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放弃优渥条件毅然回国,以身试毒,只为找到沙眼病原体

 花开无田 2020-04-20
  • 引言: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着数不胜数的医学巨擘,他们将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是生命都投入到了医学研究中,从五千年前的人文始祖之一神农氏尝百草;到明朝名医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不畏艰险,游历名山大川;再到现今人尽皆知的屠呦呦,亲身试药,获取青蒿素。伟大的行为、敬业无畏的精神也就这样如此一代代的在医者之间传承。

  • 惟楚有才,出于湘雅

但其实,在屠呦呦之前,新中国成立伊始也有这样一位亲身试药、潜心研究的伟大医学家。这个人,在1958年的元旦,不顾旁人阻挠,要求助手将沙眼"病原体",滴进了他的眼睛。他不惧失明风险、坚持拒绝研究期间的一切治疗,做这一切的原因,只是为了收集到可靠的临床反应资料。

而正是这些资料,使他找到了沙眼的"病原体",解答了关于这个问题七十余年来无解的争论。他就是汤飞凡,中国第一位离诺贝尔医学奖最近的医学家。

汤飞凡出生于湖南一个乡绅家庭,家境并不算十分殷实。自小目睹乡邻病困交迫的样子,这些情形,也使汤飞凡心中萌生了悬壶济世之志。

汤飞凡天赋异禀,学习非常优秀,在15岁便考入了甲种工业学校,而他并没有走学习工业的道路,一心学医的他在湘雅医学学校成立后立即退学选择进入了湘雅医学院,成为这里第一届学员。

湘雅医学院要求十分严格,七年的学制,每门课程教学和实践都十分专业,毕业要求也是极其苛刻。到了1921年,第一届学生毕业之时,原本便只招生了30人的第一届学员,更是只剩下了10个人,汤飞凡泽冉就在这十人之列。

在医学院的学习彻底改变了汤飞凡,当时又正值传染病学和细菌学开始发展之时,汤飞凡立志进行细菌学和传染病学的学术研究,于是先后申请保送至协和医学院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学习深造。

在这段时期,世界医学家都在急需找寻新的方法,以便在细菌和传染病理论方面更进一步。在美国就学的汤飞凡,也因自己优异的成绩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在美国获得了优厚的研究条件,这一切也正是汤飞凡心中所向往的。

但或许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1927年,汤飞凡的老师颜福庆辞去协和医学院职位,担任新医学院院长。这时新医学院教育资源极为贫乏,因此颜福庆想起了他曾经的学生汤飞凡。

很快汤飞凡便在收到了来自老师颜福庆的信件之后,得知医学院的紧迫,立刻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科研条件和优渥生活,甚至放弃了刚刚开始的自己期盼已久的一项研究课题,选择回到了祖国。他有鸿鹄之志,他们决定要一起改造中国医学界。在回国之后,他担任医学院细菌学院长。

  • 30年的傲人成就

在之后的三十年间,汤飞凡一直留在国内从事研究工作。他的工作地点和岗位都发生了巨变,但不变的是他艰苦研究的初心。

他不仅成立了中央防疫处,还在那个物资贫乏、科技落后的年代生产了属于中国自己的各种顽疾疫苗,最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第一支斑疹伤寒疫苗。

新中国成立后,他依旧主持中央防疫处工作,使疫苗数量质量都大大提升。他提出的牛痘疫苗接种的建议,得到了全国范围内的支持。用了不到十年时间,消灭中国当时所有天花病毒,比世界早了六年。

当时还有一种眼科疾病,一直牵动着汤飞凡的内心。终于,在1954年,他继续了已经中断二十年的沙眼病原体研究。在这二十年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沙眼在当时的世界都极其广泛地散布,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是没有人能够将它治愈。汤飞凡找到同仁医院眼科的主任,两人合作研究。他花费一年时间临床观察,在实践中采集样本,终于得到了对沙眼的清晰的认识。他根据这些特征,在动物身上寻找相应的包涵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这样的样本,但病毒分离工作十分棘手。

当时世界上的病毒分离技术还不成熟,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实验鲜有成功,失败的情绪在业界不断弥漫。而汤飞凡则并没有受到影响不受,只管埋头苦干。

很快,懂得创新的他开辟了一条分离病毒的新道路,他根据对沙眼病毒的特征分析,做出了一个精确而大胆的决定——采用鸡蛋囊分离法。在此过程中,他意识到,要分离病毒,关键是要抑制样本中的细菌,因为没有精准的数据,他同时采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进行分离试验。

1955年,在第八次试验后,他终于完成了这项举世无双的实验。汤飞凡成为了世界首位发现沙眼病原体的人,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一个发现重要病原体的医学家。

而为了证明病原体正是全世界都在寻找的沙眼病原体,他坚持将它滴到了自己的眼中,任其发展40天不做治疗,终于得到了肯定的结果。这一发现造福了全世界,直至今日,沙眼病毒已经基本消失。

这一年是1958年,但也许当时众人谁也不会想到,这也是汤飞凡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年,9月30日,铮铮铁骨的他因为莫须有的批评选择了自杀,年仅61岁。

  • 无双国士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几十年前,当他还是一名少年之时就立志找到沙眼病毒的奥秘,即使时间转圜,即使外界对失败多么恐惧,他却依然坚定志向,潜心钻研。利用自己过硬的技能和丰富的知识,敢为人先的精神,于花甲之年实现了这个少年时代的梦想。无双国士,是也。

作为衣原体之父,如果他不保持铮铮铁骨,选择屈从,诺贝尔医学奖当有他的名字。但或许这就是傲骨,以致于他选择了自杀,然而即便如此他以及他在医学界的成就,也不应该湮没与历史的长河之中。

  • 清风说:

无论在什么年代,处于什么样的条件,什么样的境遇之下,不同的只有时代和环境,而中华儿女的精神却从未改变。华夏子孙从骨子里便有一颗明辨坚韧之心,我们爱国敬业,我们艰苦奋斗,我们不轻言放弃,我们勇于在追梦的路上跨过艰难险阻,我们敢于为了对人类有意义的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中华儿女千百年来从未改变,千百年后也不会改变的中国精神。至于汤飞凡无疑就是那个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汤飞凡,周诚浒.沙眼病毒与沙眼病之研究.中华医学杂志

《汤飞凡传》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