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试玉(176)|嘉宾【杨成虎 李晓刚 孟祥荣】

 小楼听雨诗刊 2020-04-19

  



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2020年第十五期,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 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

*

咏 絮
董红霞(河北)
四月杨花漫碧霄,戏云踏水性招摇。
儿童追捧连连问,下雪因何往上飘。

李晓刚评:想象丰富,构思精妙,语句顺畅。“戏云踏水”句好。

杨成虎评:此诗末句“下雪因何往上飘”写得天真活泼,翻新晋代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堪与宋代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并读。



小五台赏梅
王晓丽(山西)
山门初见客,梅绽满园春。
疏影横斜发,烟霞次第新。
潭空红映面,蝶吻露沾津。
自古曾遗寺,馨香更醉人。

李晓刚评:
对仗工整,自然流畅。颈联再宕开,收束再琢磨。

半隐庐评:
梅颇为人所爱,吟梅诗亦成千上万,故今人吟梅者,难出新意。此诗虽不见大佳,然尚属完整。中二联略可读。首尾稍有不足,至结尚不见人,憾甚。



黛黉桥
朱君特(泰州) 
春雨何人识,猩红惹暗香。
过桥人似画,伞小湿云裳。

李晓刚评:后二句描绘如画;前二句可再雕琢。
 
杨成虎评:此诗原题作《过黛黉桥》,发表在这里改作《黛黉桥》,实际写的是雨中过桥人。全诗清新雅丽,值得细细品味,而末句更是动人,“伞小湿云裳”。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镜头,把对春光、对石桥、对伊人的喜爱,用灵动而又自然的文字(“小”、“湿”、“云裳”)表达了出来。这里的“小”字也堪与宋代张炎《南浦·春水》的“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的名句相提并论;而“湿”字也堪与宋代僧志南《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的名句同年而语;“云裳”则似来自唐代李白《清平调》的“云想衣裳花想容”,能引发人们对姑娘的艳丽想象。此诗的章法也很巧妙。首句以“春雨”起兴,以“何人识”的活句来引发读者的兴趣。原来引起读者来赏识的是如春花般美丽的姑娘,这就发展到第二句的“承”。如果说春花之景是静态的,那么美丽的姑娘则是流动的风景,你看她穿着“猩红惹暗香”的衣裳(宋代陆游《花下小酌》写海棠花就用了“猩红”:“柳色初深燕子回,猩红千点海棠开”)。瞧,她正走上桥来,一瞬间把这条垂虹般的拱桥装点得更加美丽(黛黉桥在扬州大学黛黉苑),故有转句“过桥人似画”,一幅动静得宜相互映衬富有生活气息的春景。首句“春雨”与末句“湿”更是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植小松绝句二首(其二)
杨新跃(湖南)
卌年夜雨剧伤人,老对草堂鳞甲身。
同种知非封禅树,也为野客蔽风尘。

杨成虎评:此诗别有新意,写出了诗人特有的生活感慨,表现了苍松的高姿雅态,作为诗人的寄托。第二句借用唐代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的“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创立了饱经风霜的伟岸的苍松意象,第三句则反用了秦始皇封“大夫松”之典,突出了真文人的精神品格,读之会令人想起《论语》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晓行北固山下
于文清(镇江)
梧桐夹道入春城,甘露楼台古有名。
多景风流千磴上,今来饱听大江声。

杨成虎评:看到诗体“北固山”,就会令人想起唐代诗人王湾的五律《次北固山下》和宋代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前一首“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出了诗人的高亢情怀,表现了大唐充满希望,要催生一个新的时代。后一首“不尽长江滚滚流”、“天下英雄谁敌手”则写出了词人的英雄之气,渴望为国家收复失地,建功立业。今天,当代诗人有一次晓行北固山下,来登北固山,访多景楼、拜甘露寺,吊北固亭,面对今古,饱含感慨,饱听日夜奔流不绝的大江声,写下了这首七绝。前三句正常起承转,末句一合,颇富气势。这样的结句令人想起了宋代陆游《楚城》一绝的“一千五百年前事,只有滩声似旧时”。陆诗借滩声凭吊屈原,而今天的诗人则是借江声来品评这里“千古江山”历史与文化的奏鸣。






鹧鸪天·春思
冯青堂(山西)
大半春销禁足中,蜡梅景致早成空。方惊归燕梁三绕,转见垂杨碧一重。 
梨花白,露桃红。清明脚步正匆匆。路无收费村无卡,可向西南可向东?

杨成虎评:此词写的是疫情禁足中的春思,把词人关心外面春景变化的急切心情表现的细致贴切。清明时节,春光无限,禁足时间长了,太想要饱看万紫千红的美艳了,以至于不知究竟选择哪里为好,结句就摹状了这种心情。



高阳台·青葱那年
刘爱红(北京)
沐雨新芽,葱茏翠卷,小桥连着长亭。锦玉金芳,忒多古怪精灵。吴侬软语争教我,对柚香、慢理尘缨。忆当年、曲巷斜衿,濯洗琼英。
悠悠岁月青梅醒,望南翔夕晚,梧叶心情。伴尔迢迢,雁书相契相倾。秋霞尽处寻幽迹,从别过,细写云程。愿如今,小字珠玑,重叙春声。

杨成虎评:此词婉丽新巧,从措辞到意境都是李清照或周邦彦式的宋词风格,颇为难得。



虞美人·贺江西女子诗词工作委员会成立
熊盛元(江西)
月明千里清波漾,影曳西江上。一舟容与兴淋漓,漱玉采莲终古属蛾眉。
幽弦漫抚云鬟掩,远岫霾初敛。梦魂轻袅黛痕中,绚烂杜鹃知在那山红。
注:黄仲则有“暝色上衣挥不得,夕阳知在那山红”之句。

杨成虎评:此词文字灵巧,词人借省女子诗词工作委员会成立的祝贺,写出了对女子特有的嫣红与婉丽诗词的敬慕。特别是借用宋代李清照《漱玉词》与清代黄景仁《偕王秋塍张鹤柴访菊法源寺》中的名句,将女子的姣好与山水之美丽完美结合起来,构成了非常容冶的词境。


逢故人
陈镇(河南)
千里相逢不问因,金陵美酒洗征尘。
乡音跌在他乡路,绊倒往来多少人。

李晓刚评:绝句最难在转承,第三句尤为关键,转得好承上启下,筋脉畅通,诗成一半。本诗前二句铺垫自然,他乡遇故知,自是人间乐事,何况是人是来自千里之外之故乡,“不问因”三字,写出了故人重逢的喜悦和殷殷之情;“金陵”“美酒”“征尘”三个意象古雅生动,意盈情满,又巧妙点出地点。第三句转得突兀又自然,“跌”字,用得巧妙,用拟人化手法,顺承上句“千里”“征尘”甚至“美酒”而来,可以理解异地他乡游子的艰辛及对故乡的思念,也可理解为相逢的欢愉,酒不醉人人自醉。最后收尾由己及古,意境宕开。“绊倒”二字,更使“乡音”有了具体形象。整诗自然流畅,衔接紧密,语言清新形象。



比夜长
何其三(安徽)
怜我一心牵故乡,拥衾辗转觉寒凉。
倦眸惊见窗先白,思念应该比夜长。

李晓刚评:结句想象奇特,前二句还可再斟酌。



柴门寄韵
王玉英(河北)
老柳迷残梦,枯藤卧断垣。
春风贪玩耍,不肯到柴门。

李晓刚评:首二句对仗工整,描写生动;第三句承转虽突兀又不觉生硬,“贪玩耍”三字俏皮生动,整诗也为之一亮。全诗整散有致,一气呵成。



庚子寒食感事
安全东(四川)
匝地春阴雨若霾,逢寒食节又衔哀。
人间烟火如何禁,恨说年年为子推。

李晓刚评:幽思情深,古韵悠长;设问凿凿切切,谁解诗人忧恨!



庚子春武汉“抗疫”医院某清洁工
池健(浙江)
身未悬壶少雪帏,敢驱病毒帚常挥。
晨昏接送唯家室,忐忑心音漏出扉。

李晓刚评:情深意切,古道热肠。笔触深入人间底层,结尾两句言似锥,字如针,我为弱者一哭。



清 明
范东学(湖南)
挈妇将雏上墓园,踏青祭祖意萧然。
儿童不解思亲苦,茔畔时催放纸鸢。

李晓刚评:苦乐不同,对比更衬托思念幽深。



与二闺蜜颐龙湾散步
冯丽芳(广东)
春色宜从深苑看,提裙偷越小阑干。
流莺先我画桥上,唧唧讥人是胖敦。

李晓刚评:风趣幽默,拟人生动。唧讥”绕口,可再斟酌。



春 吟
高先仿(山东)
清波饵钓柳盈池,远岸桃花挤进诗。
我欲尽将芳意写,奈何晴雪又争枝。

李晓刚评:构思好,转承自然,情思曲婉。“挤”字精妙。



清明珞珈山看落樱
蒋昌典(湖南)
砌雪堆云满地铺,春光困老一城孤。
可堪新吊三千冢,乐事翻成花祭图。

李晓刚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作者关注现实,情系家国。可为警世录!



忆母亲冬夜纺棉花
雷海基(北京)
寒风阵阵叩门开,半盏油灯小桌台。
纱线慢牵星月走,纺车摇到曙光来。

李晓刚评:前二句赋胜,后两句赋比兼胜,情思绵长,诗韵悠悠。纱线慢牵星月走”句,情景兼融,想象丰富,动吾乡思动吾愁!



清明祭父母(新韵)
卢文明(河北)
长跪无言泪早盈,坟前小草复青青。
枣枝有意缠衣角,扯住娇儿且慢行。

李晓刚评:比赋兼胜,情真意浓。整诗描写生动,语调凄婉感人。



入 山
史万胜 (甘肃)
观望寺阁入云空,岩下听禅溪水东。
未及僧门茶一味,已迷落照染湖红。

李晓刚评:虚空静默,有禅味。结尾意味深长。



三月三踏雪
孙怀中(山西)
昨夜春云紫岳屯,琼花飞上老龙鳞。
今赊半树桃枝雪,净洗心头一点尘。

李晓刚评:构思好,结句妙。




王春阁(河南)
轻排小字一行行,竹影频摇夜未央。
秋风裹紧人心事,不许相思探月光。

李晓刚评:后两句承转自然。整诗构思好,意象好,“裹紧”用字妙。



呈龙华寺照诚上人
杨逸明(上海)
常向龙华古刹行,花光塔影结诗盟。
往来多少红尘客,不及高僧重感情。

李晓刚评:自然顺畅,情真意浓。承转婉曲有味道。



咏梧桐花二绝(其二)
杨子怡(惠州)
已是春残绿正肥,桐乡底事雪飞飞。
人间疫事纷纷乱,妩媚青山换白衣。

李晓刚评:杨先生诗句总是辛辣警世,时见忧国情切,足显古道热肠!



山村雨后
余月清(江西)
一派清明雨后天,云山还共远山连。
渔人已顺桃花水,系上春风放钓船。

李晓刚评:清新自然,语浅情真,唐诗风味。云山还共远山连”句描写生动形象,“山”字叠用对映,杜诗常用,如“桃花细逐杨花落”“南京久客耕南亩”是也。



庚子春日有悼
戴大海(河南)
日落楼空宿鸟惊,乱投鸦队出江城。
风寒永夜潮犹涌,雾逼元宵月未清。
鵩影袭来黄鹤去,笛音吹断白鸡鸣。
九原谁起辽东客,忍泪低吟薤露行。

李晓刚评:鸟鸡无情,家国有怨。颔联生动有力,颈联及结尾尚须琢磨。



寒食节有怀
叶细初(广东)
暮年情绕故乡云,寒食每临思祭坟。
独对春晨闻杜宇,复观旧照念亲尊。
养儿母有三分爱,侍母儿无一寸恩。
遥向家山深处望,凄然泪下黯伤魂。

李晓刚评:情真意切,足见母子情深。颔联儿母叠用对映,形象熨切,抒发出绵绵之情感。整诗对仗工整,情感深挚,结尾描绘生动感人。



鹧鸪天·清明祭母
付顺兰(湖北)
思及无言九个秋,匆匆岁月总如流。清明依旧天垂泪,节序重来草满丘。
心寂寂,鸟啾啾。鲜花一捧冢边幽。唯期梦里时相见,慈母应声频点头。

李晓刚评:语浅情浓,正是词家写法。结尾句让人泪奔。



青玉案·清明祭妻
归樵(山西)
形骸渐向红尘老。对孤冢,心如捣。浊酒一杯空祭扫。千般灰碟,万般商讨。并入清虚渺。
风长柳絮吹难了。一树山梨著霜缟。深坐静听塬上鸟。几声枝上,几声云杪。啼绿坟前草。

李晓刚评:比赋兼用,情景交融,坟前满目皆是思妻景物,情到深处物亦哭。


庚子暮春观雨后桃花随吟
黄永强(甘肃)
不因流疫阻,清醒在春雷。
凝泪成圆落,含羞自半开。
每吟崔护意,深感乐天才。
蜂蝶频来往,香风透九垓。

半隐庐评:功力在。意稍陈。颔联可取,然圆落无义。颈联二熟典,未能用出新意。尾联大差,跳接颔联,不仅使颈联无着,且意亦未立,以致全诗软弱无力。



果果举家探亲遇武汉封城,宅家抗疫两月有余,清明节前步行出鄂,至岳阳搭乘高铁返粤
龙冲(广东顺德)
城封怯怯身,解禁已深春。
宅久些微闷,除瘟倍觉辛。
言归心似箭,饯别泪沾巾。
滴滴清明雨,西江汉水陈。

半隐庐评:老到。安排见功夫。全诗颇觉流动。唯结句稍觉随手,陈字见凑。



试茶-严波贤弟捎来新茶
孙寅(北京)
友住峨眉下,捎来竹叶青。
云山芽嫩翠,杯水影娉婷。
戏喻足尖舞,羁情心上铭。
筠香复回味,共泛锦江舲。
注:十二年前赴川待过两个多月,足尖舞系芭蕾舞。

半隐庐评:从友到茶到饮到心情到回忆,娓娓道来,层意分明。颈联对略不工。颇不满题中捎字,略有轻慢之感。或因确为实情,或因熟识无间,亦未可知。



宅居杂感二首(其二)
武阳(天津)
久宅逃瘟疫,无为我自知。
临屏瞧世界,顺手写闲诗。
购物随机扫,捐钱上网支。
循规遵足禁,不敢越雷池。

半隐庐评:作手。诗用语通俗,流转自如,然亦切事切情。因为通俗,也就有一点点油味。算不上缺点。

本期嘉宾简介

以年龄为序

杨成虎(1962-  )名虚,号竹云轩主人,安徽舒城人,博士、教授,执教于宁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联合博导,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理事,宁波市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著有《竹云轩诗稿》《竹云轩近诗选》等。

*

李晓刚 字陶之,号陶轩主。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于陕西蓝田。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教授,高等教育教材《大学国文》主编,兼任陕西诗词学会副会长,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培华学院客座教授等。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及古体诗词创作和研究工作。有诗词集《终南集》出版。

*

半隐庐 本名孟祥荣,楚人,晚年居粤。广东五邑大学文学院教授。偶涉吟事,自娱而已。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