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数、理、占是《易经》的根本内容。

 龙行天下灌洋 2020-04-24

《易经》,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即:象、数、理、占,这是《易经》的基本内容。

《周易》的发展,是一个深化完善的过程,有其内在规律性,“象、数、理”是其核心内容,“占”是其技术手段及应用。

《周易·系辞上》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易经》的象数理占之间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尤其是象数,原本就是一体。在易经八卦中,乾卦象征天,其数为一;坤卦象征地,其数为八;震卦象征雷,其数为三;巽卦象征风,其数为五;坎卦象征水,其数为六;艮卦象征山,其数为七;兑卦象征泽,其数为二。八卦就是这种象中有数,数中有象,象数合一,不可分割的整体象数符号。象数与理也是密不可分的。“象数理三者并重,象是现象,数是数学,理是义理。宇宙间有象就有数,有象有数就有理。三者相因互为用,为一整体,足以概括《周易》之全部”(胡自逢《谈数易学研究》第一辑》,《周易研究》1997年第二期第6页)。占,则是运用象数理之思维模式以一定的操作方法与程序占筮自然、社会、人事变化之吉凶。

象是易经的基础,核心。

“象”是现象,是事物的外部特征。万物类象等是研究象的学问。象可分为动象与静象、抽象与具象等等,是事物在特定时空中的状态。

《周易·系辞下》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易经》是一部以卦象来象征事物表达思想内容的书,从这个意义上讲,《易经》可以说是一部象学之书。

《周易·系辞上》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八卦象征八种事物,即《说卦》所说: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八卦又具有八种基本性质。《说卦》曰:“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将八卦象征的八种事物和具有的八种性质进一步引伸,八卦即可象征宇宙万事万物,自然、社会、人事的全部信息无不包涵在八卦之中。将八卦重叠即成六十四卦,产生了三百六十四爻。

《周易·系辞下》曰:“爻者也,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爻象是模仿事物的矛盾运动而显现的吉凶。

《易经》每一卦,既象征事物的外形,又象征事物间的联系,更象征阴阳对立的矛盾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运动,显示事物变化的吉凶结果。

二、数

世上万事万物都离不开数,任何事物都可以用数来表示。有象必有数,《周易》的数是活的,古人称为“象以定数”,事物的发展是没有穷尽的,因此卦象的变化也是无穷无尽的。

1、天地之数。《周易·系辞上》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数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2、大衍之数。《周易·系辞上》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3、爻位之数。每卦六爻从下往上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阳爻用“九”表示,阴爻用“六”表示。

《易经》之数从何而来?

《周易·系辞上》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圣人根据《河图》、《洛书》作八卦,则《易经》之数即来自《河图》、《洛书》。《河图》中奇数一、三、五、七、九为天数;偶数二、四、六、八、十为地数,天地之数相加为五十五。

《周易·系辞上》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后天八卦数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来源于《洛书》坎北、坤西南、震东、巽东南、中五、乾西北、兑西、艮东北、离南之数。

《周易·系辞上》曰:“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真把《易经》的数理弄通了,天下万事的道理没有不知道的。未卜先知,这就是《易经》数理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三、理

有数必有理,《易经》的理,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推理。

《易经·坤卦》有“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君子内存中和,外通事理,在合适的位置上安身立命,美在内心,充沛于四肢,发挥于事业,这是美的最高境界了呀。

《周易·系辞上》有“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明白了简约与平易,天下之理也就得到了;天下之理得到了,就可以在其中成就自己的分位了。

《周易·系辞下》有“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如何来守护地位?用仁德。如何来聚集百姓?用财富。治理财富,端正号令,禁止民众为非作歹称为义。

《周易·说卦传》有“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和谐顺成宇宙的法则以求治理合宜,穷究事物的性理以求通达天命。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从前圣人创作《周易》,目的在于顺应万物之性和宇宙法则。理即对象数以哲学上的阐述,具有科学性。如果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都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去推理,他就可以未卜先知,不需要占卜就知道结果。

四、占

“占”是推断事物发展过程的一种方法,是综合运用象、数、理进行分析、判断进而揭示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学问。

《周易·系辞上》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又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糸辞焉以断其吉凶”。又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占筮者尚其卜占”。这表明《系辞》作者认为《易经》是一本占筮之书。朱熹认为:“易乃占筮之书,古者则藏于太史,太卜以占吉凶”。

占筮的工具是蓍草,占筮的方法为《系辞上》所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数。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后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六爻卦画出后,就可依据卦象卦数爻辞来分析其中的义理,判断事物情况的吉凶祸福,至此,《易经》的象数理占即溶为一体。

发布于 2019年09月18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