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时,读苏轼 | 越是艰难,越要努力生存

 古建安 2020-04-16

越是艰难,越要努力生存 来自十点读书 11:20
文 | 利多卡因 · 主播 | 林静

十点读书邀约作者

庚子年的开端,异常艰难。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许多人宁静的生活。

大家在焦虑和恐慌的侵袭下变得提心吊胆,惴惴不安。

这世界从未如我们想象的那般安定,随时面临动荡与坎坷。

然而,人生没有永远的绝境,只有面对绝境绝望的人。

如何在艰难的岁月里安度此生?

苏轼给了我们满分的回答。

他少年成名,青年得意,接着不到十年的时间,分别经历丧母、失妻、逝父,而后入狱,一贬再贬。

从皇城到荒地,从炎热到酷寒,半世飘零,一生坎坷。

但无论人生多么艰难,环境多么糟糕,他都能随遇而安,坦然处之。

身在井隅,心向星光;笔下有诗,自在远方。

在最低的境遇中,活出了最高的境界。

以“达”字处世

苏轼是彻底的乐天派。

一生颠沛流离,数次被贬,但他从没有被不公的命运打垮,反而用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用一份超然的气度和旷达的胸襟,乐观豁达的看待问题。

哪怕在那些最危险、最艰难、最困顿的日子里,苏轼都能笑出声来。

在偏远的黄州,他出去游玩,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淋成落汤鸡,却毫不在意,洒脱写下“一蓑烟雨任平生”。

被贬到荒无人烟的惠州,他反而庆幸自己能天天吃到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漂泊半生,他不仅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生活的希望,反而一次又一次从悲伤中走了出来,呐喊出千古名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每次生活给他迎头一棒,将他打入命运的谷底时,他总是笑呵呵地拍拍身上的尘土,又继续向上攀登。

没有吃的,他自己做;没有住的,他自已建;没有喝的,他自已酿。

吃成了美食家,修成了建筑家,写成了书法家,用乐观、豁达、坚守的态度让自己痛苦的人生变得熠熠生辉。

因为他从不怨天尤人,而是接受命运。

这种态度,成就了苏轼的伟大和不朽,也使他成为笑到最后的人。

我们说,人生在世,哪有一帆风顺?

一帆风顺只是美好的祝愿而已,人生总得学会在风雨中摸爬滚打。

当你暂时找不到工作、失恋、或者遭受批评时,不要自怨自艾,去哀叹命运不公。

所有的失意,不过是一个又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你高兴它存在,难过它也在。

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因为上天不可能让我们一切都失去。

用乐观的心态来对待人生的低潮,在逆境中学会自得其乐。

豁达,就是你面对人生风雨的良药。

以“淡”字修身

元丰七年,距离苏轼被贬谪黄州已经过去四年。

又是一个冬末春初,细雨斜风的山中有淡烟疏柳烟雾蒙蒙,清浅的河水,沿着淮河一直迷漫着迤俪向前。

这样的美景中,苏轼和好友游完了南山,在一间农户家中歇息,喝着一杯淡淡的清茶,吃着山间新长出的野菜。

他写下了那句著名的:“人间有味是清欢。”

什么是“清欢”?。

清者,淡也。清欢,就是清淡的欢愉。

远离官场争斗,远离人心算计,远离尔虞我诈,远离声色犬马。

走进自然,感受农家素朴的清茶淡饭生活。

在弱水三千的人世繁华中,独饮属于自己的一瓢,享受平淡生活里静水流深的快乐。

这就是“清欢”。

年轻的时候,我们有太多的欲望,渴望繁华富丽,追求鲜花掌声。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肯停止疾驰的步伐。

那时候,酒要最烈,爱要最浓,抗拒平淡无味的生活,总希望自己可以轰轰烈烈地过上一生。

但是,当我们尝遍人生的酸甜苦辣,你会发现,平平淡淡才是真。

烟花易逝,彩云易散,一切曾经绚烂到极致的东西,最终都将归于平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红尘滚滚的炎凉世事中,只有放下欲望,才能品味出“人间有味是清欢”。

汪曾祺先生说:“淡,是最浓的人生滋味”。

这种淡,不是不思进取,也不是无所追求,而是千帆过尽的平和,是洒脱物外的超然,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对待生活与人生。

拥有了一份平淡,就拥有了人生的平和与宁静。

就像海浪过后那一片淡淡的宁静,或者静谧大自然中那一声淡淡的鸟啼,亦或是雨过天晴后天空那一抹淡淡的彩虹。

《淮南子》上写:“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尝尽人间百味,还是清淡最美;看过人生繁华,还是平淡最真。

一蔬一饭,一朝一夕,越平淡的东西,越珍贵。

以“安”字养心

苏轼的好友王巩,曾因他的乌台诗案受牵连,被贬于岭南一个偏远之地。

送别之时,他感到很愧疚,王巩却反过来安慰他,聊养生之道,还说这是在修行。

几年后,王巩回来,苏轼请他喝酒,谈起岭南风土人情时,王巩旁边的一个歌女答道:“不管在哪,只要心里觉得安定,就可以当做是家了。”

苏轼心里大为感动,写下那句著名的——此心安处是吾乡。

仔细去看苏轼的一生,远离故乡,四处漂泊,但去读他的诗文,又仿佛生活里尽是逍遥。

为什么?

其实不过“心安”二字。

尘世纷扰,充满着未知与不确定,心安,就是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乐观。

苏轼不论面对多么艰难的处境,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安然,所以他对未来才有着“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乐观。

心宽了,世界才不狭隘。心安了,人生才会平和。

记得金庸老先生笔下的鸠摩智也曾说:“世外闲人,岂再为这等俗事萦怀?老衲今后行无止定,随遇而安,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

我们不能决定人生的走势,却能决定自己用何种心态,去过完这充满遗憾的一生。

也许夜深人静,你客居他乡,会觉得悲从中来,无法入眠。

又或许你独自打拼,看着街头车流滚滚,想到自己孤身一人,倍觉孤单。

三毛曾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去到哪里都是流浪。”

很多时候,因为心里乱了,我们就不容易发现身边的美好和幸福,也更容易觉得悲伤。

心若不安,生活便不稳。

只有心安性定的人,才能充分享受平和简静的潇洒和从容。

人生本无常,心安即归处。

水到绝境是飞瀑,人到绝路是转机。

眼下的不顺,不过是人生长路上的一场风雨,我们应当有苏轼那种“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与豁达,去勇敢面对各种风雨的洗礼。

怕什么挫折无边,与其在泥泞中自暴自弃,不如在阴沟里仰望星空。

人活一世,最要紧的便是坦然迎接那些不愉快,在豁达与乐观里,发现生活的真谛。

越是艰难处,越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

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