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书丨周锡瓒藏并撰《琴清阁书目》

 慧然 2020-04-25



琴清阁书目

编著者:(清)周锡瓒  藏并撰

定价:¥300.00

ISBN:978-7-5013-6868-6

  •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是书为周氏稿本。蓝格,板心有“香岩书屋”四字。封面有江标题识,云:“《琴清阁书目》稿本一册,己丑十月赵静涵师检付。元和江标记。”下钤“师许堂藏书”长朱方及“丙辰年查过”楷字朱记。书前有庚寅(1950)王大隆题记。每种上钤“周曰涟猗塘印”白文印,似为核验所记。下注价格,当为售书时所为。此书目中宋元板不多,而旧钞既富且佳。周氏藏书目另有一种曰《漱六楼书目》,合观可知其收藏大略。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除上述印记外,尚钤“士礼居藏”隶书朱文长方印,“萧江书库”楷书朱文长方印,“汪鸣琼印”白文方印,“愚斋图书馆”文方印。

为便于读者查检使用本书目,书后附《书名笔画索引》及《著者笔画索引》两索引。

作者简介

周锡瓒(1742-1819),原名曰涟,字仲涟,号香岩,又号漪塘,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乾隆三十年(1765)中副榜。家富藏书,精于鉴别。其香岩书屋藏书,与同郡黄氏士礼居、袁氏五砚楼、顾氏小读书堆并称。


内页书影


前言
《琴清阁书目》不分卷,清周锡瓒藏并撰,清乾隆(1736—1795)周氏香岩书屋稿本。一册。
周锡瓒(1742—1819),原名涟,字仲涟,号香岩,又号漪塘,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乾隆三十年(1765)中副榜。家富藏书,精于鉴别。其香岩书屋藏书,与同郡黄氏士礼居、袁氏五砚楼、顾氏小读书堆并称。
是书为周氏稿本。蓝格,版心下印有“香岩书屋”四字。封面有江标题识,云:“《琴清阁书目》稿本一册,己丑十月赵静涵师检付。元和江标记。”下钤“师许堂藏书”朱文长方印及“丙辰年查过”楷字朱记。
按:江标(1860—1899),字建霞,号师许,江苏元和(今苏州)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授编修,出为湖南学政,擢四品京堂。因参与变法,遭禁锢革职,郁郁以终。标博学,诗文俱佳,兼工绘事,又性好藏书,尤擅金石目录之学。尝于湖南学政任内,刊《灵鹣阁丛书》,风行一时。而其所谓“赵静涵师”,为赵元益也。元益(1840—1902),字静涵,昆山(今属江苏)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喜藏书,所藏善本颇富,不乏宋元明及清初刻本及名家钞本,种类达数百种。多经黄丕烈、汪士钟等藏书大家递藏。光绪间(1875—1908)元益择其所藏善本中的精校旧钞,或罕见版本,辑成《高斋丛刊》行世,颇受关注。从江氏题记可知,此稿本乃光绪己丑(十五年,1889)十月,从赵元益处所得。
是书后归现代知名文献学家王大隆所有。王大隆(1901—1966),字欣夫,号补安,后以字行,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岐嶷好学,曾先后师从近代著名学者吴江金松岑(1873—1947)、吴县曹元弼(1867—1953),以博学笃行而见重学界。民国十八年(1929)后,受聘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国文系,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建国后,因院系调整,转至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直至逝世。先生教学之余,致力于传统文献研究,其继承清代以来吴中朴学传统,平生治学,由经学、小学入门,泛滥子史百家,通晓学术源流,熟谙古今著述,被公认为一流学者。又好书如命,非惟藏书满架,且矻矻于钞校编纂,前贤遗著及稀见文献赖以存传。由于为乡贤手泽,王氏对此极为宝爱,于书前作题记,详述该书之珍秘及递藏原委。

兹移录于下:
吾吴四大藏书家,只荛圃有目录及题识传世。此周漪塘藏书目,亦荛圃旧物。虽少宋元刊本,而钞本颇多珍秘者。目下批注价值,意售书时所为,亦士礼居所刻《汲古阁秘本书目》之比也。中如《津逮秘书》全部,经惠半农、松崖父子手批,真人间瑰宝。昔年曾得首函六册,有陶文毅公名印,是此书曾归安化。今复零落,不知其他各集尚在天壤间否?忆涵芬楼有卢抱经手校《古今佚史》全部,为周季况物,惜付劫灰。然老辈读书精勤如此,令人低徊仰慕,不能自已。庚寅五月十四日,王大隆。
此书目每种之上,钤“周曰涟猗塘印”白文印,似为核验所记。下注价格,当为售书时所为。书目中宋元版不多,而所录旧钞,既富且佳。周氏藏书目另有一种曰《漱六楼书目》,与此合观,可知其收藏大略。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着录。除上述印记外,尚钤有“士礼居藏”朱文长方印、“萧江书库”朱文长方印、“汪鸣琼印”白文方印、“愚斋图书馆藏”朱文方印、“王大隆”白文小方印、“欣夫”朱文小方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朱文长方印。据此,可知其递藏之原委。
由于此书目流传甚少,且颇具学术价值,故而将其影印问世,以飨读者。
眭骏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



目录

影印说明一

琴清阁书目一

书名笔画索引二一五

著者笔画索引二八五

索引凡例

一、本索引为笔画索引,按笔画数由少到多的次序排列,笔画数相同的,按起笔笔形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的次序排列,起笔笔形相同的按第二笔笔形次序排列,依次类推。

二、本索引用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所列标准繁体字。同一条目原书有多个用字的归并到一个用字下,其后括注其他用字,如岳珂(柯);原著录经考证证实有误的,予以改正,原著录括注其后并注明误,如萧嵩(萧鸾,误)。

三、原书著者以字号或帝王庙号著录的,凡可考证的均以本名列目括注字号或庙号,如纳兰性德(成德)、李隆基(唐玄宗)。

四、因原书字迹潦草不可辨识的以“■”代替,原书缺字的以“□”代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