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杜甫的诗,轻薄桃花逐水流,了解更多桃花的趣事

 读书工 2020-04-19

但是桃花我们须臾都不能离开它,它就在房前屋后,就在我们身边。有时候我们张嘴就来,比如说某某走了桃花运。就像诗人崔护那样,踏青春游碰到了美女,一见钟情,还留下了“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千古传奇。

当然也有命犯桃花一说,桃花运也有好坏之分,成功了就好。没有成功,碰到纠缠不清、藕断丝连,甚至敲诈勒索,形成案件的,那就是桃花劫、桃花煞了。

桃树永远是我们人类的伙伴,有一首歌叫做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自古以来,桃树就总是跟着村庄生长。它围绕着我们,春天欣赏它的花朵,夏天品赏它的果实。

那么多的花卉,只有桃李梨是最平凡、最实在的,我们欣赏了它的美丽,接着还要享受它的果子。司马迁早就说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可见它受人欢迎的程度。

为什么自古以来大家都喜欢桃花,把桃李都栽种在自己周围,还有比喻说老师是桃李满天下?就因为桃树平易近人,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凌然盛气,它和我们是平起平坐的。

但是大诗人杜甫有一首诗为什么要反对桃花呢?他是真的不喜欢桃花吗?不见得。那是杜甫借物抒情,是因为当时杜甫所处的环境很恶劣。

那安禄山史思明造成社会大动荡,皇上又无能为力,而且朝廷里宦官专权,小人得势,所以杜甫写诗是有所指的。正如刘禹锡写“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一样,桃树是指的朝廷和新贵势力。

杜甫一心想着有所成就,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树的,但是他的仕途一直不顺,受到的伤害太重。所以最后只有在诗歌里吐露自己的苦闷。他的这首诗就是唐代宗上元二年(761年)在寓居成都时写的。

《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在上一年刚到成都的时候,由于新建了草堂,生活安静下来,心里很愉快,他踏青春游,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首绝句。今年心情不好,所以写的是“漫兴”,就是即兴写来的随手之作。

这是组诗里面的第五首。杜甫五十来岁了,他拄着拐杖,沿着浣花溪步行。看着这江水向东流去,想到国家人民遭受不幸,自己还一事无成,在这百花飘香的春天,他的心里特别的难受。

只有身旁的这些柳絮不懂得人的心思,它们在风中起舞飞扬;桃花也是轻薄势利的小人,它们攀炎附势,跟着江水随波逐流。

这里杜甫本来就没有要贬低柳树和桃花的意思,只是借用柳絮和桃花的这种现象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后人却因此产生了一种对柳树和桃花的误解。

有的人不但对桃花不恭,甚至把它引申到女子身上,指女子的轻佻的行为。这就让桃花担当了恶名。这个恶名是不适的,必须予以纠正。

其实桃花在历史上一直是吉祥如意的。我们看看《诗经》就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里以桃花起兴,说女子的容貌美丽和家业兴旺。

再来看看王安石的《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你看这桃树是吉利的,它还能够作为对联、门神,在过年时悬挂在门楣上,用以去残驱秽保平安。

还有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全篇就是写的桃花,以桃花开始,以桃花结束。桃花源中人脱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桃花就是预示着美好安定的生活。

后来宋朝诗人谢枋得就说,“飞花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意思是你桃花源中人可要看紧桃花,不要让花瓣随着溪水流出去,暴露了你们的目标。

那么桃花飘零的时候怎么办呢?有法子,就像曹雪芹《红楼梦》写的那样,葬花啊。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不管桃飘与李飞,通通的放进埋香冢里去就不碍事了。

诗人张志和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说了这么多桃花,还是张志和说得好,不要忘了自己哦。吃好喝好,遇事不恼。有了好身体,春天来了,紫陌红尘拂面来,一起赏桃花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