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投行什么最重要之:物流地产新基建

 攒菁堂 2020-04-20

一、干投行什么最重要

曾经和很多人交流过这个问题,干投行什么最重要?大家的回答自然是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回答是,懂得多最重要!现在想来,这个应该是最佳答案之一。投行是脑力高度密集的行业,对个人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极广的。

干投行,宏观和理论要懂,才能把握业务方向和业务节奏;微观和实操要懂,才能干得了一笔一笔的具体业务。干投行,各种资产形态都要懂,债的、夹层的和股权的,标准的和非标准的,才能运用好最广泛的金融工具。干投行,各种金融牌照都要懂,券商、信托、保险、租赁、PE/VC等,才能整合金融资源干好业务。干投行,营销拉皮条要懂,才能迎来送往拉来业务;专业知识要懂,才能应对业务落地中的政策、法律、财务和税务等问题。当然,干投行,很多行业都要懂,平台基建,房地产以及不同的实体行业,才能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构建最优质的资产。

但是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怎么办?无他,做好积累,从量变到质变。最后所有的能力都将内化和简化,懂的足够多了之后,终将触类旁通,就算新的模式新的项目来了,一眼也能看出其中的关键道道。

或许有人觉得投行已经烂大街,投行就是一堆重复和机械的日常事务。但很多事情,总有人干出超过天际的高度,也有人干成毫无价值的琐碎,更何况是投行这种知识密集型行业呢。正是基于做好积累这个出发点,这个并非以盈利和爆红为目的的公众号开始了自己的坚守。以前写的内容很杂,未来写的内容可能更杂,但我们和读者必将一起默默成长。

最近正在接触物流地产项目,因此将接触的行业情况做个总结,以此积累不同行业的逻辑和知识。

二、物流地产

1、物流地产飞速发展

物流地产是开发商根据物流企业客户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投资和建设现代化物流仓储,主要经营环节包括选址拿地、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以及基金运作等。作为电商经济的基础设施,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物流地产行业发展飞速,表现在物流租金持续上涨和物流地产空置率持续下行。

2、物流地产结构问题

我国物流地产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问题,高标仓的紧缺与传统仓的过剩长期共存。我国现代物流地产起步较晚,大部分仓储设施都是在90年代以前建设,以传统仓为主,占货运吞吐量的90%以上。传统仓存在功能延展性不强、结构不合理、存储品类有限、土地性质有瑕疵等缺陷,大幅增加了物流过程中的运营成本以及安全隐患。

相比之下,高标仓得益于自身先进和完善的建筑结构,加上计算机、通讯和机器人技术的使用,辅以流畅的物流信息规划系统,能够实现物流规模化效应、提高拣选效率和准确性,从而减低仓储成本并减少库存资金占用率。

3、高标仓需求强烈

目前我国高标仓的面积约为4900万平方米,其下游租户主要为消费企业、第三方物流和高端制造业。

第一、消费企业

近年来我国网购市场增长势头迅猛,占社零比重持续提升,艾瑞咨询测算2019年网购规模占社零比重将超过20%。另一方面,终端客户的购物体验对于电商至关重要,因此电商企业常常需要提供高效的配送服务,这将直接推升电商对高标仓储的需求。

此外,随着零售集中度的提升,大型连锁业态大量涌现,商品的组织流通将从「无序」向「有序」升级,作为物流效率代表的高标仓作用凸显。以沃尔玛为例,其通过优质的仓储设施提高了运转效率,在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中筑就壁垒,成为全球领先的零售巨头。

第二、第三方物流

从资金成本来看,仓储属于重资产项目,目前仅有少数行业巨头会选择自建仓储,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由于难以承担巨额的投入,因此会优先选择将仓储和配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如顺丰、圆通、申通等。

近年来,我国第三方物流迅速发展,2017年我国第三方物流收入达1800亿美元,整体规模已与美国相当。受此推动,快递企业管理高标仓面积(多为租赁)快速增长,为高标仓需求提供重要支撑。

第三、高端制造业

近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制造业逐步向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相比于传统制造业,汽车、机械、电子通讯、医药等高端制造业的产品结构较为复杂、供应商众多、产品更新迭代快,因此供应链效率尤为重要,这也增加了对高标仓的需求。2010年至2016年间,制造业租赁普洛斯的面积从290万平米增长至530万平米,年复合增速12.4%。

4、高标仓供给不足

截至2017年底,国内营业性通用仓储面积达10.38亿平方米,但高标仓在仓储总供给量中的比例不足5%,难以满足强劲增长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仓储用地供应紧张和存量非高标仓升级改造难度大。

第一、仓储用地获取难度大

由于仓储用地价格较低,并且仓储项目对地方税收和就业的带动作用小,地方政府对仓储用地的供应较为保守,并且针对仓储用地的供应出台了较为严苛的政策,限制了我国仓储用地的供给。数据上看,近年来我国工矿仓储用地的供应量逐年减少,这在一线城市表现尤为明显,2014年以来北京上海仓储用地的规划总面积持续收缩。

第二、非优仓储改造难度大

主要原因包括:高标仓开发商难以获得存量仓储进行改造升级,传统仓持有者普遍存在通过土地变性以博取增值收益的心态,因此交易并不活跃;传统仓持有者自发进行升级改造的动力也不足,升级改造需投入大量资金且对运营能力要求高,即使改建成功,也很难顺利招商并收回改建成本。

5、物流地产市场格局

物流地产行业主要玩家可以分为五类企业:物流地产商、传统房企、电商企业、快递企业和金融机构。

物流地产商阵营中,外资领跑,中资企业逐步崛起。由于国外商业消费更发达,外资如普洛斯很早就前瞻性提前布局物流仓储,早期拿地在成本与规模上有优势,外资占领国内物流地产领域半壁江山,同时在运营模式上,外资采取灵活的重资产和轻资产结合的发展模式;中资物流地产商以自持模式为主,扩张速度相对缓慢,但得益于天然的拿地优势和运营能力的提升,已逐步形成崛起之势,市场规模持续提升。

传统房地产企业参与物流地产,在拿地和融资上有优势,但招商运营能力待提升;而对于电商企业而言,短期自建仓储投资激进,长期预计仍以租赁为主

目前,物流地产行业形成“一超多强”的行业格局,截止2018年底,普洛斯市场份额达到了35.4%,稳居第一宝座。除此之外,易商(5.8%)、万纬(5.7%)、宇培(5.5%)、嘉民(5.2%)、安博(5.0%)、丰树(4.7%)、平安(4.6%)、宝湾(4.2%)在国内物流地产市场均占有一席之地。

6、物流地产的竞争逻辑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逻辑,每个行业中的优秀企业也都有自己的护城河。我们积累不同行业的知识,有助于在以后投资中迅速把握不同项目的关键点。例如,同样都属于地产,但物流地产与住宅地产差异较大,与商业地产则更为接近。物流地产的竞争逻辑可归结为:选址拿地能力+运营能力+金融运作能力

第一、选址拿地能力。物流地产项目用地为仓储用地,由于地价便宜,供应十分有限,如何获取土地十分关键,尤其是核心地段土地的获取。纵观全球,仓储项目发展的首要条件是选址,仓储项目能否取得成功与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交通布局网络密切相关。以德国为例,德国是欧洲第一大物流中心,其过半的优质仓储集中于汉堡、法兰克福、柏林和慕尼黑等地区。所谓,得地利者得天下

第二、运营能力。由于不同类型的物流客户对仓储条件要求不尽相同,因此参与物流地产项目的开发商需深入物流产业链条,形成较强的运营能力,与客户达成紧密合作,才能形成竞争力。有人说,不应该将物流地产纳入房地产行业,因为物流地产项目和企业的运营与其他非地产企业一样,都具有长期性,都需要不断提升运营效率。

第三、金融运作能力。物流地产项目金融属性较强,由于其回报周期长,多数开发商会通过私募基金、资产证券化、Reits等方式加快资金流转速度,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参考资料:

1、王海量、付佳宝,《物流地产竞争格局加剧调整:普洛斯、万科、嘉民、宝湾谁更胜一筹?》,招商银行研究院;

2、杨侃, 吴佳鹏, 郑茜文,《平安证券物流地产专题报告研究:“零售+第三方物流+高端制造”多重驱动,高端物流仓储发展将提速》,平安证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