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经典医案、方论

 流形sbz 2020-04-21

[方剂组成]

桂枝去皮,一两(3克),甘草炙,二两(6克),牡蛎熬,二两(6克),龙骨二两(6克)[服用方法]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治则方解]

病机:心阴、心阳俱损,热邪内迫。

治则:补益心阳,镇潜安神。

方义:方中用桂枝甘草汤温振心阳,龙骨、牡蛎潜镇安神。

[辨证要点]

本方是用以治疗因误治而致阴阳离决的阳浮于上,阴陷于下之烦躁证。临床上若因误用辛燥刚烈的药品,致火热亢盛,而又用苦寒泻下,使阴气受伤于下,造成阴阳离决的烦躁之象,可用本方治疗。本方还可用治心阳受伤,心阴不足,心神被扰所致之惊悸、失眠等疾患。

此外,临床由于精神因素而引起的心悸,或因气阴两伤后致烦躁者,亦可用本方治疗。

[仲景方论]

《伤寒论》第116条: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伤寒论》第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注家方论]

1.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辛甘发散,桂枝、甘草之辛甘,以发散经中之火邪;涩可去脱,龙骨、牡蛎之涩,以收敛浮越之正气。

2.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其气取重于龙牡之固涩,仍标之曰桂甘者,盖阴纯之药,不佐阳药不灵,故龙骨、牡蛎之纯阴,必须借桂枝、甘草之清阳,然后能飞引入经,收敛浮越之火,镇固亡阳之机。

3.许宏《金镜内台方议》:先因火逆,复以下之。里气内虚,又加烧针,反为火热所烦,则心神不安,故烦躁。经日: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故与桂枝以散经中之邪,除芍药恐益阴气,加龙骨、牡蛎以收敛浮越之正气也。

4.钱潢《伤寒溯源集》:以火劫变逆之证,而又下之,此一误再误矣,又因烧针而致烦躁者,盖因外邪未尽而阳烦,真阳欲亡而阴躁也。虽经屡误,但见烦躁而不至惊狂,则亦未若挟痰迷乱之甚,故不须蜀漆。止用去芍药姜枣之桂枝汤,以解其外,龙骨牡蛎以镇摄其内而已,此经所谓大小轻重,制方之法也。

5.陈修园《长沙方歌括》:太阳病因烧针而为火逆者多,今人不用烧针而每有火逆之证者,炮姜、桂、附、荆、防、羌、独之类逼其逆也。火逆则阳亢于上,若遽下之,则阴陷于下,阳亢于上,不能遇阴而烦,阴陷于下,不得遇阳而躁,故取龙、牡水族之物,抑亢阳以下交于阴,取桂枝辛温之品,启阴气以上交于阳,最妙在甘草之多,资助中焦,使上下阴阳之气交通于中土,而烦躁自平也。

[名医验案]

1.刘渡舟医案

宋先生与余同住一院,时常交谈中医学术。一日,宋忽病心悸,悸甚而神不宁,坐立不安,乃邀余诊。其脉弦缓,按之无力。其舌淡而苔白。余曰:病因夜作耗神,心气虚而神不敛之所致。乃书:桂枝9克,炙甘草9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凡3剂而病愈。

2.岳美中医案

李某,男,40岁。项部自汗,竟日淋漓不止,频频作拭,颇感苦恼,要求中药治疗。诊其脉浮缓无力,汗自出。分析病情:项部是太阳经脉所过,长期汗出,系经气向上冲逆,持久不愈,必致虚弱。因投以仲景之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和阳降逆,协调营卫,收敛浮越之气。先服4剂,自汗止。再服4剂,以巩固疗效。

3.王小娟医案

皮某,女,36岁,干部。因心慌,胸闷反复发作1年,加重1周入院。症见: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气短,夜寐不安,舌质淡苔薄,脉沉细而代,体温36℃,脉搏76次/分,心律不齐,未闻及杂音,血、尿常规正常,心电图示频发性早搏伴左束支传导阻滞,部分T波改变。西医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诊断:胸痹并心悸,心阳不振。辨证:心阳不振,心气不足。治宜益气温阳,安神定悸。处方:桂枝10克,龙骨10克,牡蛎20克,炙甘草10克,红参10克,丹参15克,苦参10克,全瓜蒌10克,薤白10克,黄芪15克,郁金10克,略有增减,服药30剂后胸闷心悸、心痛气短、夜寐不安等症状消失,心电图未发现早搏。以后仍用原方加减服用20剂,半年内追踪未见复发。

[长沙方歌]

二甘一桂不雷同,龙牡均行二两通,

火逆下之烦躁起,交通上下取诸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