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徐州计划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97所

 天承办公室 2020-04-24
深化“五育并举”工程 
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2020年我市继续深化“五育并举”工程,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体系。

实施学校思政课建设工程,开展“思政名师同上一堂课”活动。利用我市红色资源优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深化家校共育,实施“彭城好爸妈”成长学习专项提升行动,办好家长学校,强化家庭教育咨询指导。全市中学心理健康课程开课率要达到100%、小学要达到50%,创建省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100所,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完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制度,建立儿童青少年近视状况监测制度,开展“家校联动防控近视试点县市区、试点校”创建,扎实做好学生近视防控工作。

强化学校美育工作,开齐开足课程,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组织首届初中生美育毕业测评。

建设校外综合实践精品课程和示范基地,丰富劳动教育载体,拓宽劳动教育途径。

提升基础教育教学 
向45分钟要质量
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启动“彭城好课堂”建设工程。筑牢质量“生命线”意识,夯实课堂主阵地,向45分钟要质量。

迅速扭转“重论文发表、轻教学实绩”的现象,引导教师把精力用在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水平上。

建立校长推门听课制度,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全程监督评估。落实新课改要求,深化“学讲计划”,全力打造“彭城好课堂”。

建立完善选科评估与指导机制,细化配套方案,把国家考试招生制度顶层设计的要求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提高高考升学水平

强化学科建设,系统推进师资研训、教学改革、学科课程和资源建设,迅速改变我市首选科目、再选科目薄弱垫底的现状。 

举办两地教育管理思想研讨会、校长论坛等活动,助推我市学校办学水平、校长管理能力再上新台阶。

筹备召开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第二届实验区课程教学改革现场推进会,物化和推广我市课改新成果。

新(改扩)建
中小学55所、幼儿园42所
全年计划新(改扩)建中小学55所、幼儿园42所,确保秋季开学投入使用。

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普通高中2所,完成改扩建任务18所。

大力引进优质民办学校或管理团队,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学校和幼儿园。

新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50所,基本实现标准化学校全覆盖,努力化解大校额,全面消除超大班额,2020年将大班额比例控制在5%以下。

制定《深化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发展指导意见》,整体提高中小学办学水平。

开展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提升行动,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落实关爱留守儿童和控辍保学工作责任制。

实施优质幼儿园创建攻坚,新创建省市优质幼儿园60所、省市课程游戏化项目11个。

探索普通高中联盟发展机制,整体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

加大教师招聘力度
壮大名优教师队伍
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对中小学教师编制进行动态管理,依据新学期学生数量精准核定教师补充目标。

加大教师招聘力度,严把思想政治关和师德要求关,扩大校园招聘,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落实“银龄计划”,返聘优秀退休教师

开展校际交流调配,缓解教师结构性矛盾。

实施第二批三师提升工程、学科首席教师培养工程和名师工作室评选。

探索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联合成立淮海经济区教师发展学院,为教干教师业务提升创造条件。

督促各地落实教师待遇,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规模
拓展学生升学路径
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规模,今年要新增校舍面积12.2万平方米。

聚焦我市四大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完善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对设置雷同、就业连续不达标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或停止招生

打造4所省中职领航学校,力争公办职业学校全部进入省现代化和优质特色学校行列。

扩大中职本科“3+4”、中高职“3+3”分段培养试点项目,推动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拓展学生升学路径。

启动职业教育“三师工程”,评选首批职教名师、优师、良师,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

建立更加灵活的职业院校教师招聘制度,鼓励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着力培养一批“双师双证”优秀教师。
实施“教育治理现代化”工程
提升助推教育质量
深入实施学校安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学校保安规范足额配备,聚焦学校消防安全、校车安全、食品安全等重点环节,开展集中整治,打造“平安校园”

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使用一体化发展,加快幼儿园移交步伐;进一步强化看护点清理,力争年底前基本完成清理整顿任务。

加快普惠性民办园认定,落实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

严格落实民办教育机构年检制度,不参加年检或年检不通过的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一律停止招生。

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全面推行对民办培训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筹建校外培训行业协会,逐步构建行政监管、信用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管机制。

推动主城区80%的中小学、县(市)区60%的中小学达到省级智慧校园标准,积极争创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

组织100所城乡学校网上结伴发展,扩大教育扶智覆盖面。

来源:都市晨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