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的环境产生一定的艺术, 就像一定的环境产生一定的植物一样。 元画主体化传统的产生正是如此。
元代书画家滋生了“闲逸”之气, 绘画成为他们释放痛苦的通道, 在无奈中他们追求着“独善”与“隐逸”, “高逸”之美成为普遍的时代追求, “聊写胸中逸气”成为一代人的心声。 ▲点击进入《高清古画图库》 元 高克恭 春云晓霭图轴纸本138.1x58.5 进入元代,山水画成为中国画大宗。 而且绘画主体的转变使元代具有了文人画传统的独具经典的意义。 元代不设画院,专业画家便逐渐被文人画家取代。 元代文人才真正成为绘画创作的中坚力量。
元代的“文人画”是隐逸的产物,文人画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其用笔与用墨(色)上: 1、用墨(色)
2、用笔 元四家的笔墨也风格各异:黄公望的遒迈,吴镇的深郁,倪云林的疏简,王蒙的苍茫等等。
元人笔墨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引书入画,开有元一代画风的赵孟頫,本身就是一个冠盖群伦的书家,他的那首题画诗几乎无人不知:
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点击进入《高清古画图库》元 赵孟頫 秀石疏林图纸本27.50×62.80 他是以八法入画书写着自己志得意满又愧悔难解、知音难觅的人生情怀的。书法用笔的书写性,抒情性在绘画中的体现是在文人画中得以真正实现并达到鼎盛的。 文人画用笔的重书写性还包括诗书画印的完美统一,这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面貌是区别于西洋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文人画家重学识、修养、气质、品格和浓浓书卷气的综合体现。 从总体来看,元人主体化的传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又一座丰碑,堪称是中国画笔墨的最高经典。
▲点击进入《高清古画图库》元 赵雍 孤隺横江图绢本26x27 ▲点击进入《高清古画图库》元 寒江待渡图30x32(纳尔逊) ▲点击进入《高清古画图库》元 方从义 高高亭图 纸本 27.5x61.3 ▲点击进入《高清古画图库》元 陈汝言 罗浮山樵图绢70x53.5克利夫兰 版权说明:源于网络,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处理 |
|
来自: 闲人品悟 > 《国画技法理论及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