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融西贯中笔墨山水自成风—访“李家山水”创始人李可染之子李小可

 特型演员赵新月 2020-04-21

京城东南,冬日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李小可在与笔者谈及故去的父亲不时陷入冥思。在中国现代山水画领域,继黄宾虹之后李可染是最具当代性的山水画家。而李家山水的卓绝之处恰恰在于传统笔墨形式中表现出崭新的精神气象,标志着传统山水画的现代转型,是以时代的感受改造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一个实绩。

融西贯中笔墨山水自成风—访“李家山水”创始人李可染之子李小可

李小可《水墨家园》2009年

艺术镜报(以下简称镜):李可染大师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是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引进中国画,您对父亲的这种艺术风格是如何看待的?
  
  李小可(以下简称李):父亲对于艺术历来提倡要精读传统与自然这两本书。传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与表现的特殊方式,不同于西方。而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国的山水画家积累了自身一套独特的表现方式包含着审美、笔墨、构图、意境以及程式化。体现的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心性的表现。由于长时间积累的经验,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对自身的历史文化要有深度的了解。作为当代艺术家,父亲认为不应仅仅停留在对于传统的把握,而是要始终对文化进行感悟。当然,也包含着对东方诗词、戏剧、文学等方式的研究。要把对客观世界以及生活中的直接感受,转化为个人的表现语言和风格。
  
  父亲对于光的描写与西画对于光的刻画有所区别。在光的作用下自然世界除线性外还有明暗、虚实来使形象更加雄浑、深邃。而雨后、密林、深山逆光就能体现出浓郁的特殊性。父亲在六十年代创作《榕湖夕照》,用墨和留白表现出的逆光浓荫效果,又不同于西画中的光,如何把逆光感与中国水墨结合在一起,这需要去不断的实践探索。

融西贯中笔墨山水自成风—访“李家山水”创始人李可染之子李小可

李小可《正月的雪三》2008年

镜:李可染大师提出了绘画的“五字诀”也就是“气、寒(含)、北(笔)、风(丰)、大”,您是怎样领会并如何继承的呢?
  
  李:这是他用几个字概括了他在山水画实践上的一些要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绘画中的重要部分。首先是“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气”,作画需有传统的笔墨但也要具备独特的眼光,要包含意境、作画的选择和构图。而我们所说的“生气”是艺术家对特殊性微妙的新鲜感体会。二是气韵,要有韵味,画物象并不是完全写实,要作为艺术语言表现出来。父亲一直是大胆的去涉及这些领域,因此作品具有特殊的生气和角度。
  
  含,含蓄,艺术不是一目了然,也不是图解,而是一种意境。在具象与抽象,具体与含蓄之间。越含蓄的作品能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就越大。其次,要使作品留有余音。这也是父亲艺术风格所特有的,与文学中“无声胜有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融西贯中笔墨山水自成风—访“李家山水”创始人李可染之子李小可

李小可《宫墙外》2008

笔,笔墨,是中国画意境、构图、结构表现的一种特殊语言。如同音乐中的音色,有好的旋律与构图,同时还要有适合表现这种意境的笔墨。笔墨代表着对中国传统艺术语言的把握,在某种意义上,笔墨体现人的情绪,比西画更具有魅力。父亲早年绘画与晚年对墨的语言控制发生了较大变化。晚年作品中线的成分相对较少,而运用积墨营造出的山水相接、浑然一体较多。
  
  丰,丰富,是饱满、充实,分为两种。其一是作品构图、笔墨以及内容;李可染的丰富则在于单纯的画面意境中寻求丰富。因此无论作品是浓郁厚重或清淡飘逸都是如此,都要把画面结构和笔墨处理丰富。艺术作品要饱满充实,画面整体单纯却不简单,内容要丰富,画面要发出声音,这也是父亲艺术中很重要的一点。
  
  “大”作为一个艺术家来讲是多方面的,作品的气势要大,同时绘画语言要具有无限性。物象虽小,但表现出内心的感觉和处理虚实关系要大气。这体现了艺术家的心胸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融西贯中笔墨山水自成风—访“李家山水”创始人李可染之子李小可

李小可《秋》2009

镜:可染大师经常外出采风写生,在与父亲合作时,您从父亲身上领会到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写生过程,是对大自然与客观世界的再发现与感悟,也是艺术创作之源。写生同时要领悟前人如何将生活转化为程式化的语言。在写生时父亲提出“可贵者胆、所要者魂”,所谓的“胆”与“魂”就是作为时代的艺术家要在前人的文化经验和智慧基础上将自己对于时代和生活的感悟转化为新的可能性。他曾说过“在我去感悟世界时,要像一个外星人一样”,要带有新鲜与陌生感,否则只是浅尝辄止,不能深度感悟世界细微的特殊性。
  
  镜:您刚才谈到自己受父亲影响的同时,注意研究传统并吸收外来艺术的营养,请问您是如何从对生活的强烈感受中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呢?
  
  李:在传统文化中既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吸纳世界文化的营养,民族文化是血脉的传承,外来文化则是可吸纳的营养。中西方在视觉规律、造型、结构方式上会有所不同,但也可以借鉴西方艺术的经验。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和艺术规律要提倡“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融西贯中笔墨山水自成风—访“李家山水”创始人李可染之子李小可

李小可《苍岩清流图》2010

镜:“对绘画者来说,创作需要有感而发。”您是怎样获取灵感的?当面对灵感缺失时又会如何处理?
  
  李:绘画确实需要灵感,这是对意境的感悟,并在感悟中寻到对于其的表现方式。过程是瞬间的,有时创作能一气呵成,有时想更加完善会反复创作。绘画的灵感与个人的传统文化笔墨修养、造型能力构图控制等紧密相连,是不断积累的过程。而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创作自然顺利。但仅有灵感并不够,艺术家的成功与风格的建立凭借条件,而条件需要具备综合积累,同时需要把头脑中的观念转化为技艺和对画面的控制。
  
  镜:寄情于山水是许多画家的创作理念,而创作时需要宁静的心态,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您是怎样保持这种心态的?
  
  李:艺术创作的好坏需要很纯净的心态。父亲曾说“澄怀观道”,在内心宁静时才能对周围的事物看得清楚。“道”,事物的规律。真正触动画家使其真正感兴趣的是艺术本身,只有在这种状态,艺术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高度。而我们现在往往会被外界所干扰,于是艺术也随之变得浮华,进入不到真正的状态。

融西贯中笔墨山水自成风—访“李家山水”创始人李可染之子李小可

李小可《宫墙》2007年

镜:“李家山水”已经成为绘画界的一枝独秀,对于它今后的继承和发展您是怎样看待的?
  
  李:“李家山水”并不是图像的模式,而是一种非物质的艺术精神,要用其指导水墨艺术的发展。因此今人要不停的学习、吸取、研究传统中国画。在前进中要留有传统民族文化的特征,但不能是简单的重复前人。“东方既白”就是与西方文化相异的、使之与国际文化相接轨并使世人认可的。这就要依赖艺术家作品的成果而不是简单理论来证明。我们现在的文化氛围要比上一代要好得多,更要创作出好的作品。因此,继承“李家山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更需要沿袭这种精神。

融西贯中笔墨山水自成风—访“李家山水”创始人李可染之子李小可

李小可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