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文探奇】十月 蛐蛐儿、聒聒儿、油壶卢

 高山仙人掌 2020-04-25

READ

蛐蛐儿、聒聒儿、油壶卢

虫鸟之鸣,最关时令。而人力所至亦能与时令相转移,是亦有关时令矣。京师五月以后,则有聒聒儿沿街叫卖,每枚不过一二文。至十月,则难カ者生,每枚可值数千矣。七月中旬则有蛐蛐儿,贵者可值数金(有白麻头、黄麻头、蟹胲青、琵琶翅、梅花翅、竹节须之别),以其能战斗也。至十月,一枚不过数百文,取其鸣而已矣。蛐蛐儿之类,又有油壶卢。当秋令时,一文可买十余枚。至十月,则一枚可值数千文。盖其鸣时铿锵断续,声颤而长,冬夜听之,可悲可喜,真闲人之韵事也。故秋日之蛐蛐罐有永乐官窑、赵子玉、淡园主人、静轩主人、红澄浆、白澄浆之别,佳者数十金一对。冬月之聒聒儿壶卢、油壶卢壶卢,佳者亦数十金一对,以紫润坚厚者为上,即所谓壶卢器者是也。是故京师世族,贫者居多,耗财之道实不止声色珠玉而已也。 

谨按,《日下旧闻考》:永定门外五里胡家村产促织,善斗,胜他产。促织者,感秋而生,其音商,其性胜。今都人能种之,留其鸣深冬。其法实土于盆养之,虫生子土中,入冬,以其土置暖炕,日水洒,绵覆之。伏五六日上蠕蠕动,又伏七八日如蛆然。置子蔬叶,仍洒覆之,足翅成,渐以黑,匝月则鸣,细于秋,入春反僵也。促织即蟋蟀别种,有三:肥大而色泽如油者曰油壶卢,首大者曰梆子头,锐喙者曰老米嘴云云。总而言之,促织,蟋蟀、蛐蛐儿之正名;络纬,聒聒儿之正名。或又谓聒聒儿者即蝼蝈也。

作者简介

《燕京岁时记》中有很多关于民俗学的资料。如“耍耗子、耍猴儿、耍苟利子、跑旱船”条,生动记载了民间驯兽杂耍艺人的表演;“风筝、毽儿、琉璃喇叭、咘咘噔、太平鼓、空钟”条记录了当时的儿童游戏玩具;“蛐儿、聒聒儿、油壶卢”、“金钟儿”、“梧桐、 咬嘴、祝顶红、老西儿、燕巧儿”诸条记载人们收养虫鸟风气;“扫晴娘”、“丢针”条记载京师妇女习俗等,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民风民俗。

富察敦崇生于咸丰五年(1855),自幼聪慧,然多次应试,均以族人回避,不得进入考场。只好援例纳官,曾任东三省道员。宣统三年(1911)七月,因病请假就医,回到北京,革命军兴,便居家不出。富察敦崇生平喜文事,著述颇丰。留有《燕京岁时记》、《紫藤馆诗草》、《芸窗琐记》、《庚子都门纪变》、《皇室见闻》、《画虎集文钞》等多种著作。 

品读好诗词

品读经典 品读好诗词

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

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