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文:目标与考核哪个更重要?目标与考核的联系和区别在哪里?

 全优绩效 2020-04-24

image.png

目标与考核哪个更重要

目标与绩效考核哪个重要?这是困扰很多企业绩效管理者的问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也就无法明确绩效管理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也无从得知该使用何种具体的绩效模式。

大家可能会问:“没有目标,考核什么?”按理说,先有目标,才有绩效考核。这样看来,目标比考核重要。但是,没有考核,目标的落实就没有了保障,肯定是完成不了的,如此一来,考核看上去又比目标来得重要。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对于不同的企业,这种重要性也会发生偏向性,有的企业重视目标的建立,而有的企业则注重考核的重要性。

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先要做好目标的考评。

image.png

目标考评是目标管理的重要环节,考评的基本目的是要检验目标的合理性的,并且为计划分配、成果预测、绩效考核、改进工作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供着坚实的基础。

目标考评是目标管理最后一个环节,既是上阶段目标管理的终点,也是下阶段目标管理设计绩效目标的起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个封闭循环。

制定企业绩效目标时,首先要了解目标绩效的关键问题,那就是企业的下阶段战略是什么,企业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其次,还要了解这些目标是否具体明确。通过审核,明确这些目标是否符合企业战略的基本要求。再次,确定企业准备怎样做,该采取怎样的考核手段,实现同样目标可能有几种不同方法或更好的办法。要明确,企业制定目标的依据是什么,还要对影响企业整体战略的因素有所了解,比如政策、市场、资源、环境,这些都是我们制定绩效目标时要具体分析的。最后才能谈考核方式的应用、考核数据的收集、考核过程的监管、考核内容的管理、考核结果的计算和考核的最后评分。

所以,目标和考核,并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而是要注意操作的先后顺序。

目标与考核的联系和区别在哪里

想要了解目标与考核的关系,首先要看一个案例。简单来说,现在国内的大学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严进宽出”型,也就是所有的人都挤在条道上,就是通过高考这条道考上大学。最早开放高考时,一百个人里面只选一个大学生,考大学对于很多人来说非常难,非常严格,这就是“严进”。但是在进入大学之后,整整四年的时间大部分学生都在干什么呢?很多学生的大学生活就用一个字代表——“混”。这是因为大家读大学比读高中要轻松很多。大学四年,只要你不违反法律,不犯原则错误,绝大部分大学生都会得到学士学位,还给予工作分配,这就是“宽出"。

另一种大学是“宽进严出”,也就是现在的“自学考试”。谁都可以报自学考,这就是“宽进”。之后年年考试,一门门考,而且一年只能考两次,大多数人考到最后都考疲乏了,因为所有的科目都得及格,而且考题还很难。所以,要拿到大学毕业证书并不容易,这就是“严出”。到现在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大概只有四分之一的自考生从这条路上走出来,最终拿到了文凭。

image.png

现在很多企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严进宽出和宽进严出互相交织,导致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绩效目标都变得模糊起来,从而导致对于员工的绩效考核也变得混乱,导致绩效管理无法推行下去。

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存在这样的关系:目标管理在前面,绩效考核在后。企业在处理目标和考核这两者关系的过程中,到底是重视目标管理,还是重视绩效考核?如同上一节的内容一样,企业必须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应该侧重于哪个方向。

目标和考核是不一样的,从某种程度而言,“严进宽出”更适合企业的长期发展。在做目标时尽量严格,尽量把目标做得更清晰,让员工和部门了解目标的内容,保证目标的推行更轻松。如果目标做得很清晰,那么后面的绩效考核就会容易很多。如果一开始的目标做得不够好,那么绩效考核就很有可能与各部门和员工造成纠纷。作者/熊老师(inte6198110)

所以,目标设定不严格、不准确,绩效考核就难,容易出现扯皮、抱怨等情况。这是企业的管理者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没有弄清目标和考核关系的原因。

如果目标设定严格,那么绩效考核操作起来就比较容易了。所以,如果企业把与员工的争议,从考核阶段提到目标设定阶段,让目标设定从开始就变得毫无争议,员工主动许下了对于目标的承诺,就会尽量避免考核中出现争议。

image.png

如何做到考核中少出现争议?首先,对目标的设定要做到员工自评的得分,与上级评定的分数差不多。这就要求双方对目标的设定达成一致的见解,对考核的计算方式、考核的标准达成统一。唯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争议的出现。

某企业生产组长的考核,目标的设定按照历史数据得出,产品的最终合格率为97%,超过一个百分点扣5分,最后得分为80分。这是企业算的结果,员工自己算的则是805分,差距不大,也更容易接受。

至于考核阶段,既然目标和考核存在前后顺序,那么企业就应该把与员工的争执从考核阶段提到目标设定阶段。与其在之后的工作中出现偏差,不如从一开始就由双方经过激烈的讨论达成共识。管理者要知道,如果目标设定不合理,员工和管理者在考核阶段肯定会发生纠纷,所以不如把争执从考核阶段提到目标设定阶段。这样,双方达成有效共识,从而保证以后的考核中尽量不出现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