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腔游离体,贾宝玉带玉而生?

 粉粉在微笑 2020-04-21
     腹腔游离体,从字面的意思不难看出,就是腹腔里可以游动的物体。又称之为腹腔鼠,不管哪个名字,都不难理解。

     腹腔游离体最先由 Vesalius 在 1543 年首先报道,通常被认为是肠脂垂、胰腺中的脂肪、脂肪沉积的淋巴结、网膜的脂肪等坏死脱落形成,在腹腔内逐渐增大。一些文献中提到,也可能是自截的阑尾。

     查阅了一些资料,仅看到一些个案报道,超声方面图片少之又少。在查阅文献的过中,发现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报道了一例由浆膜下肌瘤脱落形成的游离体。这就让笔者有了无限的遐想。

     在国内的一篇超声报告中,刊登出了典型的腹腔游离体的超声图像。



      以上图片不管是超声图像还是实物,都表现为同心圆征,中心为坏死的脂肪组织,周边为纤维结缔组织包裹。(引自脱小飞等《腹腔游离体超声表现一例》)。

    是不是所有的游离体都是这样的表现呢?

    在一些妇科超声的检查中偶尔会遇到这样的游离体。






      以上图像,笔者在检查患者的过程中,仔细的观察,并让患者改变体位,确定了这个小东西是可以移动的。但它的声像图并未表现同心圆征。文献中也未有报道此类游离体的生长过程。难道早期的游离体就是这样的吗?它又是来源于哪里?

      在读到一篇外文文章中,写到了一例由子宫浆膜下肌瘤脱落形成的游离体,让人浮想联翩。



      这就给了腹腔游离体的又一个来源的解释,之前的笔者所遇到的也会不会是浆膜下肌瘤的脱落呢?尽管回声有些不太符合,但还是忍不住去想。有一点可以肯定,妇科超声检查时,这种“小东西”绝不是罕见的!

     一些网络文章中,经常会写到贾宝玉带玉而生,这个玉就是腹腔游离体。

     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那时候还没有剖腹产,贾宝玉的玉也不太可能从妈妈的腹腔里跑到这个子宫里的。

     既然有浆膜下肌瘤的脱落,那么有没有可能有粘膜下肌瘤的脱落呢,会不会也可以在宫腔里形成类似的游离体呢。如果可能,贾宝玉也就真的可以带玉而生了。

    以上笑谈,切勿当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