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苏轼作了《定风波》一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莫听穿林打叶声”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不妨“吟啸且徐行”了。可见“莫听”两字,道出了苏轼的心境。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生活条件不好,“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才旷达嘛。燕子很轻盈才能飞得很敏捷,风筝很轻才能飞得很高,人只有不被声望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 下片写天转晴了。“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的春风把酒吹醒了,有点冷吗?“山头斜照却相迎”,不冷了吧。这个转,转出了味道:当你被外在的困境所困扰时,如果一味地抱怨,可能到顺境时,你也不能把握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晴后,回头看看“萧瑟处”,刚才还是大雨,现在已经天晴了。被贬不知道有没有被升的机会,要想“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有“归去”了。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作者:增年) |
|
来自: 昵称1617776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