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这几个祛湿穴,一身湿气跑光光!

 圣山溆水 2020-04-22

当我们人体的正气出现不足或者人体的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就会导致各种致病因素,或者外邪侵犯人体导致疾病。而湿邪通常有两种,一是外湿,一是内湿。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如何知道体内是否有湿?
看看下面的症状,你有几项:
1. 起床后昏沉、乏力,整日嗜睡。
2. 口臭,睡觉流口水,打呼噜。
3. 舌苔厚重、黏腻,舌头边缘有齿痕。
4. 食欲不振,时常胃胀。
5. 虚胖,水肿。
6. 手脚冰凉,爱出虚汗。
符合的越多,你体内的湿气可能越重。

艾灸祛湿简单又方便
艾灸的作用有很多,在生活中适时的艾灸能够达到开郁、祛湿的作用,而且还能补阳气。


01
取关元穴
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20~30分钟。


02
取命门穴
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20~30分钟。


03
取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有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作用,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用艾条灸20~30分钟。


04
取足三里穴
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用艾条灸20~30分钟。
艾灸注意事项

1、在做艾灸时,要专注。开始之前,把注意力全部收回到自己身上,艾灸时,抛去烦心事,去感受艾的热力,艾正穿入皮肤,把体内寒湿气赶出来,细细品味,在这过程中,除了艾灸的力量,还有您的精神力量,来共同治愈疾病。

2、凡高热、大量吐血、中风闭证及肝阳头痛等症,一般不适宜用灸疗,但并非绝对。

3、对于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慎用灸疗。另外,孕妇少腹部亦禁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