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 灸法理论 你一定要知道

 培训班背包 2017-05-28

黄帝内经 灸法理论 你一定要知道

《黄帝内经》灸法理论: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也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继续发展的基石。《内经》大量的篇幅论述针灸学的内容,尤其是《灵枢》所记载的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系统,其主要内容至今仍是针灸学的核心部分。《内经》对针灸的理论和应用有全面的论述,其中关于灸法的论述涉及36篇,对艾灸理论基础旳奠定和后世艾灸疗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整理如下。

1.灸法原则

根据经络气血虚实不同,辨证施灸。《素问-通评虚实论》曰:”络满经虛,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即指经络的分布走行各有处所,经行于里(阴)而络布于表(阳),由于经络邪正的盛衰不同,当辨证施以不同的灸法”。

根据六经气血的多少,精神情志的不同选用灸法。《素问-血气形志篇》云:“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是谓五藏之俞,灸刺之度也”。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剌,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即是指出血气有多少,形志有苦乐,天人有常数,灸刺有常度。

2.灸法作用

《内经》中所载灸法的应用十分广泛,能治疗多种疾病。《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1)温散寒邪

《素问·调经论》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即可用灸法洽疗寒邪为患,偏于阳虚诸证。

(2)祛风和营

《素问·玉机真藏论》曰;“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亳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烫熨及火灸剌而去之,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契,当此之时,可灸可药”。《素问·骨空论》曰:“大风汗出,灸噫嘻”。风为百病之长,最易袭表,致腠理闭郁,营卫不和,此时用灸可以发散透泄,调和营卫,引邪外出。

(3)行气活血祛瘀

《灵枢·剌节真邪》曰:“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即是指出血脉因寒气而凝结,,运行涩滞不畅,必须先用温熨调和其经脉,在两掌、两腋、两肘、两脚,以及项与背竹等关节交会之处,施行熨灸,以行气活血祛瘀,待温热之气到处通达,再取穴进行针刺。

(4)温阳固脱,补中益气

《灵枢·官能》云:“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阴阳皆虚,火自当之,厥而寒甚,骨廉陷下,寒过于膝,下陵三里,阴络所过,得之留止,寒入于中,推而行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即是凡遇大寒在里,或中气下陷以致阴阳俱虚的患者均用灸法。

(5)灸治痈疽

《灵枢·痈疽》云:“发于肩及,名曰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逞火芮之,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即是痈疽初期时可用灸法,使痈毒得以消散。

(6)调气通经以治癲狂

《灵枢·癫狂》曰:“治癫疾者,……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骶骨也,……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挾太阳,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即指气机逆乱,气血失调所致的癫狂可用灸法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