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VNRT 消融不会做?3 大要点需掌握

 昵称30265258 2020-04-18

一、术前准备


1. 病史及临床资料(可以提供患者疾病发作的特点及发病时间等信息,如突发突止则高度怀疑室上速)、心电图资料(可分辨 QRS 波宽窄、在 II、III、aVF 等 P 波较明显导联判断有无逆行 P 波等)、心脏超声等。

2. 电生理检查导管的放置:

  • CS 电极;

  • 右心室电极;

  • His 电极:很多地方 His 电极不放,但个人还是建议放上,可以提供房室关系等诊断及鉴别诊断信息;

  • 高右房电极(可选,大多不放置)。


3. 此外,可用一些药物诱发心律失常,比如室上速受情绪影响比较大,当判断困难时,可用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诱发。


二、消融技巧


1. 准确识别 Koch 三角 —— AVNRT 消融中很重要的解剖结构,致密房室结通常位于此区域内。


2. 标记 His:如下图,术中可注意留意 His 的部位,消融的部位比 His 部位稍微低一些。


三维影像如下:需注意 His 不是一个点,它是一个范围。


3. 在消融过程中如何寻找消融的位点或者靶点?影像解剖及腔内电图相结合的慢径区域定位


冠状窦口画一条横线、His 部位再画一条横线,将两条横线之间的距离分成三份,消融的部位从下 1/3 开始,如果没有效果,导管可以继续向上抬高,但最好不要超过中上 2/3 的交界处。

腔内电图也可反应导管位置,如下,A 波较小,后面 V 波较大,可判断导管位于三尖瓣环靠近心室侧


通常选取 Koch 三角下 1/3 的部位,顺时针旋转导管,观察 A/V 波的比例,如果 A 波比较小,在 V 波的 1/4 以下,或者 A 波比较「碎」的地方一般认为是较好的治疗靶点。

4. 导管操作技巧

  • 导管打弯约 90~120°,逆时针旋转进入右心室;

  • 轻微顺时针旋转导管并回撤导管至消融导管远端电极电位 A:V 约 1:3~4,且 A 波有碎裂成分;

  • 结合 X 线或三维影像确认导管位于慢径区域

  • 导管运动方向与 AV 的关系:

    前送:近心室,V 变大;

    后撤:近心房,A 变大;

    顺时针:贴近间隔(A 变大);

    逆时针:离开间隔(A 变小)。


5. 导管消融细节

  • 功率 30~35 瓦;

  • 温控模式 50~55 ℃;

  • 导管可选蓝把加硬大头(二维)、4 mm 非冷盐水灌注橘把磁定位大头(三维),或使用冷盐水灌注大头 (2 ml/min 灌注)行 AVNRT 消融;

  • 建议窦律下消融:导管相对稳定、可以实时监测 AH(AV)间期、容易发现交界性心律及 VA 逆传阻滞;


  • 建议第一次出现交界心律时停止消融,看下导管位置有无变动;




三、辅助工具使用


1. 使用长鞘(Swartz 鞘或可调弯鞘):增加导管与组织的贴靠力、限制导管大幅度运动并可能提高消融成功率。


2. 三维系统指导下 AVNRT 消融



AVNRT 消融细节总结:

1. 标记 His;
2. 确定慢径区域;
3. 窦律下消融;
4. 第一次出现交界心律时停止消融,确定导管位置;
5. 出现 VA 逆传阻滞时停止消融;
6. X 线或三维图像监测导管实时运动;
7. 实时监测 AH(AV)。



文中插图来源:作者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