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含蓄与画面的诗意空间

 黄泽亮耘文居 2020-04-19

文:黄泽亮,

     中国美学和诗学有一重要原则称之为“含蓄”。不把话说绝,不把意思表达尽,虚实结合,含蓄内敛的东方美则更能耐人寻味。古人云:“画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所谓“思”,就是联想和思索,富有悠远意蕴感的画面往往能引人遐想,含蓄表达能拓展画面的诗意空间。

   含蓄是一种美, 它让人不知深浅,产生好奇心、神秘感。它留给人的审美空间可填补进无限丰富的内容,供人回味、猜测、幻想。一旦揭开朦胧的面纱,窥得其中一二真谛,便会感到无穷乐趣,触发出特别的美感。例如,相传宋代的皇家画院以绘画开科取士。当时用“踏花归去马蹄香”的诗句作考题,考取第一名的是,画了一匹奔马,并不见花,只见一只蝴蝶追随着马蹄翩翩飞舞,画面很美,合情合理,把“香”字暗示出来了,这含蓄的立意与构图,引起看画者的联想和回味,诗意盎然。那些在画面上画了许多花瓣,在“踏花”二字上下功夫的考生、画跃马扬鞭的少年,在“马”字上下功夫的考生、画一只大大的马蹄,在“蹄”字上下功夫的考生都少了些韵味。还有“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这一试题,获得第一名的画面上是小舟自横,无人摆渡,船夫盘着双腿坐在船尾,他一人悠然自得,独吹横笛,让看画者似闻笛音清亮,很有诗情画意。

     讲究含蓄,在国画中是增强意境的重要手段,虽然在画面上只描绘了某个片断或局部,但让看画者浮想联翩,思之无尽。例如描绘山水画时,历代的画家往往都喜欢画山间曲径而没有行人,画水边茅舍而不见居者。画船不画完全,即船头或船尾被树木、山石或芦草遮盖起来了,半叶扁舟常常比一叶扁舟更富于动感。画鸟,也是一动不如一静,一只安详的老鹰,随便地看着猎物,可以让你想象它搏击时的凶猛。画雁也是一样,它安静地栖息在芦丛中,展翅高飞的情景都留给你去想象。画云霞烟雾,把山石树木的一部分遮盖起来,画面呈现含而不露,隐而不显,有限与无限的完美融合。这些手法是拓展思路,拓宽意境,画外有画,画外有诗的绝好范本。

      司空图《诗品》内所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画同诗一样,贵在含蓄。绘画艺术不仅仅是画一张视觉上直白表达的作品,还要用艺术手段来调动鉴赏者的主动性来填补画外的空间。中国传统绘画的不画背景和留有大面积的“空白”,历来被人们称之为表现“意境”的绝妙手法。中国诗画都注重“空”,认为“空白”才能体现“意境”的含蓄和丰富,给人以无限的想象,产生余味无穷的诗意。

     由此可知含蓄是国画意境表现的手法之一,也是国画形式美中最重要的特征,“含蓄隽永、空灵飘逸”的画面可给观者留下深思遐想的诗意空间。

本文发表于2018年11月10日的长沙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