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辰光的快乐,侬还记得伐?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20-04-18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网络的世界,大脑每天都感觉被一堆数字充斥着,好像很少有真正放松的时候,侬还记得小辰光没有手机电脑的日子,是怎么度过的吗?

小辰光的老虎灶

六月的上海,是黄梅天气,骑脚踏车出门,姆妈总要叮嘱小囡带上雨披,口袋里藏着两角洋钿,带着热水瓶去老虎灶打水,还要一直摸着那两角洋钿,生怕丢了被姆妈骂。

上海人的记忆里,每天清晨四五点钟,老虎灶就开门烧水了,很多也都是几代传下来的百年“家族生意”。一过五点,就陆续有人拿着热水瓶去老虎灶泡开水,最早时候泡一热水瓶水只要一分钱,一铜吊水也不过三分钱。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大多数家庭烧个热水也不方便,老虎灶无疑是雪中送炭的伙伴了。

单靠泡水利润太薄,所以多数老虎灶还兼有茶室功能,所以这里也成了很多老年人休闲聚集的地方,想当年一起在热气朝天的老虎灶旁喝喝茶,聊聊天,一张桌子挤满人,谈谈山海经,会会老朋友,留下了许多温馨的回忆。

现在,随着时代的变迁、煤气的普及、旧城乡的改造和居民住宅的大规模建造,这样的生活场景已相当罕见。

小辰光的美味

“秋风起,蟹脚痒”,中秋节前后,大闸蟹开始上市,这时候,上海人的嗓子眼也跟着痒,秋冬季,如果不吃上几次大闸蟹,那十有八九你就不是个正宗上海人。

老早个上海小囡只能啃啃蟹脚,等姆妈切好生姜拌好醋,用蟹脚蘸蘸伊,就是童年最好的味道。

老底子的上海人吃大闸蟹讲究的是缓慢精致的享受,过去听朋友转述过一个笑话:

京浦路刚通车的时候,从上海坐沪宁线到南京,再坐轮渡至浦口转京浦路到北京,大约需要40多个小时,有个上海人从上海上车开始就着花雕酒剥大闸蟹,剥一只蟹腿,抿一口花雕,居然车到北京前门火车站,只是吃掉两只蟹螯和八只蟹腿,连螃蟹盖子还没有打开。

对于嗜蟹如命的上海人来说,最恨的莫过于蟹之甲壳。于是,聪明又讲究精致的上海人学会了一套优雅的食蟹之术,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蟹八件”。

“蟹八件”共有锤、镦、钳、铲、匙、叉、刮、针八件,分别有垫、敲、劈、叉、剪、夹、剔、盛等功能。据说,用蟹八件吃掉的大闸蟹壳甚至可以还原成一个完整的螃蟹形状。

螃蟹性寒,吃蟹时最好配上姜醋,不仅去腥祛寒,更能增香提香。要是再饮上一壶菊花酒或是花雕酒,那你就是吃螃蟹中的行家啦。

小辰光的新年

小辰光大年夜夜里,会跟着姆妈去玉佛寺上香,虽然玉佛寺只有百十年的历史,却是沪上名刹,不仅闻名于海内外,还被列为上海旅游的十大景点之一。

回家以后一家人通宵搓搓麻将迎来新年的第一天。

上海麻将,不玩、不打、不耍,讲究“搓”,搓,包含着一种衣食无忧闲来消遣的泰然与文雅,像一杯龙井茶或一盏咖啡,可以细细地、慢慢地磨掉时光。

弄堂里小家庭的主妇们忙完了早饭和午饭便准时凑到一起,几位牌友当然是老邻居或多年的老搭档,麻将桌上就是一个经年磨合的、既定的小圈子,开局的时间是无需相催的。

小局儿一般就选择在几位太太中最宽敞的、环境最好的一家,牌桌边的收音机里可以有金嗓子的小曲传来,手边可以有热茶,两圈牌下来倦了,也许会有佣人张罗一碗红豆汤给你品尝。

小朋友们则约好到楼下头放炮仗去,心里想今年伐晓得好拿多少压岁钿。

小辰光个压岁钿一般都要交给父母保管,给100元的绝对是大户了。

小辰光谈朋友

过去谈朋友,常去外滩走走,那时候“情人墙”的一对对也是道好风景,外滩的“情人墙”也成了这个城市最浪漫的记忆。

老上海人约会跟小年轻不同,通常一周前定好时间,而且必须得到女方家长的首肯,来回包接包送,午夜十二点前将姑娘送回家。

出门前整理好自我形象,登门接对象时带件小礼物送未来丈母娘,不必太贵重,会让亲家觉得乱花钱,但东西要上品,不能是打折的商品。


现在的小年轻谈恋爱手牵手在甜爱路轧马路,老上海人谈恋爱的时候,彼此感情还处在青涩的一层纸还未捅破之时,就带姑娘逛城隍庙轧闹猛,拿出毅力排队买南翔小笼包给姑娘吃,基本上吃的开心,事情也就稳扎了。

约会完就要吃饭啦,口袋钱包充裕的,一般会挑像和平饭店这样上档次的饭店共聚晚餐,约会主要吃环境、吃档次、吃情调,地点定的太随意,环境很嘈杂,脸上也没面子呀!


老上海谈朋友,最多也只是看看电影吃吃饭,看似比我们小年轻的感情少了份浪漫,但多了份独有的稳重,值得我们学习哟。

小辰光的“奢侈品”

夏天到大光明电影院去孵冷气,带好毛巾毯,防止打喷嚏,大光明电影院也承载了好几代上海人的记忆。

大光明电影院是上海老字号,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享有“远东第一影院”的美誉,曾是中国第一家宽银幕电影院,第一家立体声电影院,第一家四星级电影院。


当时京剧大师梅兰芳都亲自为大光明电影院的开张剪彩,这里也被称为电影的“皇宫”。


当时《申报》曾这样评价:“大光明戏院的建筑,不但美观,而且还可以使人愉快,所有的一切装饰、布置都是摩登的物品,到了晚上,我们如果走到戏院里去,别的觉不得什么,只感到有一个深刻的印象,留在脑际,一所高达一百二十尺的巨厦,矗立在街市的中间,地平线的上面,一个路标,一个灯塔,和几盏标灯,领你走进了这上海的电影的皇宫。”


大光明,见证了老上海的流金岁月,也见证了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作为老上海的文化地标,对上海形成中西交融、海纳百川的城市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跑出来就看到对面个肯德基,跟大人讲我不吃只想进去小个便,姆妈看出我的小心思,就买个小食带回家犒劳我。


每趟走过红房子西餐厅,馋唾水总归是落了嗒嗒滴,小辰光勒红房子吃西餐是老“高级”个事体,大概只有考着了第一名,爸爸妈妈才舍得带我去。

小辰光的快乐源泉

那时候买台14寸电视机,搞不懂电视机前头为啥要摆只放大镜,屏幕高头有雪花,就拿天线转转伊,要是图像没了只好拿电视机敲两记,14寸的金星电视机,是儿时的经典记忆!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中国女排那段就形象地还原了这历史。

那时候美影厂额动画片感动了多少小囡,小辰光等《西岳奇童》下集等了几十年,再大点就盯牢《排球女将》还有《西游记》,一个暑假下来,只好去配眼镜。

除了看电视,小辰光还去学校门口买磁带,那时候听过个磁带,打口碟……侬还有伐?


印象里,妈妈一直在织绒线,要么就是我陪妈妈拆绒线让伊开心,那时候买一台子菜用不着一块洋钿,回家路上吃个盐水棒冰,除此之外,三色杯、娃娃雪糕、冰砖,都是阿拉夏天最欢喜吃个冷饮。





如今上海成国际化大都市,但阿拉上海宁依然把四大金刚当早饭永远吃不厌,要是屋里厢有亲眷到上海住两天,不带他们吃名贵西餐,总要带伊去吃吃喷喷香个小笼生煎。

生活在上海,几辈子都不会觉得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