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的别称与雅号

 义聚成酒铺烤涮 2020-04-22

我国有着悠久的酒文化历史,随着酿酒技术的不断改进,酒的种类日益繁多,质地愈发醇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和欢迎。随着酒文化内涵的丰富,我国古代的人们在饮酒之时,大多喜欢为其所饮之酒叫上一个别称或雅号。而被古人奉称的这些不同的酒的称谓,其中大多数都有一定的历史由来。或引经据典,由历史典故演绎而来;或根据其所唱饮之酒的口感、功效、用途,酒的液体所呈现的颜色、浓郁程度等;或根据此酒的酿制方法、酿造原料的构成等等而定。随着饮酒之风的盛行,这些别称或雅号逐渐流行开来,并广泛地流于民间,使酒文化的内涵更具特色,不断丰富,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亦多有出现。

酒的别称与雅号

我国早在酒之起源时就流行有杜康造酒和猿猴造酒的传说,根据这一传说,古代的人们就将其称之为“杜康酒”和“猿猴酒”。在《诗经》中,还记载有“秬鬯一卣”的文字描述。相传秬鬯是我国古代用于祭祀的一种酒,由黑黍和香草原料酿制而成,因此用“秬鬯”这一称谓来为之起名。在《诗·豳风》中,还有“冻醪”和“春酒”的酒之雅号的记载,即“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文字描述。

汉代时期,在焦延寿所写的《易林·坎之兑》一文中,还出现了“欢伯”这一别称,流传甚广。在文中其说道:“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就是以酒的功效来命名的。因为饮酒能使人精神振奋,排忧解愁,令人心情愉悦,所以谓之“欢伯”。此称谓一直得以流传,至宋代还写有“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的诗句,以此为典来吟诗赋词。

酒的别称与雅号

三国时期,曹植在其诗作《七启》写到的“乃有春清缥酒,康狄所营”一句中的“缥酒”,亦是酒的称谓的一种。北魏时期,出现以酿酒者之名命名的酒别称——“白堕”,在《洛阳伽蓝记》中记载有“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时暑赫羲,以罂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时人语曰,‘不畏张弓拨刀,唯畏白堕春醪’”的文字描述,因此古人便将酒谓之“白堕”。

随着历史的发展,酒的称谓不断发生变化,亦越来越丰富。到了唐代时期,酒正式开始走入民间的百姓生活中,饮酒之风更为盛行。唐人普遍爱酒、嗜酒,加之酿酒技术的完善和成熟,酒的种类不断增加。所以这一时期出现了各种各样繁多的酒之雅号别称。

酒的别称与雅号

唐人对酒的称谓可谓五花八门,别称众多。如有根据酒液颜色的迥异所起的酒名——醍,即为一种呈红色的酒的名称;醙,一种呈白色的酒的称呼;还有呈黄色的黄酒,还有碧酒、黑酒等等。同时还有依据酒之不同纯度而给予的名称,如醥,即一种清冽晶莹的清酒;醅,则为一种未经过滤处理的酒;醪,与清酒相对,酒经压滤静置后,抽出清酒后余留的白浊部分的酒,亦属于一种未经过滤的酒。此外还有根据酒之各异的口感而给予的各种别称,如醴,即为一种味道十分香甜的美酒;圣,则与其相对,是一种口味较苦的酒的别称;香蚁,一种酒味飘香的酒的称谓等等。因唐代酒的种类十分丰富,因此还有很多酒的称谓直接依据其酒的原料和种类而定,如葡萄酒、梨花酒、椒伯酒、桂花酒、菊花酒、黄花酒、竹叶酒、伯叶酒、菖蒲酒等。还有根据酿造工艺而称的烧酒(亦有称温酒或暖酒)、冷酒等。这一时期,以“春”为酒命名很为常见,如剑南烧春、谷溪春、土窟春、瓮头春、石冻春等等。除此外,唐人对酒的称谓还有很多,如醁、腊酒、椒浆、云浆、壶浆、浮蚁、绿蚁等等,可谓是十分丰富。

酒的别称与雅号

在辉煌的唐代文学中,对酒的称谓给予提及和描述的亦有很多。如诗人杜甫就在所作的诗作中将酒称之为“杯中物”,在其诗《巴西驿亭观江涨》中写到的“赖有杯中物,还同海上鸥”和《戏题寄上汉中王》中提及的“忍断杯中物,只看座右铭”;韩翃在其诗《送齐明府赴东阳》中亦写到“风流好爱杯中物,豪荡仍欺陌上郎”的诗句,还有孟浩然的诗作《自洛之越》中的“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等等,均将酒谓之“杯中物”。

酒的别称与雅号

此外,还有以“浮蚁(蚁浮)之别称出现在诗人刘禹锡诗作《酬乐天衫酒见寄》中的“动摇浮蚁香浓甚,装束轻鸿意态生”;在郑谷的诗《自适》中的“浮蚁满杯难暂舍,贯珠一曲莫辞听”;杜甫在其诗《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中写到的“仙醴来浮蚁,奇毛或赐鹰”,《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一诗中所作的“蚁浮仍腊味,鸥泛已春声”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