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之三形志辩证及出血出气

 感通天下 2020-04-24

 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

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

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

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

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是谓五形志也。

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

这一节将人的身形肉体与精神状态放在一起来探讨病变所在和治疗方法。这个角度探讨问题,起码说明古哲心目中的人是肉体与精神的对立统一状态,既相互紧密联系又有所区分。精神产生于肉体,分别受到肉体局部的影响,却对肉体又具有特别大的影响。

第一,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剌。

一个人形体舒适安宁,好象没有什么病疼,却总有志气未遂,闷闷不乐,痛苦不堪。这种病是心病,生于血脉,是血脉集中反复过度流动在头脑某处,对头脑组织造成了重大负担引发了人的精神损害,治疗的办法是多用语言说服,解开心结,调节思绪心志,并用艾灸和针剌,使血脉通畅。

第二,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

一个人身心快乐,环境也很好,能生什么病呢?最大的可能是脾胃因饮食过于富裕而伤脾胃,进而引发肥胖病,这一类病宜以针剌与砭石,使其明白富贵也有害处,必须注意避免。

第三,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

一个人体力力劳动辛苦,精神状态却很好,这种人最容易在劳动中伤筋动骨。对这种病的治疗,就应该热熨、导引,使他多处于轻松状态,注意不可过度劳累。

第四,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

如果一个人既劳力辛苦又心志不宁,身心同时受到巨大刺激和损害,最容易表现在咽喉部位发生毛病,出现问题。这种病的治疗就只能依靠百药来清热泻毒了。

第五,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如果一个人多次经受惊吓恐惧,在危机状态、应激状态中身心同时受到巨大刺激和伤害,就会产生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身体上也会产生经络不通,麻木不仁的现象。这就需要安神定志,接受按摩并多喝一些米酒之类的发散药,通利经络。

是谓五形志也。这就是五种形志不同状态的人容易生出的不同病及其治疗大法。

这一篇最后指出,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

剌阳明经穴位时,可以出血出气,摇大针孔,用泻法。因为阳明经多血多气。剌太阳经穴位时,可以出血,不宜伤气。因为太阳经多血少气。剌少阳经可以摇大针孔泻气,却不能出血。因为少阳经少血多气。剌太阴可以出气,不宜出血,因为太阴经穴位多气少血。剌少阴肾经和心经穴位时,也宜出气而不宜出血。因为少阴也少血多气。剌厥阴肝经和心包经穴位时,可以出血,不宜伤气。因为厥阴经多血少气。

一句话,阳明太阳厥阴经可以出血。因其血多。

这一段剌法提示,是根据第一节说明的各经气血多少的天人之度确定的。在针疗实践中一定要注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