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能够制服董卓,又有先例可参照,本可以做得更好

 四地闲夫 2020-04-21

《三国演义》中,王允用美人计除去了董卓,又得到吕布的支持,奄奄一息的汉末朝廷终于有了一个喘口气的机会,但王允不自量力,不愿放过想要投诚的董卓余党,导致李傕和郭汜反扑长安,形势急转直下,汉室再难有翻身的机会。

他能够制服董卓,又有先例可参照,本可以做得更好

在正史的记载中,王允身亡的过程和小说情节大致相符。

《三国志》:夏四月,司徒王允与吕布共杀卓。卓将李傕、郭汜等杀允攻布,布败,东出武关。傕等擅朝政。

他能够制服董卓,又有先例可参照,本可以做得更好

重新回顾这段历史,试着想要找出是否存在一丝生存的可能,使得王允能够避免最后的昏着,妥善处理李傕、郭汜等人,避免困兽犹斗,从而东汉政权还能延续一段时间,答案是肯定的,的确存在这种可能,虽然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

而即使在想象的世界中,希望在公元192年里才改变王允的结果,时间也来不及,此时,可谓大势已去。唯一的转机,或许在六年前。

六年前,一个太守做出了杰出的先例。

在东汉末年,涌现出了无数英雄豪杰,也出现了一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廉吏羊续,他有着“悬鱼太守”的美称。

《后汉书.卷三一.羊续传》:后汉羊续为南阳太守时,痛恨权豪之家崇尚奢靡。时有府丞赠鱼,羊续将它挂起来,待下次府丞再送鱼时,将所挂之鱼拿出来教训他,杜绝其馈赠。

他能够制服董卓,又有先例可参照,本可以做得更好

除了为官清廉,羊续也具有优秀的政治才能,他不但顺利的平定了赵慈的叛乱,而且具有极高的政治智慧,既能严格的治理,也能适度的宽容,接受从贼的投诚,从而避免了血腥镇压和反抗,老练的清除了叛乱遗留问题,没有给日后留下隐患。

186年,江夏军人赵慈反叛,杀害南阳太守秦颉,攻陷六县。朝廷拜羊续为南阳太守,接管南阳事务。羊续入郡界时,暗下微服私访,完成观察后,他才正式以新任太守的身份到任。上任之初,羊续已尽知郡中县令何人贪渎、何人正直,也能分辨士民中的良士贤人、奸猾之徒。郡内官民见羊续竟如此了解南阳郡上下诸事,无不被其震慑。羊续安顿县情后,便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共同攻击赵慈,成功破贼,并斩杀赵慈,获首五千余级,六县附近的其他贼人亦陆续请降,羊续向朝廷申报,并请求朝廷宽恕跟从赵慈起事的从贼。平定赵慈后,羊续亦表现出优秀的治才,将南阳郡管理得井井有条,军民无不喜悦。

他能够制服董卓,又有先例可参照,本可以做得更好

假如羊续的行为能够影响王允,或许能改变未来事态的发展:或者,倘若王允亲眼看到羊续的治理方式,或亲自参与了羊续报告的审核和批准,会使得他或多或少认可并赞同羊续的做法,也许在面对董卓余党时,王允会改变看法,并采取截然不同的应对措施,及时的宣布宽赦从犯,或许汉朝还可以继续姓刘。

然而从结果可以知道,羊续的事迹对王允并没有影响,可能的一个原因就是王允并不了解羊续,那么,在公元186年,王允在做什么?

他能够制服董卓,又有先例可参照,本可以做得更好

据记载,虽然在公元189年王允来到洛阳,随后连续升职,在朝廷得以身居高位,并受到朝臣倚仗,但在此之前,王允却游荡在朝廷之外。

184年,黄巾之乱爆发,王允出任豫州刺史,并参与讨伐黄巾军和招降余党。期间王允发现中常侍张让的宾客与黄巾部众有联络,于是告发。汉灵帝知道后大怒并责斥张让,但张让最终没有获罪,于是向王允报复,王允因而下狱。王允期间获赦,但十多日后就再因别的罪被捕,送交廷尉。王允最终因得到大将军何进和袁隗、杨赐等人上书营救才得免死,至次年才得释放。王允有鉴于当时宦官权盛,于是改名易姓,流连于河内、陈留地区。

他能够制服董卓,又有先例可参照,本可以做得更好

所以,知道了王允在那一年的活动,就能发现一个很大的可能,或许王允不知道羊续是怎么处理叛贼从党的;而且,即使知道,也可能是听人转述,王允没有亲眼看到整个过程;进一步可以肯定的是,在羊续呈交给朝廷报告后,大臣们对报告进行激烈的讨论,而王允没有机会参与,所以,对羊续采用的正确做法,王允不会有太深的感触或印象。

假如情况相反,王允能够对羊续有深入的认识,并深切赞同他的做法,羊续将会给王允带来良性的影响,在王允将来做决定时,多少会带来改变。

不过,虽然存在这样的可能,但王允会改变的可能性也很渺茫。

也就是说,即使前提存在,即王允知道了羊续的事迹,但能不能由此产生有效的影响,又是另一个问题。

他能够制服董卓,又有先例可参照,本可以做得更好

而根据王允的一贯做事风格来看,有很大的可能,结果或许不会改变。因为王允的个性不能容人,他容不下蔡邕,同样容不下李傕和郭汜。

董卓被诛,蔡邕在主谋者司徒王允处坐,言语之际,他不免为之叹息。王允勃然变脸,斥责道:“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将他当作董卓同党收付廷尉。蔡邕谢罪,表示情愿受到“黥首刖足”之类严惩,只要让他完成汉史的续写工作。不少士大夫也出面救护,太尉马日磾口得知此事,急驰往王允处,说:“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无名,诛之无乃失人望乎?”王允不听。一代天才,被众人期待的第二位“司马迁”,竟死于狱中。

他能够制服董卓,又有先例可参照,本可以做得更好

相比董卓,蔡邕能带来的破坏有限,而且,即使存在如王允所言的恶劣影响,但也都在控制范围内;此外,留下蔡邕带来的好处更多,说是能够有利于文史发展、造福人类,也并不过分。可即便如此,王允仍然表现得眼里容不下半点沙子,为小害而舍弃大利。

连不能带兵打仗的蔡邕都不放过,能征善战的武将更不会放过,所以王允很难对李傕和郭汜表现出宽容。

结语

王允除掉董卓的时候,虽然朝廷的影响力大为消弱,但大义仍在人心,拥戴皇权的大臣为数不少,而且各地诸侯对于朝廷还存在表面上的恭敬,他们还不敢效仿董卓,行大逆不道之事。

在这个时候,朝廷想要恢复以往的威权,重塑大汉的辉煌,非常困难,但不是完全没有一点可能。

他能够制服董卓,又有先例可参照,本可以做得更好

而在王允犯下无可挽回的错误后,汉献帝才彻底沦为被人操纵的傀儡,从此,汉朝想要复兴,绝无可能。

倘若王允能学习羊续的先例,汉朝的命运也许会有迥然不同的发展。前人留下了行之有效的策略,后人只要照搬,便可以获得不错的结果,可事态却偏偏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不免令人惋惜。然而,历史不就是如此,前朝的错误不断的重复,循环交替。

〈参考〉

东汉文坛点将录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