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平乐》中的宰相晏殊,只会“富贵显达之人的无病呻吟”?

 闲云野鹤qpab3u 2020-04-20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讲的是北宋仁宗时期的故事。仁宗在位期间,北宋经济繁荣,文化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晏殊、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都是仁宗时期的著名文人。这些我们曾在语文课本中“久仰大名”的北宋文豪大家们也在剧中陆续登场,着实引人注目。

第一位登场亮相的大文学家是晏殊,晏殊有不少名篇佳句传世,最广为流传的便是《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和《蝶恋花》中的“昨日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两句。

晏殊直上青云,做过枢密使、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有的人就以此认为像晏殊这样的人能写出好词吗?或以为他的词是“富贵显达之人的无病呻吟”。

在晏殊的词中确实很难找到他人词中常见的牢骚感慨,抑郁悲愤,没有激言烈响,而且无需挫伤忧患的刺激,他所流露和抒写的乃是他珠圆玉润的诗人的本质,以及某种理性的品格。

电视剧《清平乐》里的晏殊

有人会说,理性也可以成为诗人吗?可以的。这个理性不是鸡毛蒜皮跟人家斤斤计较,每天总想着利害得失,总想着怎么占别人便宜,不是窄狭的浅薄的人自我利害的计较。真正有理性的诗人,是指对于自己的感情有反省。

人的用情的态度不同,有的人的感情像一团柴火,烧起来火苗很高,可是乌烟瘴气也都冒出来了;有的人的感情像一片水晶,晶莹、皎洁而又坚固。每个人用情的态度不同,每个人感情的本质也不同。对于自己的感情有节制,有反省,有掌握,有这样修养的能力的诗人是理性的诗人。

一般来说,能够表现思想性、表现理性的词人比较少,晏殊是一个极端特殊的人物。而晏殊的生平,我们也可以简单说一下。晏殊官至宰相,历史上说他十几岁就以神童应试,后来在宋朝做官了,还到了宰相的地位。作为宰相,处理事情是需要理性的,因此他的词里也表现出理性。但他也是一个锐感的诗人,他有非常敏锐的感受。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就是晏殊的特色。你知道这首《浣溪沙》他写的是什么吗?他写的是无常的悲哀。李煜李后主也写无常的悲哀——“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晏殊说的也是无常——“一曲新词酒一杯”,可是他不像李后主,开头就“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晏殊淡淡引起,从侧面来写,“一曲新词酒一杯”,有一种赏玩的性质。他写的是美丽的,又有歌,又有酒。歌是歌词,酒是酒杯,有歌有酒,这么美好的事物,可他的伤感也正在这“一曲新词酒一杯”之中

曹孟德有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正是对酒当歌,曹孟德才说人生几何。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篇》里说,桓子野每闻清歌,辙唤奈何。本来酒就是容易引起人感情激动的事物,而饮酒时你再听歌,就更容易引起你内心的感动。“一曲新词酒一杯”,这么平淡的说法,跟李后主截然不同,但晏殊的伤感是蕴藏在里边的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这正像是“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是永恒的、不变的。春天又回来了,春天是年年有花开,年年有燕来,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没有改变。但你看晏殊写得那么闲谈,那么悠然,那么不着力,这是晏殊的特色

晏殊的词集叫《珠玉词》,这个名字和他词的风格实在是很配合的,真是“珠圆玉润”。他不用那些锋芒棱角来刺激你,他以闲淡的、不着力的、不留痕迹的表达来传达他的感发。

再看他的另一首词: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春光是短暂的,人生也是短暂的,是“一向年光有限身”。这是非常悲哀的无常感慨。但是,如果人生短暂,你数十年的光阴都能够跟你相爱的人永远欢聚在一起,那也不错了。可是人生不但短暂,人生还有苦难,所以晏殊说“等闲离别易消魂”。就在这短暂的人生之中,你经历多少生离死别。等闲,就是那么随便来到了,那么轻易,在你不知不觉之间,就来到你眼前,真是让人惆怅、哀伤、销魂。

不过,晏殊不会一往不返地沉溺在他的悲伤之中,他马上找到了一个安慰、排解的办法。这是小词从南唐到五代一个最特殊的成就,就是表现了作者的某一份修养,某一份对人生的态度

晏殊接着说:“酒筵歌席莫辞频。”你要在你的悲哀的人生之中有一个排遣和慰藉的办法。有酒的时候,你不要推辞;能够听歌的时候,你也不要推辞。因为人生是短暂的,充满了离别的哀伤。你能够欢聚的时候,请珍重你眼前的欢聚。而且在你离别后,何尝不凭借着酒筵歌席来排解呢?

晏殊是隐然有一种掌握自己和寻求安慰排解的办法的,这就是他跟像李后主这样的感性诗人的不同之处,李后主是掉在里边不再出来。

不仅如此,他后边又说,“满目山河空念远”。我们登高临远,就怀念远方的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在望远行之人。当我们看到山河的时候,我们怀念的事远方那个人。满目山河都是引起你怀远的,可是你怀念远人,远人就能来到你面前吗?或者你能飞到远人身边去吗?不能。现实的限制使你不能与远人相见,所以晏殊说“空念远”。念远是直接的感情,告诉你说这是“空念远”,即念远是没有用的,这是反省。

“落花风雨更伤春”,则是把念远的悲哀跟伤春的悲哀结合起来了,有念远的悲哀,更有伤春的悲哀。但你不要忘记,上一句的“空”字,不但是对于念远的反省,也是对于伤春的反省。念远是空念远,伤春也是空伤春。你伤春,花就会为你而不落吗?不会。所以,“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所写的既是两重的悲哀,也是两重的反省,这是晏殊的特色

晏殊这个人,他在悲苦中总隐然有一个解决的办法,他说“不如怜取眼前人”。人常常怀念过去,说“落花风雨更伤春”,又总是梦想着将来,说“满目山河空念远”。但你能掌握的,你真正要做的,其实是你眼前所能努力的事情。从此可以看出,晏殊的词有一种理性的圆融的观照。他与李后主那种耽溺、沉陷是不同的。

但也不是说晏殊就绝对没有哀伤感慨的词,只是像他这样带有圆融观照的词在词里是不常见的,这是他的特色。他当然也有哀伤感慨的词,譬如这一首《山亭柳·赠歌者》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一首词。晏殊词的风格是不大用激动的言词,可是这一首词写得比较激动。所以,这首词在他的小词之中是一个例外。人常常会有例外的作品。偶然间因为一些外界的因素,就造成了他的例外的风格。

晏殊的词一向圆融平静,一方面是由于他的性格和修养,另一方面则是与他的生平有密切的关系。晏殊十四岁就以神童应试,后来官至宰相,他的生平是比较富贵显达的。

可是,当他晚年时,他反而遭遇到了政治上的挫折,他被免除宰相的职务。这是因为他牵涉到一些政治上的问题。据《宋史·晏殊传》记载,当时有两个人攻击他,一个叫孙甫,一个叫蔡襄。而晏殊被攻击则与“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有关。

宋仁宗本来是李妃生的,可是刘后陷害李妃,说李妃生了怪胎,而把李妃的儿子据为己有,这就是后来的仁宗。李妃死后,给她写墓志铭的正是晏殊,因为当时晏殊的政治和文学地位都很高。那时候刘后专政,没人敢说皇帝是李妃而不是刘后生的。后来刘后死了,就有人将此事告诉了皇帝,说晏殊对皇帝不忠诚,皇帝是李妃所生,晏殊给李妃作墓志铭“没而不言”,居然不提。晏殊由此受到攻击

另外,晏殊曾经用一些公家的劳役修治官舍,这是不应该的。其实在北宋的时候,很多当官的都常常这么做,所以人们认为“非其罪”。但晏殊还是受到了这样的攻击,被免除了宰相的职务,而且把他派去做地方官吏。

他曾到过永兴军。宋朝的军,不一定是军队的意思,也是指一种地方行政区划。他到永兴军,就是现在咸阳附近这一带。所以有人推测,这一首词说“家住西秦”,“数年来往咸京道”,很可能是当他被派到永兴军的时候所作的

这首词在晏殊的词里是个例外。西方现象学的学者Hills Miller曾经说过,在研究一个作者的时候,要看他全部的作品,而且他全部的作品尽管内容、风格不同,但是作为一个作者,他的心灵思想感情的本质,是如同从一个心灵放射出来的千条道路,它们的本源是一个

晏殊圆通关照的词,跟他这首感慨激动的词,也是同出于一个心灵。他并不因为写了这样的词就失去了他是一个理性诗人的特色。在这首词里,除了表现激动之情是例外,还有他写了“赠歌者”的题目也是例外

他用这个题目做了一个掩饰,把歌者推到前边去,他藏在歌者的后面,这正是理性诗人的表现。他不愿意像李后主那样把自己鲜血淋漓的伤口展示给人来观看,他是退后一步,才把自己悲慨发泄出来。所以,风格虽然不同,但不害于他是一个理性的诗人。

-End-

编辑:黄泓

观点资料来源:

《唐宋诗词十七讲》

转载及合作请加微信:

emily_wangwei(王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