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动与不运动,“人生最后十年”的样子取决于你现在的选择!

 ybshzz 2020-04-24

想先给你看两张照片

可以猜一下,他们有多大了

答案可能会让你震惊

——

上边的“女孩”刘叶琳

今年已经51岁了

下边的“小伙”杨新民

已经70岁高龄了

很多人在得知他们年龄后

都有一个共同的反应

不可思议!简直是逆生长

但其实细究他们减零的秘诀

答案也很简单:运动

01 

运动这回事,身体看得见

说到运动,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会:

有人说,体重降下来了;

有人说,精气神都好了;

还有人说,身体有力量了,都很少得病了。

运动时间最长已经坚持了整整31年!她说,身体比以前好了很多,还解决了便秘问题。

其实运动这回事,身体是最看得见的!

时间相对充裕的人,会规律坚持运动,锻炼身体,在网上看到有人已坚持连续跑步200多天了,每天跑个5km,完全不在话下。

时间较少的,也会抽空动一动,做做仰卧起坐,散散步。

因为运动这件事的好处,真的太多了!

前阵子,有个视频火了,名字叫《人生最后十年,你要怎么过》。

很多人看完后都直呼扎心,因为运动与不运动的对比实在是太分明了!

它决定一个人的人生后十年,是穿着运动鞋,神清气爽地开启新一天,还是穿着病号服,艰难地在病床踱步。

它决定一个人是穿着衬衫打着领带,对着镜子整理装束,还是只能打着点滴,在病房颤颤巍巍地起身。

甚至还会体现在家庭的和谐度上,毕竟没人愿每天陪在一个久卧病床的人身边。

在这样的对比中,你会发现,运动已不单单是一种项目,它带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02 

运动,会让人生更幸福

运动的好处不单单是在身体上,也体现在情绪的改变上。

有时候,它代表独立。

有人说,坚持运动了半年,练出了肌肉,心理上也不知不觉更踏实了,感觉自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甚至搬动很重的家居,不需要麻烦别人了。

有时候,它是一种释放。

也有人说,最难熬的时候,我都是用跑步来释放压力。

这种释放很有效,运动两年后,虽然难熬的时候不可避免,但觉得自己的性格韧性越来越强,遇到难题不再唉声叹气,而是想办法去解决了。

这时候,运动对一个人来说,不再是一种体育竞赛式的运动,而是和自我交流的过程。

但也不只是和自己交流,它慢慢地还会渗透并影响到我们的社交活动。

有研究表明:运动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社会性活动。

心态阳光、身体健康的人,往往和身边人的相处也会更融洽。

没错,运动这种形式,成本很低,号召力又很强。

在这样的过程中,它成为了一种令人感到幸福,并生活得更好的方式。

 03 

就连他们,也在号召运动

从2003年抗击“非典”先进人物到现在,钟南山已经83的年龄,却依然坚持自己的工作岗位,实在令人敬佩。

钟南山曾经谈过自己的运动观:“体育运动应该像吃饭睡觉那样成为生活中必需的一个成分。这就是为什么我到现在这个年龄还能坚持那么大量的工作,和身体是有很大关系的。”

今年初,一张钟南山院士在奔赴武汉的列车上小憩的照片刷屏网络、感动全国。而目前中国的新冠疫情控制初见成效,出现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钟老依然神采奕奕、健康矍铄。钟老透露,他在疫情期间仍然坚持锻炼。

宋黄庭坚《书幽芳亭》中提到——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所谓国士,便是一国中最优秀的那部分人才。而毫无疑问,钟南山绝对担得起“国士无双”这样的评价。 

同样被称为国士的还有袁隆平。巧的是,袁老爷子也一直有坚持运动的习惯。 

元旦的时候,90岁的袁隆平寄语年轻人:要注意身体,2020年要多运动,身体才会好。

“锻炼可增强体质,身体好才能更好地做科研。”坚持锻炼身体,不仅让袁隆平拥有好的身体状况,还让他的心理年轻也非常年轻。他说自己90岁,是真正的90后。 

大家都说,“我吃了袁隆平的大米,只有他能说我胖。”那么,现在,袁老爷爷号召你去运动,你听不听话?

运动即良医,“练”就不平凡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春之计在于练

煌杰体育Sports Mall

做健康生活的先行者和倡导者

让运动变得更有趣

我们为你想的更多

部分内容源自网络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小J将及时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