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徐经世国医大师医案实录--发  热

 zd山笑 2020-04-19

  

案例  XX,男,64岁,2003815日初诊,住巢湖临湖镇塘头许村。

患者以石匠为业,久劳伤肺,而致胸闷背痛,时而闷咳少痰,由于病延日久症状渐次加重,近2年来时到炎夏则出现持续性恶寒发热,体温高达39.5oC以上,热后汗出而不得解,持续多日,因在当地医诊无效,故来我院求于中医。其主证口苦溲黄,口渴喜饮,饮食少进,体软乏力,舌红苔滑,诊脉弦数。检查提示右肺尖部陈旧性结核,右中肺野外带斑片状模糊影。综合脉症乃系热毒内伏,邪及少阳,木火刑金,肺失宣通之象。拟予和解少阳,清热肃肺法:

南北沙参各12g、柴胡12g、黄芩10g、桔梗10g、青蒿15g、连翘10g、生石膏15g、淡竹叶10g、杭麦冬15g、土鳖虫10g、芦根20g、甘草6g

药进1周,身热得解,诸症悉减,唯舌苔未退,故守原方去石膏、麦冬,竹叶加冬瓜仁15g、佩兰梗10g、车前草15g,以化湿清利。药后临床痊愈。

时隔1年,再发病情如前,拟方投之,再观效果。

质难:如何判断此案病机乃为热毒内伏,邪及少阳,其治法用药又寓有何意?

解惑:患者宿有结核病史,病延日久,加之久劳伤肺,近年来每至炎夏则现恶寒高热,发作有其规律性,此即中医温病理论中所谓“伏气”所致。“伏”者,乃温毒深藏于内,移时而发,因为伏气属温,温者为热,故往往多发于夏秋之际,况且本例病根在肺,而肺主燥,为秋之当令之气,又兼于暑则出现口渴欲饮,大汗不已,此正是暑伤于气之征象。而患者恶寒发热,口苦溲黄,饮食少进,则病属少阳。《伤寒论·少阳篇》云:“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又《伤寒论》小柴胡汤证中有“但往来寒热,默默不欲饮食”等主证,故将此案病机概括为热毒内伏,邪及少阳。其治法宜清透热毒,和解少阳,拟予白虎合小柴胡汤最合法度。

【按】本案所患发热,非由外感所得,乃系伏气使然,前贤论伏气治法多以仲景黄芩汤主之,乃清泻肝胆、转枢少阳为治,今亦仿圣意,以白虎合小柴胡汤加减,方中石膏、竹叶、芦根以清阳明气分之热,柴胡、黄芩、青蒿以和解少阳,清透伏邪。温病最易伤津耗气,故方中少佐麦冬、沙参以益气阴。方证合拍,药进一周热退身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