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之二十八病之中外、寒热

 感通天下 2020-04-24

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

岐伯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

第一,黄帝问,有的病由体内而传变到体外,有的病由体外而传变到体内,如何治疗呢?

歧伯讲,体内症状影响到体表的,就应当先治体内症状后治体外症状。体表症状影响到体外症状的,就应当先治体表症状,后治体内症状。如果体表症状影响到体内症状而偏于体内症状的,就应当先治其体内关头,后治其体外症状。如果体内症状与体外症状不相关的,就治疗主要疾病。

帝曰:善。火热复,恶寒发热,有如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数日发,其故何也?

岐伯曰: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也。阴气多而阳气少,则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日近。此胜复相薄,盛衰之节,疟亦同法。

第二,黄帝问,火热之气来复,使人恶寒发热,就象疟疾的症状一样,有的一天一发,有的间隔数天一发,这是为什么?

歧伯讲,胜复之气相逢时,阴阳之气有多少的关系,阴气多而阳气少,发作的时间间隔就长一些。阳气多而阴气少,发作间隔的时间就短一些。这是因为胜气与复气相互斗争,阴气和阳气互有盛和衰。疟疾病的发作道理也一样。

帝曰: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

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

第三,黄帝问,医论中讲,治疗寒症用热药,治疗热症用寒药,医生是不能违背这些准则而改变的。但是总有一些情况,有些热病,服用寒药后反而更热,有些寒病,服用热药后反而更寒,这样不但原有的寒与热依旧存在,还增加了新病。应当怎么治疗呢?

歧伯讲,热病用寒药反而热的,就应当滋养其阴。寒病用热药反而更寒的,就应当补益其阳。这就是求其属类的治疗方法。

帝曰:善。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其故何也?

岐伯曰:治其王气是以反也。

第四,黄帝问,服寒药而反热,服热药而反寒,这是什么原因呢?

歧伯讲,这是因为只注意了治疗当旺之气,而没有兼顾脏腑本气,所以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