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中论第四十之三厥逆、怀子及病热而痛

 感通天下 2020-04-24

腹中论最后探讨了厥逆、怀子和病热而痛三方面问题

帝曰:善。有病膺肿,头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

岐伯曰:名厥逆。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灸之则瘖,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阴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瘖,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第一,黄帝问胸膺肿,豢痛、胸满腹胀,这几个症状同时出现的病是什么病?是怎么得的?怎么治疗歧伯回答,这种病叫厥逆。是阴邪之气自下而上形成的。如果施灸,人就会发不出声来。如果用砭石,人就会发狂,只有当阴阳之气并行的时候,才可以治疗。

人体阴气逆而向上,在上部积余,如果用灸法,阳气入于阴气之内,就可能引发瘖,如果用砭石去血,就可能使阳气更虚,引起因虚而狂的精神病。如果阴阳之气并行了,再给以治疗,可以达到痊愈的目的。

帝曰:善。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

岐伯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

第二,黄帝问如何知道女人怀子了呢?

歧伯回答,女人身体如同生病一样,却丝毫没有出现邪脉。说明这些病症,是正常的怀子反应。

帝曰: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

岐伯曰: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也。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入阴也。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乃(月真)胀而头痛也。

帝曰:善。

第三,黄帝问,人体有热而痛的问题,是什么病?

歧伯的回答一分为三。根据热的轻重,看脉的博动状态。认为热就是脉搏跳动引起的。如果人迎脉大于平常一倍,是少阳之热,如果人迎脉大于平常二倍,是太阳之热,如果人迎脉大于平常三倍,是阳明之热。是三阳经的热气进入了阴脏。因为阳入于阴,所以病在头与腹,会表现出胀满和头痛。

细心听取几千年前古哲对于疾病的探讨,是启发现代人医学灵感的窍门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