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不饿?煮碗面给你吃吧。” 深夜, 家人的关心总来自一碗面, 烧开水煮上几分钟, 简单卧一颗蛋, 撒上一把葱花, 呲溜一口就着汤汁吸进去, 暖胃、暖心、治愈。 手工挂面是一种传统的汉族面食 以小麦粉添加盐、碱、水 经手工拉制悬挂干燥后 切制成一定长度的干面条。 细如发丝、清如白玉, 洁白光韧, 是耐存、耐煮的手工面食, 选料考究, 制作精细, 入口绵软, 回味悠长。 广平县刘董村手工挂面因其面质柔软 纯净无杂,根头细如银丝,匀称光滑 开水一烫即熟,久煮不糊不腻 被誉为“空心挂面”。 连日来的晴好天气 也成就了制作手工挂面的好时机。 走进刘国平的家中, 扑面而来的便是面粉的清香。 早上10点多, 伴随着温暖的阳光, 刘国平爬上近两米高的支架, 妻子则将粗面条一挂一挂的递送给他, 固定在高高的支架上。 很快, 几十挂面条被晾晒了出来, 在阳光和风的作用下, 面条水分慢慢蒸发的同时, 夫妻俩还得对面条进行一次次的拉扯,分离, 直到垂到地面,再对挂面下方进行固定。 下午三点多 经过充足阳光和微风共同作用 挂面已经脱干了水分。 来不及休息, 两人又开始收挂面、切面、包装。 像这样的好天气, 夫妻俩每天能生产约100多把挂面。 面粉要完成从粉状到面条的蜕变, 需要大约15个小时, 超过十多道工序, 在一年的时间里, 适合做挂面的时间低于5个月。 刘国平说, 从父辈起就开始制作手工挂面, 而自己靠着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家人, 到如今掌握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 再加上手工做面受天气和时节影响, 产量非常有限, 也许 未来大伙会越来越难品尝到 纯手工的手工挂面了。 挂面, 作为厨房的普通食物, 它味道鲜美又方便制作, 深受大家喜爱。 各种吃法百吃不厌。 人们对于挂面的吃法也不尽相同。 清汤挂面 生病的时候不想吃油腻的东西,又喝腻了粥,来一碗清汤挂面,又快又好吃! 用料: 挂面1把、香油半勺、盐适量、小葱或香葱2根、生抽1勺半、醋半勺、白砂糖1勺尖 做法: 1、2根小葱/香葱切碎、生抽一勺半、盐适量、醋半勺、香油半勺,白砂糖一勺尖,这些调料放到一个大一些的汤碗中。 2、起锅烧水,水开后下适量挂面。 3、挂面煮熟后盛入装好调料的汤碗,拌均匀即可。 凉 面 用料: 挂面1把、葱1把、蒜两瓣、花椒粉适量、香油一勺、醋四勺、酱油三勺、盐适量、糖四勺、黄瓜半根切丝备用、胡萝卜半根切丝备用、洋葱1/4个切丝备用 做法: 1、挂面下熟后捞出置于案板上,稍淋一些香油,拌开。 2、碗里依次放入葱花、蒜末、花椒粉,烧热油浇上,再放入备好当香油、醋 、酱油、盐、糖 。 3、盛面,放黄瓜丝、胡萝卜丝、洋葱丝,浇调好的汁即可。 记者/程学虎 广平融媒 编辑:程学虎 审核:杨兵丽 监制:李清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