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庚子谷雨 太过不及

 昵称99laFNNg 2020-04-21

雨生百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古代所谓「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现代农业气候意义。但雨水过量或严重干旱,则往往造成危害,影响后期产量。谷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不仅指明了它的农业意义,也说明了「春雨贵如油」。
谷雨之后半个月是立夏。「大自然交响乐」将由第一乐章「春生」进入第二乐章——「夏长」。万物在四季运行的节奏即将进入高潮。这是个令人心喜悦色的时段。

时令分析

可是,庚子年的谷雨给人们带来秀色的同时,也裹挟着焦虑。全世界人民正处于防控「新冠疫情」的关键阶段。在中華民族取得防控疫情重要拐点的同时,境外疫情爆发。用《黄帝内經》「太阳系医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考量当下事物,则具有独特的见解。
当下因木星对地球的影响,在「天气」的层面,当令之气是「厥阴风木」。
因太阳直射点北移,地气处在二之气的「少阴君火」阶段。
谷雨处在二运,即春分后13日至芒种后10日,今年二运的客运是「少羽」,标志着不及的水运,使当令的木气缺少制约而更加强劲。
二运的主运是「太徵」,标志着太过的火运。
综上所述,谷雨之后当令的木气强劲,地气之火又有太过的主运之火助力,阳气升发太过。从时令养生角度看,会出现两种倾向:
一是不及。对于身心阳气不足者,可能出现人气不及天气的「气脱」之证,如:有人无疾而亡,却难以查出原因;对于身心阴液匮乏者,可能出现阴虚火旺之证,如:口干舌燥焦虑不安,重则出现心脏绞痛等。
二是太过。对于气盛而通者,是天降大利,荡涤残余,更新表里,如:曾面赤色绛者出现气色白亮,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对于气盛不通者,是一次考验,应该预防梗证,其表现为头懵、心痛、短暂失忆等。
四季更迭,不可代替。谷雨是春季最后半个月,肝气太过与不及之偏,应在立夏之前校正。否则,须等候来年春季方可革新。

养生要点

庚子年谷雨节气的饮食起居养生意见如下:
1

与日同行  不伤肝气

黄帝内經》讲:「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亥初)卧早(寅初)起。」卯初是一日之「惊蛰」,卯正是一日之「春分」。卯初肝气涌动。肝藏血,气率营血,灌注身心。如果人此刻不起床,气血壅阻,化为浊气,伤败血液,待肌肉酸懒之时,气血两伤矣。若卯正没有起床,阴阳不分,目倦神疲,一日无春,全天白混。故早晨晚起,绞杀肝气;春天赖床,全年少力。
晚睡不过亥初。亥时为手少阳三焦经旺,子时为足少阳胆经旺。进入少阳经旺时段,人在睡眠中可以升阳,促进细胞的新陈更替;如果未在睡眠状态,耗磨阳气,细胞损而不长,故晚间亥初不睡甚至熬夜者身心俱空。
天睡我睡,天醒我醒;长生久视,与日同行。
2

见阳养阳  阳消阴长

庚子年是金运太过的中运,二之气天地之气运行强劲。年老体弱者易出现种种不及,如腰困乏累,目倦神疲,四肢无力,身心微凉,气短懒语等症状。
阳明经旺时,卯时饮食补益手阳明大肠经,利益养肺;辰时饮食补益足阳明胃经,利益健脾。
太阳经旺时,未时饮食补益手太阳小肠经,利益养心;申时饮食补益足太阳膀胱经,利益养肾。
亥初晚睡前,若身心虚寒者,可以少许饮食补益下焦阳气,可以不足,不宜有过。
3

见阴养阴  实为养阳

气盛而壅,脏腑受伤。瘀热壅阻形成的头懵及眼、鼻、口、舌等出现不适症状,分清左右,在阴经旺时养阴,实为养阳。
壅阻在左,养阴厥阴。戌时饮食养阴手厥阴心包经,利益心经畅通;丑时饮食养阴足厥阴肝经,利益胆气清明;口干舌燥,色赤瘦长,午时饮食养阴手少阴心经,利益手太阳小肠经,化燥为润。
郁热在右,养阴少阴。酉初饮食养阴足少阴肾经,敛阳归肾,利益作强之官。
阴阳一体,水火既济。滋阴潜阳,化弊为利。

守道防疫

当下人类正面临着一场百年不遇的大瘟疫,全世界疫情的防控形势不容乐观。这场瘟疫发于德损,终于守道。
在突如其来的大疫面前,党中央果敢地做出了科学决策,阻断感染,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举全国之力,控制住了疫情。这是一个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制度自信的大德。
党中央一声令下,14亿人口的大国,人人戴上了口罩;网格化管理,自觉阻断病毒传播。这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美德。
中国的宋代理学家朱熹曾经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天理乃道。地球与木火土金水五星围绕着太阳公转,六十年一个轮回,称之为「道」,亘古不变;但是,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两亿年旋转一周,「道」又发生了变化。
银河系的星星多达千亿颗。但是银河系在宇宙中只是沧海一粟。人对宇宙的了解非常局限,如同被画了个框框。这即是古人讲「天圆地方」的道理。
人在宇宙中渺小得无以言表,所看见的天体运行之道也是沧海一粟,无有尽头。所以,古聖老子尊师在《道德經》中讲的第一句话是:「道可道,非常道。」
人顺应天道,知行合一,称之为「德」,也就是人们常讲的「道德」。《黄帝内經》称之为「至德」。
中華民族在这场百年不遇的「大疫天鉴」面前初战告捷,交出了坚守道德的答卷。与此相反,境外一些人逆道而行,从己亥年土星当令、火星当令到庚子年水星当令、木星当令的天体变化中,一次又一次失去阻断疫情的机会,病毒多次变异,由发病症状感染转为无症状感染,使疫情的防控出现了空前的难度。
当下时令养生者出门、会客必戴口罩;尽量不参加聚集活动;早睡早起,睡眠充足;饭吃半饱,不过七成;素食为主,身心清净。如此坚守道德,必是「大疫天鉴」的胜出者。
附: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 
(上述时辰以北京时间北京地区为准,京外地区计算时差)
———— / END / ————

文字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