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 / one 山杨树 [美]雷蒙德·卡佛 翻译/舒丹丹 -关于作者- 雷蒙德·卡佛(RaymondCarver)(1938—1988),“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小说家”和小说界“简约主义”的大师,是“继海明威之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作家”。《伦敦时报》在他去世后称他为“美国的契诃夫”。美国文坛上罕见的“艰难时世”的观察者和表达者,并被誉为“新小说”创始者。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北岛的《波兰来客》 工作后,几乎不使用QQ了,但是在心情烦躁的时候,我喜欢打开空间,看看大家都在记录些什么,比起朋友圈的繁杂和体面,QQ空间似乎还保留着一份不需要被太多人知晓的少年气。 看到一个学长发的说说,文字是:“星河在上,波光在下”,配图是一些杂志、设计图,下面有人评论:你还是那么文艺吗?,以及一个笑哭的表情。 你还是那么文艺吗? 问出这句话的人是想知道什么呢?工作多年,你还在坚持着喜欢且无意义的事情吗?为什么呢?是没有承受过生活的打击?还是你依然有一腔直面挫败的勇敢呢? 我不知道那个学长现在在过什么样的生活,也许这只是一个被解读过度的说说。但我知道,始终有这样的人存在:和诗中的年轻人一样,住在简单的出租屋里,无人陪伴,无人了解,每日涂涂写写,兢兢业业于他所热爱的追求。 与世间的大多数人一样,他生活在一地鸡毛里,为一日三餐,为人情世故花费心思。但是,他还是在泥淖里清理出一块清净的方所,用以侍奉他的“文学和音乐”,他的“骑士”和“辉煌”,那是他年少的梦想,是不悔的追逐,是超越现实禁锢的精神向往,是我们都曾拥有,又不小心迷失的少年意气。 我过着昼夜懵懂如梦的日子,
生活是一张网,有的人被网罗其中,不知日月,也乐得安稳;有的人自觉束缚,又找不到出口,彷徨不得已;只有少部分人,他们不为眼前的困惑所羁绊,心中始终有明确的目标,有虽历经万险也誓必完成的追逐。 像诗人所说:“我爱他的勇敢。”是敢于直面迎击生活的勇敢,是即使梦想无法照进现实,依旧奋不顾身的勇敢,他可能得偿所愿,也可能一生潦倒,但我爱他的勇敢。 想起很久之前写过的一首诗,写了一个胆小鬼,但希望我们都不是这样的人。 为什么总是分享卡佛呢? 大概是他写出很多我想过但说不清楚的瞬间吧。 文/陈小星 △ 你可能错过的,[卡佛专集] 你我不曾相遇 我们读过同一首诗 诗歌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