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质疑,成就读书的高境界

 泉城贤人 2020-04-19
质疑,成就读书的高境界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同时提倡,“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以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其实,从读书的本源意义上说,读书就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质疑的过程,一个不断减少提问、减少质疑的过程。

一本书,表达的只是作者个人的见解,更何况,还会受到时代背景及其自我个性、知识视野、人生阅历、素质修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大到观点立意,中到结构表达,小到遣词造句,多少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憾。这就要求读者“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切不可囫囵吞枣,没有自己的主见,这样既是对读书的不敬,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对此,朱熹说得好:“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国学大师黄侃读书爱圈点,其中《说文解字》读了5次,圈点了5次;《昭明文选》圈点数十遍,《汉书》《新唐书》等书圈点3遍;100册、700卷《清史稿》,他从头至尾,一卷一卷地详加圈点,决不跳脱。这圈点的过程,何以不是其不断提问、不断质疑而令“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的过程?而今,有许多人读书,总觉得书中的内容自己都懂,因而,便以悦读为借口,单纯追求读书的速度和数量。附庸风雅、浅尝辄止,如此读书,效果可想而知。

质疑,成就读书的高境界

学会质疑,既要学会动脑又要学会动手。竺可桢先生主编了《物候学》,其中引用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可有一次在查阅古籍的过程中,他读了唐代诗人钱起《赠阙下裴舍人》中的两句“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觉得诗中的时物不相符,为此,他查找气候资料,证实黄鹂每年于4月才飞抵黄河中下游流域,而农历二月的长安是不会有这种鸟的。如此,那么钱起为何将黄鹂北迁提前了呢?继续查证,发现导致这一错误的原因在于《礼记?月令》“仲春仓庚鸣”的备注中误将“仓庚”作“黄鹂”了,难怪,钱起读之信之了。竺可桢先生如此手脑并用而且善于质疑的精神,自是值得后辈读书人学习借鉴的。

如果说,质疑是读书者必备的一种能力的话,那么,学会质疑并养成质疑的习惯,要义在于做一个博雅的读书人。也就是说,要多读书、读好书,一旦知识积累多了,视野开阔了,就容易对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实上,许多知识都有着纵横关联,只有打通其关节,方能相得益彰;让其互为逻辑,一些深奥的道理才能迎刃而解,一些被质疑的知识节点也随之被理解掌握。

懂得质疑、学会质疑、升华质疑,关键还得培养自我探索精神,真正做到敢于和善于用新眼光观察问题,从新角度提出问题,用新思路分析问题,用新办法解决问题。如此读书,读书如此,才能更好地驾驭读书、自主读书。诚如明代教育家陈献章所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有了质疑以及质疑后的探寻,读书方能读到一定的深度和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