀枢,下合腘中,这是一条非常长的经脉,贯穿了人体地理风水上的山丘、隘口、平原、洼地等,漫长地延伸着。所以令人腰痛时,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归根结底,是与经脉之循行有关系。这些是谈到了患者的临床表现的,通过望诊闻诊其状态,并依据经典所叙,我们可以作出与其相符合的判断。有的患者会告诉医生,自己的整个背像被一个大包袱压着,而且我也没有颈椎病啊,但是这次腰痛,颈和屁股都好像被拉扯得很不舒服啦,怎么办啊?

怎么办呢,“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内经已经给了答案。那就是在其郄中刺治。这里的郄中指的就是足太阳之合穴:委中。王冰曾注:郄中,委中也。而在临床上,遇到这类腰痛,针刺委中也是速效的。可以用虻头的毫针进行挑分间,也可以用锋针刺其瘀。太阳的合穴委中,本来就是个容易藏污纳垢之地。一条那么长的经道由上部走到了这个低洼之处,自然会产生堆积。我们的工作就是清理,使得河道重新通畅。谈到这里,要额外地谈一谈所谓的四总歌诀。四总中谈到,腰背委中求。而后世的针灸教学中,也往往爱教人,腰痛啊,那就刺委中吧。呵呵。但是很多医生,遇到腰痛时,扎了委中,也没屌用。为什么。看内经。看看刺痛论是怎么讲的,现在明白了吧,只有相关于足太阳经脉病变所引起的腰痛,并且在查体诊断中确认了所遇到的问题,确实属于可以刺委中有效再去刺,才是真正懂事的。有的放矢,于是你就是神医啦,哈哈。所以,不要看到腰痛就搞委中,也不要在当自己什么思路也没有的时候,抱着侥幸心理地扎委中试试看。不要这样搞,有报应的,不是说很多针灸师在死的时候,全身穴孔收缩惨然然吗。想到就有点怕。

关于春无见血,这是内经思想中合于四时的理念。现代人不太买这些理念的账了。但是你不买,你就吃亏,吃亏了也不晚,赶紧补买吧。太阳是合肾的,肾之旺是旺于冬,肾水肾水,水于春衰,出了血就容易导致病人虚弱,所以春无见血。但是,往往在临床中,有时也大概会那么出点血,这些不要纠结,一切看当时的需要而定,真的要出那么点血就出,小心地来就是。但一般原则上,从以人为本合于四时的角度出发,还是应该遵守春无见血。最起码是,不要刺完了拔上个大罐子,装上一大碗,然后告诉病人,这是你的毒气,病人啊起来,我有那么多毒。不搞大杀伤,刺这里的目的,是为了给已经壅堵的地方重新实现一个足够的空间,懂得了这个理念,自然清楚,在放掉一点盛满者后即可,经道得到了重新流动的足够空间,自然就可以将原来堆满垃圾的地方自行冲刷带走了。

第二,
第二讲的是关于足少阳的。“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这里是谈到足少阳的腰痛,其表现就是,好像如芒在背,很不很不很不爽,随着痛的逐渐加重,病人就会出现腰背不能曲伸俯仰,甚至也难以左右侧转左右回顾。你要是在他背后叫他一身,他半天才能转得过身来,呵呵,要是钱掉到了地上,他就得艰难地才能捡得起来。穿袜子都困难。麻烦啊。为什么足少阳的问题会搞成这样。原因在于足少阳脉自头下颈,由胸膈循胁里,下髀厌出膝外廉下,抵绝骨之端,所以当发生腰痛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至于如针刺皮中循循然者,这是经气郁冲的缘故。再者,少阳为枢,如果从纵向线看,就像门的门枢,如果从横向线看,那么就如同书的书脊,总之,是起到一个具有转动功能与作用的。所以,足少阳腰痛的问题,他就牛比不起来了,连系鞋带都很笨拙痛苦。所以,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走路摇摆不定的情况。有时患者来诊时,可以一望而知,心中了然该怎么来处理眼前的患者了。能够做到望而知之,真是应该努力的方向。那么搞哪里呢,就可以让他好起来。

“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出血。”搞成骨之端。成骨是哪里。“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这个大概的模糊的位置,导致了后世关于刺成骨之端,有两个取点,一是膝阳关,二是阳陵泉。而从临床应用上看,多是取阳陵泉。本身筋会阳陵泉,而足少阳腰痛的状态,又是屈而不伸病在筋,所以取点于阳陵泉往往更加速效。但是有时也会取膝阳关。那到底以什么为标准啊。不要急,其中是有规律可寻的。首先,之前提到刺阳陵泉,这个阳陵泉不要简单地理解为我们日常所惯见的阳陵泉,一定不要死板地理解为腓骨小头旁的那个凹陷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本身穴位就不只仅仅是个点,穴位是开关。而穴在经中,经如水道,四时变动不居,所以穴位本身就不会只是固定在一个点上的。当我们需要针刺阳陵泉时,更多地是应该好好地先观察腓骨小头附近是否有出现结节性压痛,以及不毛之处(相对于腿部的其他区域的体毛而言是否在阳陵泉的部位体毛奇少),以及瘀络、色点晕斑,以及种种的具有临床指征的气血不良反应处。如果是在阳陵泉上一点,下一点,或者偏于其穴的附近有出现明显的指征反应,那么我们就应刺其异常,而不要拘泥于固定穴位。

所以,由此就不难明白了,到底是刺阳陵泉,还是膝阳关,这根本不需要纠结的。总之是在成骨之端,见异则刺之即可。可以用员利针,或者是粗毫针。也可以是锋针。看具体需要。有可能是在阳陵泉,也可能是在膝阳关,在这两者之间也可能。可用之处即是穴,穴在心中诶。心中有,眼里就有,手是眼之延伸者,细细查之细致刺之。精确无误就是这么来的。而前文中之所以提到关于刺成骨之端有两个取点,一膝阳关,二或阳陵泉。这纯粹是我故意的。因为太多的医者习惯于以固定穴位而刺了,就爱守死点。那么就先顺遂这个非常不好习惯,再将其破之,这样彼此都会自然了然了呀。呵呵,哈哈。

而关于夏无出血,和春无见血一样,谓合于四时的观念而出。少阳合肝,肝之旺于春,肝木肝木,衰于夏,炎炎之夏气可令木气休囚,所以嘛,夏出血恐虚,所以所以,夏无出血。这里也和春无见血一样,一切看当时的需要而定,真的要出那么点血就出,不是当真需要,就应该遵守条则。

第三,
谈到足阳明了。“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
关于这条经脉受病所引起的腰痛问题,表现就是病人他是有点转动回顾困难的,出现项强,硬是要转头看东西,就会容易出现眼花缭乱的情景,还可能见到自己的一些幻觉,甚至说自己看见鬼怪,妄见则妄语,生理影响心理,他就会出现忧郁、压抑、愤懑,忧伤总是一种容易传染他人的情绪。身边的人都会烦他。于是他就更忧郁、压抑、愤懑了。如果他刚好是一个艺术家或是作家,可能他会因此搞出点作品来。但普通人,遇到这种状况,就只能苦逼逼的,眼睁睁地看着大家嫌弃他。所以,懂得解救之道的人遇到,就赶紧出手相救吧。

在谈到帮助前,再谈一个问题,为什么阳明的腰痛会导致这样的状况出来。如果一个患上了足阳明腰痛的人恰好遇到了一个糊涂医生,那么最后被诊断为臆想病,以及精神病都是有可能。那么如果真的这样,这个病人就真的惨了。而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又不是没有。所以才要谈一下,为什么足阳明的腰痛那么好玩。这里得先看足阳明的循行之路径,它其中的一段路径直接反映出了为什么会出现眼花缭乱与志悲。我们可以结合内经所描述的来看:“阳明之脉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所以,很明显地了,其经脉是路过锁骨窝处的缺盆的,其处有胸锁乳突肌,其肌上部又与乳突与项下以及颞部连带,也关联到了斜方肌,这些部位如果出现了异常,多迷诺骨牌效应自然祸及了颈项的转动功能。这里提到了一些解剖部位,纯粹是为更直观地展现出关于足阳明经所产生出的回顾转动障碍的原因,继而影响到头部供血,迫害到视见。谈解剖部位,完全就是一个方便法。以有形状论之,有可能更方便现代的人更好地去理解病因。恩。这就是为什么足阳明的问题会导致不可以顾。

再就是涉及到转动功能的,都可以以枢不利并观之。所以这里还要涉及到少阳的。阳明之痛,内中还包含了少阳之肝气不足。所以,实质上关于足阳明腰痛,往往涉及到两或三条经的经脉逆乱。关于顾如有见者,善悲。这是因为经气逆厥导致。但凡易悲者,其肝则虚,肝气实之人多怒,虚者则悲观。少阳之不足,又传于阳明,所以大家一起捣乱。

怎么帮助他。“刺阳明于(骨行)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骨行)字,一个骨字加个行,输入法中实在打不出这个字,所以姑且这样写先。念héng。王冰曾注:(骨行)前即足三里也。而关于三痏,向来解读莫衷一是。有作灸的次数解读,有作刺的次数解读,还有的作取点部位的数量的解读等。依据实际的临床经验,以及结合内经的相关经文,比如《素问·缪刺第六十三》中的“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六痏……”,这些就可以知道,将痏单纯地解读为刺的次数,或者灸的次数,也就是说,在同一个穴位同时扎上十五十六次,都是有点说不通的。但是一次刺十五个点,不是不可以。另外,也可以通过《灵枢》中的一些语句比如:“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这里的外侧指少泽、关冲、商阳,内侧指少商、中冲、少冲。所以,(骨行)前三痏,这个“痏”是指部位解。是以足三里为主,“上下和之”指的是上下巨虚。刺好,灸好,看需要。但内经实际上还是以针为主的,主谈针,从临床上讲,也多是以刺为佳。何况本身内经中的九针就是大咖,我们自然是以使善利之内经九针为主。但凡事没有绝对,保持客观精神即好。而为什么需要三痏,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和于术数”。是和月生死数有关的。

因为谈到内经,谈到中医,就不能脱离五行,更不能抛离河图、洛书。

插进来简单地谈谈术数的问题。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毕竟这一篇谈到的是治病,不是专论术数。有机会谈到中医与术数的具体问题时再去谈吧。
数字与五行的对应数理关系:

1先天八卦数属金,后天五行数属水;
2先天八卦数属金,后天五行数属火;
3先天八卦数属火,后天五行数属木;
4先天八卦数属木,后天五行数属金;
5先天八卦数属木,后天五行数属土;
6先天八卦数属水,后天五行数属水;
7先天八卦数属土,后天五行数属木;
8先天八卦数属土;后天五行数属木;
9先天八卦数属金,后天五行数属金。

而阳明为土,需火生,故而三痏。这些简单提到的术数知识在以下相关的于何经该几痏,都是有直接的内在意义的。但这里还是要强调的是,这三个穴和前文所提到阳陵泉一样,不是绝对固定的点。主要还是要循叩按切等方法,先在这个相关区域找到最显著处,有的人有非常明显的白点,或者是黑络,类似如此的点,然后就干掉它们吧。由此,你就挽救了一个有可能会被诊断为精神病的苦难者了。真是有功德噢,所以,不看内经怎么行。再说了,有人说内经是武侠小说,想想也不是讲不通的,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就是侠客的精神吗。

最后,关于秋无见血。阳明合于脾,《素问·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有论,脾主长夏。而脾土脾土,土衰于秋,因为秋为金之气旺,而耗泄土之气而致休囚。所以,出血恐虚。所以,秋无见血。和前面谈到的出血不出血一样,我们不要随意违反,若是需要,就干,但就是不要随便随意地干出血。

第四,
这一条谈到了足少阴的腰痛问题。其论述中的关于足少阴腰痛的治疗方法,临床上是非常地实用,而且简便简洁的,可谓妙取深疾。用的好,你的同事,你的朋友,你的家人,都会觉得你很棒。甚至可能连一些反对你学中医干中医的人,都会对你投来敬佩眼光,然后海夸你厉害牛逼。你就自己暗自呵呵吧。先扯点无聊的,现在谈正经的。“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也就是说,肾经的腰痛,痛的时候,常常会牵引到脊骨脊柱的里侧内侧之区域,看起来痛在很深的样子,而且这一类腰痛,往往是没有具体痛点的,在病人叙述中,往往会告诉你,医生啊,你问我具体哪里痛,我也具体讲不出,反正就是在这个地方,说着把手一拍,拍在腰和屁股上,这一块都不舒服,好像痛在里面噢,又不是特别痛,就是胀胀木木的。最近的小便也不好,尿频尿急什么的。腿也酸酸软软的有时。而且有可能他还会告诉你,之前在不少地方治疗过,都没搞定,即使暂时好一会儿,很快又痛了。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当医生的自己也不明白怎么回事,那就真的有点不好意思。而且,只要你注意观察,这类病人,往往是坐立不安的,需要间歇性地换坐姿才感到舒服。扭扭捏捏。

少阴为枢。且足少阴肾脉贯脊属肾络膀胱,所以就自然痛引脊内廉。甚至小便也不太好起来。最主要的枢纽往往又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只一味地去抓些表面的症状,噢,痛得比较深,那就深刺吧,或者使劲用力按啊按,用手肘鹰嘴压啊压。啥思路也没有了,医生就上堆理疗器械把你绑起来,或者开堆止痛药给你。病人被搞得越来越惨。最终他失望地离开了你的时候,还不忘记嘟哝一句:呸,又是一个骗子啊。然后叹气,怎么办。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答案在:“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春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关于这个内踝上,按照传统的解读,受到王冰的影响,以及《内经中诰流注图经》论,实指复溜穴。但问题又来了,内踝上二痏,但是这里只有一个复溜,还有另外一个溜呢。这些注解者往往纸上谈兵,脱离实际。而实际上临床上的应用,关键还是在于这个内踝上,和二痏。内踝上固然包含复溜无疑,但为什么要在同一个穴位连刺,如果是按照惯常的穴位是一个固定点的思维来看,在临床中就会有所困惑。但不要忘了,穴位处于经中,经如河水之道随四时变动不居,所以穴无绝对固定点。在临床上,我们可以在复溜附近多多寻找异常点,比如黑络瘀络白点晕斑或结点等,一般来说,确属少阴之痛,此处定有异。分别刺之。二痏,金数助少阴之水生气。所以,现在回过头来看,包括上面的几条经脉的腰痛,在内经原叙中,都是没有提到绝对的具体穴位的,只提大概位置。为什么?就是因为内经本来就在告诉你了这个道理,守的不是死穴,而是在相关区域察其变异。可惜了,可惜什么,你懂的,呵呵。

关于见血问题。春无见血,少阴为水,水于春木则为其泄耗因而休之囚之,本已弱衰于春。所以在治疗足少阴的腰痛时,春天最好还是尽量不要刺血太多,或是不见血,以免气血有伤,不可复也。

第五,
足厥阴,肝经经脉的腰痛问题。“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关键的地方,就在于这个“张弓弩弦”。小时候有没有在公园里玩过射箭。在电视、电影、体育赛事中,有没有见过别人拉弓开弩。好莱坞的古装英雄大制作里很多这样的场景,国产垃圾电视剧里也一堆英雄互射。所以,都是见过张弓弩弦的啦。肝经的腰痛,痛起来人都会变形,变成一个歪屁股,形态丑得要死。即西医上经常讲到的S侧弯腰痛,骨盆侧旋侧摆,有高低肩,长短腿,难迈大步,床上难翻身。类似这种。即软组织医学上谈到的补偿性侧弯腰痛。患者自己都难以理解,平常好好的,怎么突然身体都变形了,还回得去吗。残废啦残废啦,完蛋啦完蛋,所以,患了这个问题的人,怎么不会“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不时地,我会引用一些西医的东西,这个做法纯粹是出于现今的人们的习惯问题,大家好像更容易理解西医的很多病名,对于中医的诊断学以及病机学显得有些难以很好地理解。觉得神叨叨的,看着就头晕。所以先附和一下大家的习惯,接着下来,我就把这些以表面现象作为病症根源的错误做法进行破坏再破坏,使得人们清楚起来,真正的问题在于气血与经络。

为什么足厥阴腰痛会发生“张弓弩弦”。根本原因在于其中的一段足厥阴之脉,自阴股环阴器,抵少腹,其支者,与太阳少阳结于腰踝,下侠脊第三、四骨空中,即中髎与下髎处。也就是骶骨的中下段区域。所以这样的一种循行路线,就可以直观地看出足厥阴环绕着腰中,会影响到髋骨处。所以临床多见骨盆异位,顺而也就牵引了肩胛的高地位出现。市面上如今流行整脊正骨,在骨头上拼命做文章,真是辛苦了。很严重的厥阴腰痛问题,靠这些表面功夫是治不到家的,变形的身体回去又得回来。然后可能还会被影像提示吓坏了,听从手术的安排,谁知道刀完会怎么样,看运气。所以被折腾得已经接近恐惧的病人,肝气本来就弱于是更弱,肝气不能生火,神明心君无主,实则谵,虚则默默。

做医生,就是这样,每天来找到你的人,都是带着病痛来的,没有人会带着快乐啊来找你。病人不会说,我好快乐啊,我来找你帮点忙。呵呵。每天一坐下来,或者电话一响,就是,医生啊,我好痛啊,找你帮帮忙啦。真是麻烦啊,有时想到,做医生,也是蛮痛苦的,专门修理人,修得不好,对方就还会生气。和修理电器的人不一样,修得慢,电器也不敢跳起来骂你几句骗子庸医,或者扬言要搞掉你吧。所以呢,还是要多看书,懂得多点道理,免得一不小心把人治坏了,别人真的把你搞掉那就真的很不值得。又扯远了。因为毕竟这条条辨提到了肝经噢,所以多少会发点牢骚,最近有点累,肝郁有点,所以突然瞎乱扯扯,呵呵。

怎么把一个歪屁股搞正。“刺厥阴之脉,在腨踵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刺之三痏。”要想帮助一个已经痛苦不堪的厥阴腰痛者,搞的是腨踵之间,鱼腹之外。腨踵之间在哪里,在腿肚和足跟之间。而关于鱼腹之外,这里的定位得斟酌一下。历代注内经者,以及近代的一些医家皆将其定在蠡沟。简直有点莫名其妙。分明写着:鱼腹之外。准确地位置应该是在腿外侧,少阳胆经的循行面上。定在了这里,何必要去管是什么具体的穴位呢,“循之累累然,乃刺之”啊,累累然,所谓累累然,前面几条经脉的腰痛所涉及的针刺部位,其实都可以用累累然理解之。这个累累然就是穴,就是心中之穴。是那些异常处,白点、晕斑、无毛地,肤冷处、瘀络、硬结等等等累累然。可以用粗毫针,也可以是员利针,或者小锋针,也可以是镵针。总之看具体需要。刺痛论,从头到尾,涉及到各经腰痛的处治方法中,都没有去提具体的穴位,只提到相关的区域。而后世之人硬是要去细化到具体的固定穴位,这完全就是祖国医学的针灸发展中,畸形的以穴统经思想所带来的恶果。累累然,累累然,可以将这三字铭记在心胸与阿赖耶识中,是临症时的宝贵心法。累累然,累累然,就是气血在经脉上形诸于外的反应点,守住气血变化规律这一要旨,就是守住了治疗一切疾病的基础。

在临床中实际上遇到厥阴腰痛者,往往也就是取其大概足少阳的腨踵之间而刺之取得速效的。并且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或扎同侧,或对侧。气游本循环无端,故而取何侧也无定法。而对于这类腰痛中的谵语多言或心里沉闷者,则三痏。此乃为天三生木,助其生气。对于气血虚弱者还需要用针进行留养。现在,再看看这个蠡沟的注解,确实真是一个历代注经家的臆想产物。论述厥阴之前的足太阳腰痛,足少阳腰痛,足阳明之腰痛,足少阴之腰痛,处治取点处皆位于其本经之上,故而没有太多临床实际经验的注家(注家多是书斋之徒耳),大概就以此而推之,将足厥阴腰痛的处治取点,定在了蠡沟。为什么视“鱼腹之外”而不见,蠡沟昭昭在其内,却一代谬代代谬。

第六,
这里要谈到开篇提到的正经腰痛部分看似所缺失的足太阴部分了。连张景岳都曾认为,刺痛论中关于足太阴的部分,已经脱简了。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脱简呢。后人习惯了用脱简与错印来为自己的潜微不足进行开脱。在刺痛论的篇尾有:“腰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俯仰,刺腰股交者,两髁胂上,左取右,右取左,以月死生为痏数,发针立已。”其实这段论述,就是有关于足太阴脾经腰痛的。

其理由是,如果我们能把《素问·缪刺六十三》中的另一段文字与此对应,则不难明白,其实刺痛论中不存在脱简的问题。这段文字是:“邪客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仰息。”所以吧,《刺腰痛篇》中虽然没有明确性地讲到足太阴的问题,但实际上,已经有相关论述包含了关于足太阴腰痛的问题,以及处治方法。足太阴经脉的病变,所产生的腰痛,患病者会腰痛牵引到少腹部及季胁部,出现伸腰困难。扎哪里有效果呢,就是在“腰股交者,两髁胂上”,如果硬要用穴位来明确表达的话,那么就是在腰骶部的下髎,这个腰和臀相互交接的地方。为什么是扎在这个位置,腰股相交之处,实际上是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阳三脉发生互相交结的区域。两髁胂上,指的就是夹脊再往外一点那个地方,都知道的,在腰骶那个地方,有八髎。古人称之为四骨空。左右各四,则八者。而四骨空,只有下髎,正好是正当太阴厥阴少阳三脉交结的关键点。关于刺法,是“左取右,右取左”,采用缪刺。从临床的经验上讲,这个地方,可以采用员利针进行挤刺,挤到孔中,恢刺挤松孔周之筋。

不过还是要补充的是,还是那样,扎是扎所谓的下髎,但请别忘记了,主要是在“两髁胂上”。在这些地方有一些狡猾者正在伏藏,等待有心者与之较量。找到它们,你就赢了,游戏结束。但是有些时候,也并非那么简单。尤其是当下之社会,人身之体质,杂杂然。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在除了良好地熟练地运用《刺腰痛篇》外,有时还需要结合整体,有时不会仅仅只是单纯的一经之腰痛的,往往有诸多混合。在这个时候,调节气血,辨认经脉,寻找开关,去除苛敌的方法就需要更加周密仔细了。沉心庙算,为的是发针立已。但总的来说,一定得清晰的是,六经腰痛处治方法中的取点,实际上也就是取开关,目的是为了打开气血的通路,这个才是根本的目的。而绝对不是所谓的奇穴。很担心会有人将六经腰痛的选点当作了奇穴而大肆渲染。从眼下疼痛疾病的普遍,以及浑杂而言,加强对于《内经》所记载的有关腰痛及其他病症的论述内容的挖掘与整理,实在是有巨大的实际意义。黄帝已经远去了,我们也应该真的得站得起来。对于医者来说,心力之气凝而为神,以精微感触锻而为针,实际上,针不过为自己的心神之端,《刺腰痛篇》是治疗一切腰痛的理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心神之端也是近视散光的。关于大概的,正经的六经腰痛的条辨,也就大概是这样的吧。

2015,9,10 于一芥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