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睡眠中猝死!坑娃的睡眠训练不如这1碗汤有效

 傻小手 2020-04-23

昨天又看到一则令我震惊的新闻:某家长训练孩子睡眠,做什么‘解锁趴睡’,结果3个月大的孩子被活活闷死,我是又心疼又生气,今天有些话不得不说!

这个新闻相信大多数家长都看到了:4月18日晚上,一个“睡眠训练付费群”的聊天记录流传到各个育儿群里。一位妈妈让3个月大的宝宝独自入睡,她在房间外看监控。结果,宝宝刚入睡时突然翻身,变成了“趴睡”的姿势,脸部朝着正下方,口鼻被压住,崩溃大哭。

整个过程妈妈都是观察到的,并且在微信群里“直播”,直到最后孩子停止呼吸。


当两个小时后,妈妈去给孩子喂奶,发现孩子嘴唇变紫、没有呼吸,送往医院,一切都为时已晚!


<<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

这个新闻,我真的是很生气!

我想说两点,希望家长能认真看完:

第一点:孩子趴睡有什么好解锁的?

怎么才能解决让你们无比痛苦的孩子睡眠问题!

第二点:孩子那么小有什么好训练的?

怎么才能培养你们所向往的“独立”的孩子!

孩子趴睡有什么好解锁的?

该解锁的是家长的认知!

孩子趴睡究竟好不好?孩子趴睡不能说不好,但是有风险:小宝宝一旦口鼻被捂住,胳膊和脖颈的力量是不足以支撑他们翻身或撑起自救的。一旦发现婴儿趴睡,家长更要在旁守护,不时检查口鼻,不能让孩子独自在房间过长时间!

孩子为什么爱趴睡?如果孩子突然间趴睡起来,家长帮助翻身后孩子还是喜欢趴过去睡,那么通常要先排除两个原因:1、孩子积食。食物在体内堆积不消化,仰着睡,肚子就会觉得被压着很难受,而趴着睡就能改善这一情况;2、脾胃受寒,趴着睡,肚子紧贴被子,热量散失得慢,孩子就会觉得更暖一些。

如果宝宝突然间出现这些情况,通常还会伴随着睡不安稳、更容易夜醒哭闹、胃口变差奶量变差、大便可能也会有不正常的表现,那么是孩子脾胃出现问题,解决积食,暖脾胃就能解决。

孩子哪些睡觉的表现是要注意的?

1、睡前抓头抓脸的小动作。春天这种情况的孩子很多,通常是肝气亢盛,孩子脾虚不能滋养肝血。控制孩子不要积食,脾胃好了就慢慢会好。

2、孩子半睁眼睛睡。这种情况叫“昏睡露睛”,多是脾胃功能失调,脾虚神败导致的,需要及时温脾暖肾、扶助正气。可以给孩子做小儿推拿,按揉足三里。

3、孩子半夜总是醒来哭闹。除了先解决脾胃积食的问题,要注意顾护孩子的“情志”。比如,孩子睡前玩得太兴奋或受惊吓,就会呈现出躁动、升发的状态,睡眠就会出问题。象现在家长非常流行的“放电”,睡觉前让孩子玩的精疲力尽,非常兴奋,越小的孩子越不合适。

怎么让孩子好好睡觉?先解决脾胃的问题,不要让孩子积食,日常健脾养胃。“胃不和卧不安”,脾胃好了自然就睡的好。眼下春入夏,3岁以上的孩子消化好的时候可以喝一喝白术佛手汤白术芡实瘦肉汤,3岁内的孩子可以用小儿推拿。

临床上我越来越觉得“情志呵护”的重要性。面对反复半夜哭闹的孩子,家长要注意这几点:

● 多陪陪孩子,给孩子以安全感,比如握着孩子的手入睡,也可以讲睡前故事或放些催眠曲,孩子睡着了也可以温柔的跟ta说话。

● 睡前不要看一些惊险电影、电视节目、避免过度兴奋、恐惧,以免耗费心神;

● 家长吵架也是孩子做噩梦的因素,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孩子睡觉的特殊表现,通常都是有原因的,不要刻意去解锁或者纠结孩子的睡姿。

孩子不是小狗,

刻意训练带来的伤害可能是终生的!

之前我跟大家专门讲过这些问题:刻意的隔离孩子、孩子哭闹故意长时间不抱、“哭声免疫法”、过早分房等等,对孩子的“情志”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的。

怎么培养孩子独立?这么小的宝宝,除了家长的言传身教,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让ta感受到“爱”,这就是我们说的“情志呵护”。

情志,大家可以用现代医学的“精神、情绪”等来理解,中医对情志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临床上我越来越体会到:越小的孩子这种情志的呵护对ta整个健康情况的影响,乃至到青春期的表现,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我相信,对孩子未来的一生都会埋下大家看不到的烙印。

有些家长可能觉得中医没有现代医学“先进”,那么下面这个西方科学家的这个实验,相信看完家长都会有所感触:

以下内容来源于:拾遗

再次看这个实验,我的心情还是很沉重的,希望家长们能够真正重视起来,希望家长们能让身边更多家长重视起来!

▍食疗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