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哭声免疫法”到趴睡训练,育婴邪道危害有多大?

 hl1bwcdm 2020-04-23

来源  Psychology Today
作者  Darcia F.Narvaez Ph.D
翻译  SME科技故事

放任婴儿哭泣(Cry It Out)的育儿理念,其实早在1880年代就出现了。当时医学领域关于细菌和病毒传播感染的研究十分火热,“应该少抚摸婴儿”的建议也在这个时间段被提出。
可以说这是人类最早开始质疑传统的育婴模式是否为最佳方案的源头。

到了20世纪,行为学家约翰·沃森(John Watson,1928)认为心理学应该是一门排除感情因素影响的自然科学。因此,作为当时美国心理学协会的主席,他发起了一场讨伐感情的改革运动。

他将行为主义中的机械化范式套用在育儿过程中,警告所有人过分的母爱会带来极大的危险。而在20世纪那个科学主义大崛起的时代,大家都相信科学家比母亲、奶奶、家人们更懂得如何教养一个孩子。

“臭名昭著”的约翰·沃森(John Watson) 他的两个孩子后来都死于自杀

对孩子的溺爱会导致他们的过度依赖,甚至造成往后人生的失败这种观点看起来十分有市场。但问题就在于,当年沃森提出的应该将“爱”剔除出抚养孩子过程的观点,从未有过实际证据的支持,事实甚至恰恰与此相反。

当时官方出版的一本小册子上建议:“做母亲就是要安静地抱着孩子,姿势要能让孩子平静下来,当你感受手酸时请马上停下来”因为“科学抚养产生的有独立能力的孩子绝不会给成年人带来不便。”

“小孩到了6个月大就应该被教导到能安安静静地坐在婴儿床上了,否则母亲可能需要不断地分心照看他,这很浪费时间。”

这套理念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熟悉?一位父母就曾跟我说,她让自己的孩子遵循“哭泣免疫法”自己入睡,因此她可以“寻回属于自己的生活”。

照顾一直哭泣的婴儿确实是很多年轻家长的“噩梦”

得益于现代神经科学的发展,我们现在证实了人类世代养育后代的传统方式比那些所谓的“行为学家”正确得多了——让婴儿感到痛苦是一种可能在他漫长的一生中都将对其造成伤害,并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做法。

令人作呕的行为主义理论将婴儿视为父母生活中的闯入者,并认为这是一种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加以控制的“入侵行为”,从而使父母获得解脱,重新拥有自己的自由生活。

也许我们可以试着理解这种态度与无知。因为在那个时代,随着现代都市的建设与发展,几世同堂的大家庭正在迅速减少,而独立生活的新一代父母需要寻找属于他们的育儿方法。相比于会有很多成年亲戚一起照料孩子的旧时代,那个阶段的人们确实生活在一个很不适应的状态中。


根据行为主义者的观点,孩子“必须被教导要独立”。但事实上,强迫婴儿独立可能会导致更大的依赖性。而相对应的,如果一个人在婴幼儿时代得到所需的东西,长大后会变得更加独立。

在有关狩猎者族群的人类学报告中,他们的父母就是通过满足婴儿和小孩所有的需求,来使得蹒跚学步的孩子们也有足够的自信独自走进森林。

另一方面,对婴幼儿常规的照料方式当然是迅速对他们的需求做出反应,从而避免孩子长时间的哭泣。但行为主义者鼓励父母不要对婴儿的哭喊随叫随到,不管他们是想要食物还是只是想要陪伴与安慰。他们认为成年人应该拥有“掌控”这种关系的主动权。

这两种做法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小孩很快学会了一种“提出需求-获得满足”的行为模式;而后者的小孩始终不明白该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以及怎样做才能获得回应与满足。
所以这样养育出来的孩子呼叫帮助与关注的频率是少了,但同时他们也更可能变得不善表达、不快乐、喜欢抱怨,甚至更难以得到真正的满足感。

图文无关*

由于与人类大脑有许多相似之处,大鼠常被用来研究哺乳动物的大脑如何工作。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发现,如果刚生下来的前十天中母鼠的营养状态极差,那么得不到营养上充分满足的小鼠在余生中都将对新的状况感到更加焦虑

这是由于哺乳动物中某些用于控制焦虑的基因,需要在出生后不久的这个关键阶段被激活。如果不幸错过了,那接下来便只能靠药物来减轻这种焦虑。研究结论表明,有数百种基因受到营养的影响。

神经学教授Michael Meaney与他的团队在2001年的研究报告中陈述了相关的发现。他们证实了人类大脑中也有与大鼠类似的机制——照顾者的行为对于激活和关闭基因起着决定性作用。

而且试验结果还更进一步表明了,母亲与孩子之间可以理解为一个相互反应的二元组。如果母亲以积极的态度回应与照顾孩子,彼此之间都会变得更加健康与快乐。这样的情况也同样反映在其他儿童的照顾者身上。


但事实上,这些实验结果并未成为常识性的共同认知。如今依然流行着一些奇怪的想法,例如让婴儿独自一人躺在婴儿床或其他装置中,让他“哭出来”(cry it out)是更有益其成长的。这真的是对儿童大脑发育的严重误解。

婴儿通过手势来表达需求,如果得不到及时响应,最终就可能通过哭泣来表达。就像成年人在口渴时需要喝水一样,婴幼儿哭泣时也是在寻找此刻所需的东西。成年人一旦满足需求就会变得镇定,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也会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婴幼儿也是如此。

在大脑迅速发育的过程中,如果婴儿承受过度的痛苦情绪,它将演变成对神经突触的损伤。长时间的哭泣过程会使大量的荷尔蒙皮质醇被释放出来,而这种激素是神经元杀手,也会损害海马体的发育
它造成的后果可能不会立刻显现,但谁知道在极度紧张的时候哪些神经元会生长连接失败甚至消失呢?

图文再次无关*

另一方面,絮乱的压力反应不仅可以在带有压力反应系统的大脑中被建立,也可以通过迷走神经在人体内建立。迷走神经是一种影响多种系统功能(例如消化系统)的神经。也就是说,生命早期的长期压力困扰可能导致迷走神经功能不佳,甚至导致诸如肠道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生。

初生的婴儿是依靠照顾者来学习自我调节的。当婴儿受到惊吓后父母抱着并安慰他时,婴儿会建立起一个情绪抚慰的期望系统。这些被满足的期望会融入自我调节的能力中,调节身体与大脑的平静度。

如果任由婴儿独自哭泣,他们会在面对巨大的痛苦时学会另一套系统。那就是关闭感受、停止成长、停止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从而避免伤害。这也是为什么放任不管一段时间后,孩子确实很少哭闹“打扰”大人的原因。

最后,孩子的信任能力将被破坏。生命的第一年是建立对世界,对照料者和自我世界的信任感的关键时期。当满足婴儿的需求,使其无痛苦时,孩子会得知世界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地方,人际关系是相互支持的,而自我是可以满足其需求的积极实体。

反之,需求被忽视的孩子会对人际关系和世界产生不信任感,其自信心也将受到损害。孩子可能需要花上一辈子的时间来填补内部空虚,来试图重构对这个世界的信任。

“猫都比你会带孩子”

从大人的角度出发,所谓“哭泣免疫法”这种不管不顾的照顾方式看似让父母收获了更多宝贵的私人时间,但失去的也许更多。

其中最致命的是对情绪的敏感度。婴儿的哭声本来是这个世界上最“揪心”的声音,这是藏在人类基因中的本能反应。但长期学习忽略婴儿哭声的看护人将会同时丧失同理心,这是一个很微妙的变化,渐渐地看护人可能会不自觉忽略人际交往间那些对方传达需求的微妙信号,变得不近人情甚至铁石心肠。

正常人类看到这种画面都会下意识想去抚慰婴孩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一开始在我们祖先环境中哭泣的婴儿可能会惊动掠食者,由此我们不断发展出有助于减轻婴儿痛苦的养育方式。但到了20世纪,有孩子的一代与有养育经验的一代变成了两个家庭,这使得人们失去了(非常伟大的)属于祖母辈的广泛知识,几代人之间失去了让婴儿快乐成长的智慧

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明白了诸如哭泣免疫法之类育儿方法的离谱危害。为了下一代以及一个更加健康的人类社会,科学育儿方法的广泛科普,在新一代父母与更年长者生活环境隔离的背景下,正显得越来越重要。

 
原文链接:
https://www./us/blog/moral-landscapes/201112/dangers-crying-it-ou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