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社工考试重难点解析:认知行为理论

 乐康居 2020-04-19

内容

重点理解核心内容。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行为和情绪问题都是因为错误认知导致的,因此,应帮助服务对象纠正非理性观念、错误认知,从而改善行为和情绪。

1、【单选】认知行为理论是社会工作常用的重要理论,它来自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和阿德勒的认知理论。根据认知行为理论,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应该着眼帮助服务对象改变( )。

(A)自己的看法 

(B)情绪宣泄的方法  

(C)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D)生活环境

2、【单选】王某因失业而经常闷在家中,每天喝酒解愁。由于喝酒过量,导致身心出现问题。在家人的鼓励下,他向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社会工作者引导他思考喝酒的好处和坏处,并建议他记录何时、何地、在什么情况下会喝酒,以及喝的数量等资料,然后请他寻找不同方法去转移想喝酒的念头。社会工作者是运用()理论去协助王某解决他喝酒过量的问题。

(A)危机介入   

(B)理性情绪治疗  

(C)认知行为   

(D)精神分析来

3、【单选】张女士患忧郁症,目前病情稳定,在家康复。但她时常情绪低落,认为自己没有用处,拖累了家人。社会工作者小袁运用认知行为理论为张女士提供服务,希望改善她的情绪和行为状态。此时,小袁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  )。

(A)挖掘张女士早期经验以揭示其自责心理的根源

(B)帮助张女士发现和理解自身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C)帮助张女士确认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及其对情绪的影响

(D)改变张女士所处环境中不利于其发挥潜能的障碍因素

4、【单选】小朱学习成绩较差,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是一个“差生”。社会工作者在与其交流中发现,小朱也认为自己是坏孩子,但他很想提高学习成绩,成为好孩子。根据认知行为理论,社会工作者最适当的做法应当是( )。

(A)帮助小朱改变是“坏孩子”的看法  

(B)为小朱提供功课辅导以提高成绩

(C)让老师和同学改变对小朱的看法 

(D)帮助小朱宣泄早期不愉快的情绪

5、【多选】小文自幼身体有残疾,成年后生活、工作屡遭挫折,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认为家人及周围的人都不喜欢自己,视自己为“寄生虫”,对其他人充满怨恨,生活态度悲观。社会工作者依据认知行为理论判断小文的困扰源于(  )。

(A)小文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 

(B)小文对他人的知觉和评价

(C)家人对小文的知觉和评价  

(D)周围人对小文的知觉和评价

(E)小文对自己所处物理环境的知觉和评价

6、【单选】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小华自小由爷爷奶奶照料,最近刚被父母接到身边上学,父母对小华非常疼爱,但亲子之间冲突不断,社会工作者经与小华谈话发现,小华认为父母多年将自己“扔”在家里,根本不关心自己,于是心怀不满,故意与父母作对,社会工作者分析认为,小华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对父母的误解很深,于是将工作的首要目标确定为协助小华改变对父母的负面看法,社会工作者制定工作目标的主要依据是( )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行为理论

(C)存在主义理论 

(D)增强权能理论

7、【单选】小方平时说话流畅,但一到正式场合,面对众人说话时就紧张,结结巴巴。社会工作者小李通过与小方的交谈了解到,小方认为在正式场合说话必须完美无缺,否则会被人嘲笑。小李决定先让小方接受这样的观点:说话时难免犯些小错误,不必过分在意。小李的介入策略主要依据了()。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行为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存在主义理论

8、【多选】小王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公司工作。目前,在与同年进入公司的小李竞聘部门经理一职时,小王虽然信心十足却没有竞聘成功,因而情绪极度低落,工作时常走神。根据认知行为理论,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小王()。

(A)向公司提出申诉   

(B)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

(C)客观看待成败得失 

(D)评估自己的情绪与感受

(E)分析父亲角色缺乏的影响

9、【多选】在一次面谈中,服务对象向社会工作者老宋抱怨,他妻子最近工作太忙,经常晚归,孩子也没有时间管,家务也没时间干,他感觉妻子越来越不爱这个家,吵了几次也没用,现在就想马上离婚,根据认知行为理论,老宋适宜的做法包括(  )。

(A)鼓励服务对象探索自己具备的人格特点和优缺点

(B)鼓励服务对象改变夫妻交流方式并观察妻子的变化

(C)要求服务对象记录下每次与妻子吵架时自己的想法

(D)协助服务对象觉察“妻子不爱这个家”这一想法的非理性部分

(E)帮助服务对象反省儿时亲子互动经验对现在夫妻沟通方式的影响

10、【单选】赵大姐的丈夫去世后,留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和几十万元的债务。在与社会工作者的初次接触中,赵大姐多次强调自己很没用,连孩子的日常生活都照顾不好,感到很愧疚。在深入交谈之后,社会工作者发现,赵大姐当初为了筹钱给丈夫治病曾多方奔走,为了减免医疗费用也和医院进行过多次沟通。根据认知行为理论,赵大姐现在的自我认知主要是由于()造成的。

(A)选择性认知  

(B)自我防卫  

(C)自动化思考 

(D)自我了解

参考答案解析

1.参考答案:A

解析:在助人过程中,应帮助服务对象纠正非理性观念,因此要改变的认知/看法。

2.参考答案:C

解析:认知歪曲是引起情绪不良和非适应行为的根本原因,一旦认知歪曲得到改变或矫正,情感和行为就会相应好转。社会工作者引导他思考喝酒的好处和坏处,这是在调整和改变认知。选C。

3.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认知理论,在助人过程中,应帮助服务对象改变认知,尤其是非理性的思维。A选项看到早期经验,考虑精神分析。B自身价值和意义是存在主义以及人本主义的观点。D是增强权能理论。C属于认知。

4.参考答案:A

解析:根据认知理论,在助人过程中,应帮助服务对象改认知,尤其是非理性的思维。小朱对自己的认知影响了小朱的行动和情绪,因此,选A。

5.参考答案:AB

解析: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行为和情绪问题都是因为错误认知导致的,因此,应帮助服务对象纠正非理性观念、错误认知,从而改善行为和情绪。小文“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是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认为家人及周围的人都不喜欢自己”,是对别人的知觉和评价。选AB。

6.参考答案:B

解析: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行为和情绪问题都是因为错误认知导致的,因此,应帮助服务对象纠正非理性观念、错误认知,从而改善行为和情绪。

7.参考答案:B

解析:在助人过程中,应帮助服务对象改认知,纠正非理性观念。这是认知行为理论,选B。

8.参考答案:CD

解析:A是行政上争取一下,E是分析童年,是精神分析的做法。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行为和情绪问题都是因为错误认知导致的,因此,应帮助服务对象纠正非理性观念、错误认知(C),从而改善行为和情绪(D)。至于B,无法做工作不属于认知行为理论,不选。

9.参考答案:BCD

解析:看到“人格”以及“儿时亲子互动经验”,判断AE是精神分析理论的运用,而BCD是认知行为理论的运用。

10.参考答案:C

解析:认知分为3个层面:表层是自动的思维。自动化思考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某种相对固定的思考和行为模式,行动发出已经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而是按照既有的模式发出。正因为行动是不假思索的,个人的许多错误的想法、不理性的思考、荒谬的信念可能存在于个人的意识或察觉之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