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后来竟然成了奢华铺张的人

 爱读书的二小姐 2020-04-18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流传千古,教会大家珍惜粮食的古诗,想必大家小学的时候就会背诵了吧。

当时,诗人李绅目睹了农民辛苦劳作,产生了强大的同情和怜悯之情,就写下了这首诗。李绅也因此登上唐朝诗坛,被我们所熟知。

可是,这个李绅后来却没有保持自己淳朴的本性,不但没有节约粮食,反而成了反面代表。

其实开始步入仕途,李绅还是蛮有理想的。有个夏天,他回祖籍安徽亳州访友,刚好遇到一个同年中进士的朋友,于是,两个同窗好友就一起在亳州游玩。

正好,亳州有个旅游景点,叫“观稼台”,相传是曹操实行屯田制时,为观看军士们种田的一个地方。

游览古迹难免有感而发,而此时正值农时,眼看着炎炎夏日,农夫们辛勤劳作,李绅不禁吟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

看来当时,李绅还是有体察劳动者的恻隐之心的。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诗人,在权势和富贵的熏陶下,却从心怀济世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据记载,李绅发迹之后为官酷暴,甚至导致管辖之地的很多百姓,都逃到其他地方去了。可李绅却满不在乎,不检视自己的行为。

在生活上,李绅也是奢华讲大排场。据说,他当司空的时候,听说刘禹锡被免掉苏州刺史,就请刘禹锡吃了一顿饭。

吃饭的时候,刘禹锡看见饭桌上满是山珍海味,吃饭的时候,还有打扮得很艳丽的歌女为他们唱流行歌曲助兴,非常惊讶,心中默默想到,这生活多奢侈啊,一顿饭要浪费多少钱呢?

于是,刘禹锡当场就写了一首诗: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这也就是成语“司空见惯”的由来。看起来,刘禹锡对李绅这么铺张浪费的生活也是看不下去了。

然而,此时的李绅被骄傲蒙蔽了双眼,感觉这样的生活是件很平常的事。他对刘禹锡的婉劝浑然不知,还以为是刘禹锡喜欢这个歌女,就把这名歌女送给了刘禹锡。

如此没眼力的李绅,估计在官场上也不会多有建树。果然,不久后他卷入了李德裕和牛僧孺的争斗中,李党失势,李绅被贬广东,后来李德裕被重新启用,李绅才重新复出为官。

不过在晚年的时候,有一个“吴湘案”,成为了李绅人生最大的污点。当时有人跟李绅说,你手底下的那个官员吴湘,贪污公款,强抢民女。李绅一听,不分缘由直接判了吴湘死刑。

最后朝廷细查,却发现这是李绅为报李德裕之恩,挟私报复吴湘罗织罪名。为什么?因为吴湘叔父得罪过李德裕的父亲,仅此而已。

李绅如此草菅人命,只为向李德裕献媚,这当然要受到惩罚。但鉴于当时,李绅已经挂了,所以根据法律只能夺去他的爵位,让他子孙不得做官,作为惩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